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之浅见

2016-05-14 02:40匡子容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7期
关键词:写作小学语文教学

匡子容

【摘 要】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最能集中地反映出孩子们的语文水平。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给我们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提出了更的要求,提高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效率势在必行。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是小学阶段写作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学中,我们教师应积极的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培养学生的良好写作习惯,积极引导学积累写作素材,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全面提高教学效率。以下是笔者的几点肤浅看法。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早在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兴趣是学生积极参与写作教学的前提和潜在动力,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自发地把心理活动指向学习对象,就会对学习充满激情,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平时的写作中,学生都会全身心的投入。就现阶段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而言,作文教学难,首先难在学生没有原始的,基本的想它、爱它的欲望、冲动和兴趣。因此,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想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就应积极的从学生的性格、爱好等各方面入手,积极创设各种写作情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诱发其思维力,给他们在选材、构思、谋篇、布局等一系列过程中“实现自我”的机会,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我手抒我情”,进而形成写作的主动性品质,从“要我写”改变为“我要写”,让学生在写作中感受到快乐。此外,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爱表现等特点,教学中我们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作文活动,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如开展课前读报活动,让学生到讲台宣读自己的优秀习作,或是宣读从作文选上看到的好文章,精彩片断等等。这样,通过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在有效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同时,也活跃了教学氛围,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二、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积累写作素材,提高教学效率

素材是写作的基础,纵使学生写作水平再高,如果没有写作素材,学生仍然无法写出好的作品来。学生习作的最大难题是“无话可说,没内容可写”。由于学生社会实践少,生活阅历浅,没有积累丰富的写作材料,写作时当然就像“无米之炊”。因此,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我们教师在注重学生写作兴趣激发的同时,我们还应注重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帮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广泛地搜集素材,从而丰富学生的大脑,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积累写作素材的途径有许多,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就是一个不错的途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增加阅读量也是积累素材的重要方法。作文所需要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阅读。读书能积累累语言,提高语文素养,学生才能准确生动地表情达意。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意语言积累,要赋予语言生活气息,要能把语言还原于生活,发表一定的见解。生活是写作的沃土,割裂写作与生活的关系,就会使写作失去生存的土壤,这朵写作之花终将枯萎。积累写作素材,我们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我们要教会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生活的每个人、每件事、一花一草、一树一木,留心每个生活细节、活动场景,将这些收录在自己的头脑中。学生自己看到、听到、想到的内容丰富了,这样,在写作时,学生就可以从头脑中撷取相关素材,就不会出现没有内容可写的现象了。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提高教学效率

习惯,是指在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具体到语文写作方面,主要指不易改变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写作习惯是陪伴学生一生,影响学生写作质量的关键。一个有好的写作习惯的学生,在他的作文中,错别字以及病句相对而言会比较少,在平时的习作以及考试中,学生的作文也不会出现偏题的现象。因此,在小学语文写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在在有效引导学生小学积累写作素材的同时,我们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对于写作习惯的养成培养来说,教学中,首先我们要引导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热爱生活,观察生活,积累生活,思考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假丑恶等等。其次,要引导养成广泛阅读的习惯。作文水平的高低,与是否重视课外阅读有很大关系。实践证明,作文水平高的学生往往是阅读广泛的学生。再次,要引导学生养成朗读背诵的习惯。背诵的这一过程,文章的风采格调、层次脉络、表达方式、思想感情都会在无形中影响读者,久而久之,作文水平就会提高。此外,要引导学生养成经常练笔的习惯,养成快速审题、立意、选材、构思的习惯等等。学生写作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教学中,我们教师悉心指导,做到长期坚持,使之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四、积极开展课外写作活动,提高写作教学效率

课堂的教学是基础,课外延伸是补充,教学中教师在紧抓学生的课内作文练习外还要积极的开展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带领给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经验。开展课外写作活动的途径有许多,首先,我们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学校里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拓展教学空间,让学生体验活动的快乐,写真实感受的作文。如,现场演示作文、创设情境作文、现场观察作文、现场游戏作文等等。其次,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在家庭中体验、写作。让学生参与各种家庭体验活动,如在家中学做一种家务:包饺子、烧饭、洗衣服等。然后在把相关过程写下来。最后,引导学生在大自然中写作。如,在春天里,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到郊外的田野,看返青的麦苗,看无名的野花,看归来的燕子,嗅泥土的气息。在生机勃勃的大自然中,那种真真切切的感受,是从心底油然而生的,会使学生产生不吐不快的创作激情。这样,从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写作活动,在增强了学生情感体验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学效率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五、注重作文教学中的评改

(1)教师方面:在批改作文时要坚持精批、面批的原则,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学生的作文,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欢愉,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明白自己的文章好在哪里,差在哪里,应怎样努力,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定会有所提高。

(2)学生方面:叶圣陶先生明确指出“‘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是属于作文的本人,体现了作文教学的改革精神,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的表现。”在评改学生作文时,可以采取两种方式:即自主评改和交互评改。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既利于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习惯,又使学生在自改作文过程中尝到了“自改成果”,产生了浓厚的写作兴趣。因此我们在平时作文批改中一定要写好学生作文的评价,对于不同情况的学生写出不一样的评语。充分调动学生写好作文的积极性,兴趣性。

总之,作文教学之路是艰难的,教学中,我们教师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去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加强形式多样的写作训练,让学生在不断写作训练与自我修改中学会写作,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爱华.新课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探索[J].魅力中国,2009

[2]魏东林.谈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08

猜你喜欢
写作小学语文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浅论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