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讲、学、练、评”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6-05-14 04:39赵启文
职业·下旬 2016年7期
关键词:应用教学模式

赵启文

摘 要:本文根据工学一体化课程改革进程和技工院校特点,结合作者的实际教学经验,提出了构建“导、讲、学、练、评”教学模式及具体应用方法,以促进一体化课程改革成果在课堂上的推广。

关键词:教学模式 一体化课程改革 应用

随着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和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技工院校办学模式和教学模式均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课程改革方面来讲,技工院校按照人社部《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编制指南(试行)》和《一体化课程规范开发技术规程(试行)》的要求,通过职业与工作调研分析、典型工作任务提炼、一体化课程转化、学习任务设计方案开发、学生工作页设计等环节,设计和开发了与本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一体化课程体系。针对如何使一体化课程体系在课堂上“落地”的问题,技工学校教师大多采用(或模仿)“明确任务、制订计划、做出决策、实施计划、检查控制、总结评价”或“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等“六步”教学法开展教学,但是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教师对各个阶段“核心”要素的把握不是很准确。

如何准确实施一体化教学,成为技工学校教师最关心的问题。笔者通过多年的一体化教学实践,从中摸索出一种一体化教学教学模式——“导、教、学、练、评”教学模式。“导、教、学、练、评”教学模式的主导思想是:教师统筹课堂全局,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创设工作情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方式投入学习过程,学习成效则通过最终的师生共同评价来体现。

一、“导”即创设工作情景

工作情景的创设要以校企合作企业的实际工作任务为基础,同时又要与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密切联系,让学生既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又可以自主创新。因此,工作情境的确定需要同组的教师们经过多次的研讨,紧紧结合岗位能力的要求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专业教师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来创设工作情景。

1.通过企业真实的职业岗位创设工作情景

一体化教学就是要让学生走进真实(或模拟)的工作环境中,通过自主学习,来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为了让学生融入到企业工作环境中,教师要以现有的一体化学习工作站(或实训室)为基础,设计出模拟仿真的工作情景。以汽车维修专业(机电维修方向)为例,该专业的毕业生主要面向汽车维修企业,教师在工作情景的设计上就可以参照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把学生分为若干班组,在每个班组内部把学生定位为技术经理、服务顾问、技术组组长、组员和质检员等,教师和学生的语言也由常规的师生式课堂语言改变为企业等级式工作语言,在课堂中的提示性语言也要运用企业中布置工作任务的指令性语言。把企业真实的工作情景在课堂上完全展现出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实现学生即员工、学习即工作的基本目标。

2.通过角色扮演创设工作情景

从学习任务开始,教师可以让部分学生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让学生通过自身体验(或观摩表演)来体会学习任务的企业存在感,从而活跃了课堂。以汽车维修专业(机电维修方向)为例,可以让学生扮演服务顾问、客户,表演如何接待车辆维修。学生既要作为导演策划本次表演,还要作为演员表演工作情景。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

3.通过案例创设工作情景

从学习任务开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将企业发生的真实事件作为案例,通过教师的讲解以及师生的互动,有效开展教学。以汽车维修专业(机电维修方向)为例,教师课前在实训车辆上设置故障,学生现场观察车辆故障现象。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讨论车辆发生故障的原因,正确引导学生按照故障排除流程解决问题。在案例教学中,采用多媒体仿真软件、数字化资源等教学辅助,可以更真实地展现案例的真实性和趣味性。

二、“讲”即教师讲解

在此阶段,教师首先点评“创设工作情景”的实施情况,同时要引出本次课堂的工作任务、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等。教师要根据学生既有的知识体系,引导学生重构、完善新的知识体系。必要时可先行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讲解方法可以在教室用板书“讲”,用多媒体“讲”,也可以在实训室对实操过程“讲”,但必须避开复杂的理论推导,以实际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注重实践性。如将专业性极强的术语用学生容易懂的语言表达,引导学生进行下一步的学习。此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开始思考,让学生获取工作任务的信息,从而引出解决工作任务的兴趣。

三、“学”即制订任务解决方案

在此阶段,学生在“学生工作页”的引导下,通过小组合作收集、查阅相关资料,讨论、制订任务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小组派代表向全班陈述本组制订的任务解决方案,并接受教师和学生质疑以及修改建议,再按照小组讨论修改完善本组任务解决方案。在本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有三项,一是巡回指导,观察、记录每个学生的活动参与情况,对不能积极参与活动的学生给予提醒、指导;二是对学生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集体讲解与指导;三是引导学生汇报展示,并对各组制订的任务解决方案进行点评,提出修改意见。

四、“练”即实施方案

在此阶段,学生按照小组制订的任务解决方案进行作业,直至完成任务。小组作业时要明确任务和分工,小组成员角色可以互换,由组长负责协调。教师在本阶段的主要任务:一是强调作业安全和规范作业,巡回指导,对学生作业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制止和教育;二是必要时对重点作业内容进行示范作业;三是记录每位学生在作业过程中的参与情况。在一般情况下,学生安全和规范评价也可以由学生代表来执行。

五、“评”即师生共同评价学习成效

学习任务完成以后,教师组织学生根据“学生评价表”,以小组为单位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自评、互评,“学生评价表”中的评价项目至少要涉及“学习活动”“协作精神”“纪律观念”“表达能力”“工作态度”“安全意识”等方面。教师根据现场记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准确的评价,特别要对各组学生工作情况、团队合作、安全意识以及汇报效果等进行点评。评价时首先肯定学生练习中的成绩和优点,然后再指出练习中的缺点和错误,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积极努力学习。

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学生知识结构的变化,技工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技工学校教师应迅速做出改变,将过去重视教学内容改变为重视教学方法,将过去重视教学结果改变为重视教学过程,将过去重视“学什么”改变为重视“怎么学”,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

猜你喜欢
应用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