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初中班主任的后进生转化工作

2016-05-14 05:38高玲敏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7期
关键词:优秀生初中班主任转化

高玲敏

【摘 要】树有参差不齐,人有高矮胖瘦,五个手指长短也都不一致,那么一个班级的整体水平也会有高有低,有“优秀生”与“后进生”之分,“优秀生”当然是每个老师所希望的,但是那些“后进生”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了不遵守课堂纪律、对学习不感兴趣、甚至聚众吸烟、打架、斗殴等恶劣行为,但是我们又不能放弃。因此,班主任对后进生的转化就尤其重要。以下将对初中班主任后进生转化工作进行逐步探讨。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后进生;转化;优秀生

当今教育环境下,在学校教育领域,素质教育越来越受老师、家长的重视,“后进生”问题也受到广泛关注,“后进生”不仅会给学校、老师、同学、家长等添加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更重要的是对其自身性格、素质等方面的发展有着严重的影响。因此如何更好的让“后进生”转化为“优秀生”,是老师与家长的共同愿望。以下将从初中后进生问题的概述入手,逐步探讨初中班主任该如何进行后进生转化工作。

一、初中后进生研究目的与意义

每所学校、每位教师都会遇到“后进生”问题,它是困扰教师的一个棘手问题,特别是初三年级,来自学业、升学的压力,老师、家长的期望,使得很多学生承受不住,成绩一落千丈,由“优”变“差”。因此,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仅可提升升学率,还有利于班级管理,使之成为遵纪守法、奋发向上、朝气蓬勃的良好班级,更会带动“后进生”知识、道德、文化等方面的培育,使之成为社会上有用之才,找到其人生价值。

二、初中后进生表现

(1)学习能力差。学习能力差是指学生智力正常的情况下,学习效率低,主要表现在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神、记忆力差、反应迟钝等方面,由于心理或身体因素导致自身学习方法、态度、习惯等较差,学习成绩长期落后,跟不上班级其他同学。

(2)思想品行差。思想品行差是指学生由于家庭、社会等方面的不良影响,表现为对学习不感兴趣、品行低下、言语粗鲁、打架斗殴、逃课、情绪烦躁等,喜欢参加一些非正规群体活动,甚至出现违法、违纪行为。

(3)学习成绩与思想品行双差。学习成绩与思想品行双差是指不仅学习成绩差,而且个人品行也不好的学生,这类学生表现为对任何事情都觉得无所谓,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且喜欢捣乱课堂纪律,对课堂纪律和班级风气造成不良影响。

三、初中“后进生”产生的原因

(1)应试教育的弊端。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应试教育,导致了许多学校、老师对“分数”的过度关注,使得初中“后进生”越来越不受重视,对学习的兴趣也越来越低,同时老师对待“后进生”也不是一视同仁,使得学生有“逆反”心理,师生关系恶化。教育的弊端、教师的因素、学习的环境等都导致了“后进生”的产生。

(2)家庭环境与家长的影响。初中生的心理发展、性格的形成与家庭有着紧密的联系,父母的品德行为直接影响着孩子品格的形成,如父母道德水平低下、不良生活方式(抽烟、酗酒、打牌等)、思想愚昧、单亲或离异、溺爱或放任孩子不管等不良因素都直接影响着孩子心理及人格的发展,使其成为“后进生”。

(3)社会不良风气的诱惑。由于初中生追求好奇、新鲜、刺激,导致了社会的不良风气对他们有着巨大的诱惑力,如公共网吧、聚众吸烟、言情小说、电子游戏室等不适合初中生的活动,都对他们有着不良的影响,从而耽误学习,沦为“后进生”。

(4)自身心理的发展变化。初中生这个时期正是生理与心理急速发展时期,在心理上会因为外界急剧的变化无法适应而产生不良情绪,如容易冲动、情绪不安、自暴自弃、缺乏安全感等,长久下去就容易走极端,最终发展为“后进生”。

四、班主任对初中后进生转化的具体实施

(1)疏导“后进生”升学压力。初三是初中学习难度最大、考试科目最多的一年,也是饱含压力的一年,很多学生因为承受不了压力,而变为“后进生”。因此,疏导“后进生”升学压力,对其转化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吴某,初三学生,性格内向,从不主动跟家长或老师倾述自己学习的问题,加之学习缺乏针对性,没有得到好的引导,即使每天回去也会努力学习,但是成绩出来却还是不理想,为此,她跟家长提出放弃考高中。面对这种情况,作为家长,不能给她太大的压力,在生活方面要让她无后顾之忧,放松心情。同时,作为老师,在学习方面要给出正确的引导,给孩子信心,与学生一起研究学习方法,制定快速提高成绩的方案。也可以与学生一起研究去年各所高中的录取分数,找出与她现有成绩最接近的高中,让学生明白今后要努力的方向,鼓励学生只要努力学习就会有希望的存在,并举一些身边同学的成功案例,帮助学生重拾自信,提高学习积极性。

(2)平等公正的对待每个学生。每个学生都希望能受到老师的关注,如果班主任过分关注优秀生,就会导致“后进生”对教师产生偏见,认为老师不公平、不公正,从而影响到他们对学习的态度,导致成绩越发落后,陷入恶性循环。班主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改善:例如,请科任老师按号数轮流提问学生,尽量每个人都顾及到;合理编排座位,定期循环;不能长期忽略成绩差的、表现不好的学生;同时不能带有感情色彩,厚此薄彼。这样在“后进生”心理会感觉到平等,缩小心理落差,从而产生对学习的积极性,最终缩小与“优秀生”的差距。

(3)对“后进生”要保持宽容大度之心。初中生正是心理与身体急速生长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容易叛逆、容易冲动,尤其是“后进生”,本来学习成绩就不好了,对遵守纪律更无谓,容易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如果班主任没有一个宽容的态度,以暴制暴,可能会让“后进生”更加冲动、自暴自弃。例如,陈某,初三学生,屡次违反学校纪律,还经常和同学老师发生矛盾,为追求时尚,违反学校规定染了黄头发。作为班主任,对待这样的学生,我们不能硬碰硬,也不能放任不管,反而要宽容大度、冷静的处理,可采用以先褒后贬、转移注意力等方式,耐心教育,让学生自觉认识错误,让他认识到初中在校生染头发是错误的做法,从而及时纠正。

(4)采用弹性教育法,循序渐进引导“后进生”。在教育过程中,由于每个人的学习进度不同、理解能力不同,班主任可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即“弹性教育法”。如与科任老师进行协商,对“后进生”的学习任务进行适当的删减,让“后进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学习需求和学习节奏来安排学习,扎实基础。老师编排座位的时候,也可以把自制力强的和自制力弱的放在一起,学习积极性高的和学习积极性低的放在一起,让“优秀生”带动“后进生”,互相监督、扬长避短、共同进步。对于学生成绩差的还可课后单独讲解补课,缩短学习的差距。

(5)重视家庭教育,标本兼治。家庭教育对子女的思想品德、性格等都有巨大影响。因此,班主任对“后进生”的转化可同其父母一起配合实施,双管齐下,相信效果会更加明显。例如老师可以定期家访,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等,做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统一,从学习上、生活上多关心孩子,多与孩子交流,让他确立学习的目标,从源头上解决“后进生”心理问题。同时,家长在孩子面前也要树立良好的榜样,杜绝不良生活习惯,给孩子正面积极的影响。

五、结语

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在每所学校都会存在“后进生”与“优秀生”,对待“后进生”,我们更应该有耐心、爱心、责任心,做到公平、公正,相信在学校、家庭、社会的相互配合下,对症下药,这些“后进生”肯定能很快认识到自身问题,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李蒙.社会建构视角下的“差生”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4-5

[2]周黎黎.当代初中后进生的成因分析及相关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3.2-3

[3]张丽妹.班主任该如何开展“差生”的教育转化工作[J].学周刊B版,2012,(7):11.

[4]陈英.初中班主任的差生转化工作[J].学园·教育科研,2012,(15):160.

猜你喜欢
优秀生初中班主任转化
初中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创新方式
初中班主任利用自媒体进行学生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浅谈学困生的转化
初中班主任如何实现学科教师与教学管理者的角色转换
关于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情感的运用研究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关注优秀生的心理健康
妥善处理优秀生的心理障碍问题
关注“优秀生心理综合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