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英语翻译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2016-05-14 03:38黄实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7期
关键词:翻译实践

黄实

【摘 要】关于大学英语翻译课的教学,一般教师是先讲语法基础,然后让学生去实际练习的这种正常方法。但最后的效果并不理想。不如我们先让学生去实践,然后再让学生进行总结,教师加以概括,共同上升到理论,往往这种“逆向”的方法更佳。这种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充分参与全过程,教师只是进行启发知道,效果更好。

【关键词】翻译;逆向教学;实践

英语翻译课是高校开设的一门重点课程,主要的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因为外语专业的毕业生大多数都要从事对外贸易、文化交流等领域的工作,对英语翻译的技能要求较高。所以,大学英语翻译课的教学是很重要的一项任务。为应对社会就业的需求,高等院校非常重视英语翻译课的教学改革。那么我们教师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值得深入地探讨。

一、高校英语翻译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据调查,大多数的高等院校都不会在英语专业的低年级阶段开设专门的英语翻译课,一般只在大三或大四阶段开设一年。因为大四的学生需要停课到校外实习,所以翻译课的总学时可能达不到40课时。在这么短的学时之内,要完成相当大的任务量,包括:要给学生讲述翻译的基本概念,介绍翻译理论,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翻译技巧,还要让学生做大量的翻译训练。这样一来,学生在翻译课上收效甚微,达不到熟练运用的地步。

在教学方法方面,教师仍然在沿用传统的授课方式。先是教师讲解文中的语法,然后让学生试着翻译,教师再进行讲评,最后给出标准译文。这样一种教学过程,表面上看合情合理,但是仍然存在很多不合理之处。首先,材料是教师所选,学生只能被动去接受翻译教学,无法调动其积极性。其次,由于课程只是单纯的讲授,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整个课程略显沉闷而乏味。最后,教师最终所给出的标准译文,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不利于提高学生自身的翻译能力。长此以往,翻译课上成了精读课,没有达到这门课程的预期效果。

二、翻译课的“逆向”教学法

首先,要确定英语翻译教学的目标。穆雷在《中国翻译教学研究》一书中提出将翻译教学按其目的分成三类:第一类为辅助外语教学而进行的翻译教学,其目的在于提高双语能力,其重点为比较语法和两种语言的基本特点及其在表达方式、习惯用语等方面的异同;第二类是为培养翻译人才而进行的翻译教学,即真正意义上的翻译教学, 其目的在于培养翻译工作者,其重点为培养正确的翻译观和提高翻译能力;第三类是非语言方面的。因此,大学英语翻译课的教学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扩大学生英语知识面,掌握一定的英语翻译理论与技巧,并具有一定的翻译文字的能力。同时在教学方法上要充分调动学生对翻译课的积极性和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其次,要运用好的教学方法。经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我们目前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叫做“逆向教学法”,即先用归纳法得出一定结论,然后再运用这种理论去指导翻译实践,这样取得的效果通常比较好。我们要两者并用,先归纳,后演绎,即先实践后理论。具体地说,就是课前提问——对比讲解——学生总结理论技巧——教师辅导总结——课后练习等环节构成一整套系统。以“逆向教学法”为出发点,从陌生信号刺激开始,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上升为求知欲。这样学生就从被动的听课变为主动地去做,并参与到教学全过程。

1.课前提问

翻译能力的提高还要取决于实践。耳听为虚,真做为实。这就决定了英语翻译课必须要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精讲多练,不断地进行实践。课前抛出问题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行思考,无需考虑翻译技巧和翻译方法,只要表达出原文的意义即可。总之,只有多让学生实际去练才能使翻译教学达到较好的效果。

2.对比讲解

教师进行的对比讲解主要是针对课堂提问的内容,积极的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他们所掌握的语法知识、翻译技巧来自己判断译文的优劣。在进行对比讲解时,要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然后对存在歧义的句子展开热烈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对学生的译文,教师所给出的评语要以鼓励为主,同时提出不足之处望今后改进。同时教师还要收集学生各种典型的翻译错误,组织学生认真开展讨论,分析出错误的原因,并提出多种改正方法。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译文,让学生去分析、比较,讨论出最佳的译法,从而也真正掌握了比较翻译学的理论和方法。

3.学生总结,教师概括

学生自己对所学的翻译课内容进行总结,是一种有效的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以往所采用的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已过时,现在我们所采用的是一边讨论一边总结的方法。事实证明,这样,学生才能学得活,掌握得牢。教师进行再次的概括和辅导,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主动实践的过程,以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教师在总结翻译技巧和重点问题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学习英语翻译离不开对西方文化背景的了解,翻译本身就是两种语言文化的交流。因此只是单纯地对学生进行讲解是非常枯燥地,最好是让他们在实践当中自己去慢慢体会。

在学生进行总结的基础之上,可以适当地介绍一些翻译的理论和技巧。比如说: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的“动态对等”、“读者反映论”等翻译理论、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纽马克的“语义翻译法”和“交际翻译法”等理论和技巧。翻译是在达到了比较高的程度上,进行文化交流的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而从事翻译活动就是译者通过艰苦的比较、介绍、吸收等工作来寻求尽可能高程度的文化交流。至于翻译当中具有探索性的理论和技巧,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要积极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在课下对翻译技巧进一步的研究,为今后的研究方向选择和毕业论文的选题打好基础。

三、结束语

翻译课“逆向教学”模式的建立,可以有效地避免传统的“结果比较法”中出现的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种种问题,重点突出实践性。同时也可以有效地解决“过程教学法”中,相对弱化理论技巧的这种现象,以更加直观以及跟家实用的方法来更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还能够极大地调动出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进而能够有效地解决目前大学英语翻译课课时不足等问题。一方面突出翻译课的实用性,另一方面在课堂上充分地完成翻译这项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绝对是一个既能突出实用又能不偏废理论性的全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从课堂授课开始就已将学生摆在了绝对中心的位置,跨学科展开,把学习心理学这项技巧巧妙地应用于教学实践之中去,这不仅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了成就满足感,同时还拉近了理论与实践教学之间的距离。当然一切教学手段和目的都是为了培养社会所需的复合型翻译人才。放眼其他国家的翻译教学,虽然没有统一的固定不变的模式,但找到一种效果最佳的模式才不失为明智之举。

参考文献:

[1]穆雷.中国翻译教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蒋招凤.翻译课教学现状及多元化教学模式[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5,(3).

[3]刘再起.专业外语翻译课教学之我见[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12).

猜你喜欢
翻译实践
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浅析跨文化交际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