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原理在技工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

2016-05-14 04:39郑海风
职业·下旬 2016年7期
关键词:技工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郑海风

摘 要:本文聚焦于心理学原理在技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在指出心理学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后,分析了心理学原理可以在技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起到的作用,进一步对基于心理学角度的技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予以探究。确认了二者的密切联系与促进关系后,以心理分析理论、人本主义理论、认知治疗理论等心理学理论为支撑,最终得出在技工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应用心理学原理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心理学原理 技工院校 思想政治工作 方法

思想政治工作是所有工作的重要基础与保障,也是加强技工院校人员队伍建设与学生素质的关键要素,是提升办学活力、促进教育发展的基石。虽然我国经济近年来飞速发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人们,思想观念与现实在不断碰撞冲击,这也给思想政治工作增加了难度。站在心理学的角度推进技工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无疑是一个科学的尝试。

一、心理学原理与技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

心理学是一门以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以及其发展规律为主要内容的学科。技工院校思想政治主要围绕人的思想觉悟,利用一定的政治、思想与道德体系引导人的相应心理变化与从事的活动,二者具有较高的关联性。

1.目标较统一

技工院校的心理学教育主要在于培养人独立健康的人格、与人融洽相处的适应性以及较为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相对应的,技工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也是促进师生综合发展,帮助学生成为在校及步入社会时的人才,帮助教职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工作态度。此外,心理健康的教育课程以心理学原理为工具,进一步塑造独立完整的人格和高尚优秀的品格,思想政治教育则努力帮助人构建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由此可见,二者目标是较统一的。

2.内容有重叠

无论是心理学还是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的对象都是“人”。心理学的研究侧重于个体的心理与人格层面,主要研究内容为人的心理特征及意识倾向,致力于从心理层面帮助人树立健全人格;技工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更偏向于人的思想层面及三观培养,和人的个性特征联系密切。二者在理想、意志、品格等方面都有所涉及,可以说心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技工院校的心理学及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有较多重叠。

3.作用相关联

心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心理学主要根据人的心理现象研究相应的发展规律。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结合人的心理现象、发展规律,对人的思想进行教育。通过灵活应用心理学原理,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系统可以更加完善。在获知了教育工作对象的个性、兴趣等心理特征后,也可以进一步发掘教育对象的潜在需求,更好地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工作效果。

二、将心理学原理引入技工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

1.形势变化提升要求

在时代背景下,多种思潮不断涌现,教职工及学生的思想愈加多元化。同时学术功利化的现象时有发生,部分人员难免心理失衡,衍生出部分思想问题。在新形势下,技工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显得格外重要。

技工院校人员种类较为丰富,在思想及文化上差距较大。而不断深入的技工院校人事制度改革及教育改革都进一步加剧了人员的思想问题。因此,技工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急需重视。

2.技工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有待提升

现阶段技工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多为传统经验型,主要采取讲授、面谈等单向的灌输方式,在方法及形式上都较为落后,难以取得显著效果。此外,目前技工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注重个人特点,忽视个人心理特征,针对所有人都采取同样的方法,更使得思想政治工作收效甚微。

想要提高工作效率,必须探索技工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式,摸索新的工作办法与途径,继续沿用旧方法、旧形式是不可取的。同时,注重个人特点,结合技工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内容等开展工作。

3.应用心理学原理具有积极作用

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是“人”,正确地认识与把握人,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点与出发点。而无论做任何事,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进一步推进工作、解决问题。而“人”恰恰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用心理学原理可以发现人的心理活动与状态,了解人的好恶,帮助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技术含量,进一步提升工作效果。

另一方面,心理学原理可以解决传统技工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笼统讲授理论、忽略个体差异的弊端。通过分析个体的心理规律与心理特征,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使得工作效果更为突出。利用心理学原理,在对工作对象进行思想教育前,就充分研究其心理状态,可以预见工作中的问题并予以规避,也可以对工作对象进行适度引导。

三、将心理学原理引入技工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方法

1.降低防御,树立威信,培养坚定信念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首先要帮助对象树立正确的信念及核心价值观。心理研究表明,如果要向大脑植入信念,一定要降低、消除人的心理防御。因此取得信任、降低防御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在技工院校中,思想政治工作者与工作对象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上接触时间较长。在日常相处中,思想政治工作者就要树立个人的高尚品格和情操,让工作对象信任与信服,放下心理防备,这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树立正确观念的前提。

2.活用心理分析理论,逐渐影响对象

心理分析理论是由奥地利著名精神与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创立的,包含潜意识理论、人格动力论、人格结构论、人格适应论和人格发展论等,利用相关理论,思想政治工作者能够进一步了解与影响人。在技工院校中,一方面要制造相应的文化氛围,影响工作对象的潜意识,多做正面宣传和舆论传播,如在学校宣传标语、文化竞赛、公告海报等内容中渗透正确的价值观。另一方面,要不断强化道德的能量,可以在技工院校的公共区域设立民主意见箱,定期召开相关会议,广泛吸取建议,获知大众的心理状态,以便及时纠偏。

3.运用人本主义理论,尊重对象

人本主义疗法指出人有能力意识并解决自己的问题,人的本质是善良的。利用人本主义心理学原理,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改变工作态度,尊重与关心技工院校人员。构建完善和谐的人文环境,通过研究技工院校内相关人员的生活经历、人际关系、工作及学习表现等情况,运用私下谈心交流等形式,把握引导人员的心理动向,进一步激发工作对象善良坚毅、努力奋斗的精神,最终改变、成就人。首先相信院校内工作对象改的变决心和改变的能力,在得到信任后进一步予以关心和帮助。一旦工作对象感受到了对方真诚的关心,将会内疚自责,进而改变自我的错误行为模式。

4.善用认知治疗理论,逐步矫正对象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们经常会以偏概全,根据少量信息,过度引申问题,而歪曲后的非理性认知也往往会阻碍人们认知客观现实。比如,技工院校的教职工和学生在电视上看到有部分学校存在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的报道,就认为这是当今社会的主流风潮,认为自己所处的院校也是一样的,却丝毫不去探究自身院校的现状。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及时应用认知矫正技术,针对工作对象进行真实性检验及认知重建等内容,积极引导工作对象,并对工作对象的错误想法予以纠正。

参考文献:

[1]谭贵星.心理学原理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科学应用[J].学习月刊,2010(17).

[2]郑振凯.心理学原理在技工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J].政治思政探讨,2011(10).

[3]黄恒学,谭园园.基于心理学视角的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J].国际会议,2013(4).

猜你喜欢
技工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可能是方法不对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医院思想政治工作需做到“六结合”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