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班主任如何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2016-05-14 04:11何珺
职业·下旬 2016年7期
关键词:班级文化班主任工作职业教育

何珺

摘 要: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模式,近年来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然而,生源质量的下降深深地影响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是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促进学生心智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探讨了职业院校班主任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具体方法。

关键词:职业教育 班级文化 班主任工作

良好的班级文化就如一艘航船,载着师生乘风破浪,到达幸福的彼岸。班级文化润物细无声,悄然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它是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因此,班主任必须重视班级文化建设,促进良好班集体的形成。

一、班级文化以爱为根本

班主任是班级的核心,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行为。爱是教育的根本,班主任要用爱陶冶学生,与学生建立深厚的感情。这份沉甸甸的爱中有爱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

爱心是班主任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班主任除了对本职工作的热爱,还要深爱每一位学生,真诚、平等地对待学生,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尊重和关心他们,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

班主任的责任心则体现在对家长和社会负责、对学生负责。家长把学生交给学校、交给班主任,是对学校和班主任信任的体现。班主任应以十分的责任心回报家长和社会。落实到行动中,就是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教会他们做人。班主任的工作细致入微,要想了解学生,就必须深入到学生中去,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和引导工作。

如果说爱心是班主任必备的素质,那么细心则是班主任必需的品质。班主任要做到事事上心,认真、周密地考虑问题,精益求精地做事。这要求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养成细心观察的好习惯,心细了,就能及时发现问题,防微杜渐,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出错。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处处留心,仔细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详细了解,及时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防患于未然。

除了爱心、细心、责任心之外,班主任还要有耐心。要做好学生工作,脾气急躁可不行。班主任教育的对象是不同的个体,不能把个人意志强加于学生,那样起反作用。学生有各自的思想,处理学生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当学生犯错时,班主任不能一味地批评指责,而要反复、耐心地进行教育,做细致的工作,帮助学生找到原因,消除迷惑。笔者刚做班主任时,每当学生犯了一点小错,笔者就冲他们大发脾气,头两次学生还会惧怕,可后来变得越来越皮,越来越难管,甚至还跟笔者唱对台戏。这使笔者不得不反思并改进工作方法。后来,笔者学会了遇事冷静,不急躁,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找到问题的根源,从而彻底解决问题。

以上几点可谓班级文化建设的基石,班主任如果没有良好的素质和育人方法是很难建立起良好的班级文化的。

二、打造良好的教室环境

教室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整洁、美丽、优雅的教室能让人获得心灵上的宁静,安静、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能催人奋进。教室的布置体现的是班级静态文化,学生触景生情,因美生爱,从而提高班级凝聚力,建设高雅的班级文化。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对班级生活的兴趣,从而形成健康向上的班风。搞好班级静态文化建设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布置好教室的卫生角,清洁用具要归类摆放整齐,垃圾分类存放,张贴环保标语。

第二,清理学生课桌,尽量做到统一、整齐、整洁,并在指定位置贴上“自我激励卡”,写上学生自己喜欢的名言,或者班主任寄语。

第三,笔者还在班级挂上了自己亲手缝制的小布包,里面放上针线、剪刀、体温计等日常用品。虽然只是一点小小的改变,却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怀无处不在。

第四,每周开一次主题班会,就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并将主题班会的内容整理汇总后张贴于班级后墙的黑板上。学生们好的发言也可以整理出来贴上。教师还要写激励性的话语,让学生每天都能看到,时刻提醒学生。

第五,“班级寄语”很重要。笔者每天请一位学生在黑板侧面写下自己最想对大家说的一句话,这样不仅能加强学生之间的了解交流,更使学生有了班级主人的感觉。墙壁上也可以粘贴学生优秀的书法和美术作品,既激励了学生,又增添了文化气息。

第六,在班级的窗台上放几盆小花、养几条金鱼,让教室充满生机。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是教师授业、育人的阵地,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地方。整洁、明亮、温馨的教室环境可以激发性情、陶冶情操,给人以启迪。只要用心,教室一定会很舒适,这样的环境一定能给予学生良好的熏陶。

三、展现优质的课堂文化

优秀的班级文化不仅体现在教室布置,而且是课堂文化的展现,相对于教室静态文化,课堂文化可称作动态文化。课堂文化包含了围绕教育教学工作而开展的各项活动,良好的课堂文化是班级文化的精髓。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良好的师德素质不仅是教师进行素质教育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学生学习的最直观的内容和最现实的手段。因此,教师必须为人师表,身体力行,以良好的道德品质、知识水平、教学态度、工作作风,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在三尺讲台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用人格魅力激发学生的潜能。

在课堂文化中,班主任首先要让学生热爱学习,乐于参加各项文化活动。班主任要通过多种方法,让学生爱上阅读,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多写读书笔记。可以采用分组学习的方法,促进学生互相鼓励,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另外,班主任要上好班会课。班会内容可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安排制定,例如“感恩教育”“诚信教育”“抗挫折教育”“学习雷锋月”“就业了,你做好准备了吗?”“心理健康教育”“十八岁成人礼”等都可以作为班会的主题。班会课是师生沟通的好时机,班主任通过倾听学生发言,增加对学生的了解;学生通过听取教师和其他同学的意见而改变自己错误的思想和看法。在班会上,班主任与学生畅所欲言,从而使班主任工作更加有效,教师也因此在学生中树立威信,赢得学生的信任。

此外,课外活动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班主任要鼓励并带领学生参加体育、文艺、美术等课外活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活跃班级气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加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班主任不仅是班级的管理者,也是知识的传授者。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能对学生的情感和行为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师要向学生传授道理、教授知识、答疑解难。教师要刻苦钻研新的知识,不断拓宽知识面,以职业道德规范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老教师请教,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手段,提高和完善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才能具备“传道授业解惑”的能力,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从而更好地发挥人格魅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能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此外,教师幽默诙谐的语言、良好的外在形象等对学生情感和行为的培养也有极大的帮助。

综上所述,良好的班级文化能使学生愉快、健康地成长。班级文化建设不能仅依靠班主任或者几个班干部,要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还必须激发全体学生广泛参与的热情,只有这样才能成功营造包容每一位学生的班级文化。

猜你喜欢
班级文化班主任工作职业教育
建设班级文化,增效班级管理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班主任工作方法
爱在字里行间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独立学院班级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