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美容技术实训课程建设探讨

2016-05-14 06:10李慧玮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7期
关键词:校本教材校企合作

【摘 要】实训课程建设是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重要环节。笔者对本院美容技术实训课程的建设进行探索和研究,认为可通过加强校企合作,重视校本教材建设,建立仿真实训室,引入行业评价标准,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关键词】美容技术实训;校企合作;校本教材;仿真实训室;行业评价标准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入。高职教育实施的是“高端技能教育”,旨在培养既具有比较扎实的理论素养与知识水平,又具有比较高超的操作技艺与动手能力,能够在工作实践中运用关键技术来解决复杂工艺的专门人才。我院化妆品营销及使用技术专业(以下简称化妆品专业)学生的核心技能是美容技术。麦可思对合作企业的用人情况调查显示,化妆品专业毕业生的理论水平较高,实际操作技能较弱。要培养出化妆品专业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关键措施是加强美容技术实训课程的建设。

一、高职美容技术实训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美容技术实训课程(以下简称美容实训)是化妆品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一门技能性较强的综合性课程。本课程重视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操作技能以及解决工作岗位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高度贴近实际工作的美容实训课程建设是非常必要的。但目前仍存在以下问题:

1.美容实训内容与实践联系不够紧密,难以掌握行业的前沿技术

传统的美容实训内容与实践联系不够紧密,处于低层次的技能练习,与企业岗位实际情况有较大差别,仿真程度不高,针对性不强。学生虽然经过了校内实训,但是真正接触实际工作时依然感觉陌生,不知该如何入手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综合应用能力得不到有效训练。此外,目前不少高职院校美容实训内容先进性不足,更新不及时,相关企业和行业新的技术内容没有及时进入到实训课程中,学生使用的产品和仪器很多都是目前已经淘汰或即将淘汰的。在这种实训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其基本知识、技能与社会和企业的要求相去甚远,学生无法形成发展自己职业生涯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更无法掌握本专业、行业的前沿技术。

2.美容实训师资力量薄弱,难以提高美容实训教学水平

当前美容实训师资队伍的建设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不少高职院校实训课程教师中年轻教师比重较大,且大多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走上工作岗位,缺乏一线从业经验和工作背景,尽管学历层次较高,但职业化程度较差,对市场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认识,难以提供高层次的实践经验。

3.美容实训设施不完善,难以保障美容实训质量

美容实训设施是实现学生与职业岗位“零距离”接触,提高美容实训质量的基本保障。目前,不少高职院校因财政压力较大及各种条件的限制,美容实训设施后续投入严重不足,实训设施不能得到及时更新,跟不上市场技术设备更新的步伐。美容实训设施不完善是制约学生实践技能提高的障碍,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和质量。

4.美容实训教材不完善,教师学生无所适从

现行的高职实训教材一般是依据技工学校、专科学校或本科学校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通过扩充内容、加大篇幅, 或增加理论内涵等改头换面而成, 内容陈旧, 且不符合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无从体现高职教育特点, 不能适应高职教学的需要, 难以达到高职实训教学的基本要求。致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无所适从。

5.美容实训对学生实操技能的反复训练不够重视

美容实操技能是属于操作技能范畴,它需要经过反复练习来形成,首先需要学生对操作项目进行了解和认识后,对操作项目内的每一个动作进行模仿,然后对操作项目内的各个动作进行整合,最后在反复练习的基础上通过对操作项目内的各个动作的概括化和系统化来实现实操技能的熟练。高职院校的实训课一般是整班授课。以本院化妆品专业为例,一个班有50余名学生,配20张美容床,平均三名学生轮流使用一张美容床。训练时间不足,美容实操技能难以达到熟练。

二、高职美容技术实训课程建设的原则

要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工作能力,美容实训课程建设需要具备以下特点:

1.课程目标要有针对性

美容实训课程建设的目标是要通过美容实训课程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动手实践能力,掌握过硬的操作技艺,实现学生毕业即就业。这个课程目标应贯穿于课程建设的始终,课程内容的选取与组织、课程实施、实训设施建设、实训环境营造等都要体现这一点。

2.课程实施兼顾开放性

美容实训的实施不能局限于校内, 可以扩展到校外, 让学生广泛地接触企业、接触社会,尽可能的多参加一些实战训练, 反复训练重要技能,拓展实训课程的空间。

3.教学环境重视仿真性

教学环境的仿真性指实施美容实训的教学环境与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和氛围高度一致,所要完成的工作项目或工作任务在实际工作岗位中真实存在,在接近真实的职业工作情境中,培养学生完成典型工作项目或工作任务所需的综合职业能力。

4.学习方式倡导自主性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实训要从尊重学生的专业需要、岗位需要、现实需要和兴趣爱好出发, 教师给予具体指导, 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参加到实训活动中去, 真正成为实训活动的主体。

三、高职美容技术实训课程建设的思路

针对高职美容实训目前存在的问题,结合我院条件及本专业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应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校企合作,把企业的师资、产品及设备引入美容实训

校企合作作为高职院校有效办学模式,在促进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和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美容实训高度贴近实际工作,校企合作实施课程建设有利于美容实训和职业岗位工作建立有机联系,使课程内容贴近企业岗位实际情况,使教学过程与实践紧密结合,在教学中体现出较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有效对接企业需求。以化妆品专业为例,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产品、仪器及其配套的手法,学生在完成美容实训后进入企业仍需重新学习企业的相关知识及技能才能独立上岗。为了实现“零距离”,可以在美容实训中引入企业先进的设备,质优的产品,企业派遣经验丰富技能过硬的员工进入课堂授课,在实训时严格按照企业的具体要求指导相关实操技能,全面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实现毕业即就业的无缝对接。

此外,校企合作实施课程建设,还有利于高职院校把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摆在重要的位置而给予应有的重视,出台政策支持和保障实训教师到企业接受实践锻炼;有利于实训教师掌握宽泛的知识体系、丰富的实践经验、灵活的教学技巧和超前的教学理念,使美容实训师资队伍建设跟上形势发展的需要。

2.重视校本教材建设,编写针对性强的“三段式”教材

从2002年开设本专业,一直没有一套专业性、系统性和针对性较强的适合美容实训的指导教材。高职院校应鼓励教师编写有特色的校本实训教材, 实现高职实训教材的校本化,不仅能克服前文所述种种教材使用中存在的缺陷, 而且能更大程度地满足高职教学的需要, 凸显本校的专业特色和个性,为学生搭建就业的快捷平台。美容实训是“中级美容师”职业资格考证的必修课程,实训内容可简单归纳为三部分:基础技能,考证相关技能,企业相关技能。笔者提出“三段式”教材概念,认为可编写灵活性较高的“三段式”教材。“一段”教材涵盖基础知识,“二段”教材涵盖“中级美容师”考证的相关内容,“三段”教材可由合作企业根据自身对人才的需求编写,三段”教材可以不只一本,不同的合作企业可编写不同的版本。“三段式”教材可由教师根据课程的进度灵活选择不同阶段的教材,针对性和实用性强。

3.建立仿真实训室,营造真实的职业环境氛围

实训室作为课程建设的支撑,是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保证学生掌握一定职业技能的一系列要素的统一体。建立仿真实训室可营造真实的职业环境氛围,形成培养学生具有敬业爱岗、吃苦耐劳和良好职业道德的新空间。美容实训的仿真实训室宜按照美容院的真实情况建设:实训室要引进代表美容行业发展最新水平的仪器和设备;实训室的空间布局要科学规范,达到美容行业实际的一流水准,装修、设备、实训项目、管理水准和质量安全等方面要接近美容机构从业环境,并能突出职业素质训练,体现工作现场的特点,让学生在一个真实的职业环境下,按照将来所从事专业岗位的基本技术与技能的要求,得到实际操作训练,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仿真实训室的建设不仅要满足课内的实训任务,还要满足课外学生为广大师生服务的需求,为学生提供反复练习技能的场地;仿真实训室的建设不仅要满足在校生的实训任务,还要突出社会服务的功能,加强对社会美容从业者的培训,起到引领示范作用,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目前我院的实训室已建设成为中级美容师、高级美容师及美容技师的培训和鉴定机构,实现了教学与服务的双丰收。

4.实训方式多样化,课堂训练和课外训练两手抓

实训方式多样化,不仅要重视课堂训练,还要充分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巩固与提高,从多角度训练学生的技能。美容实训的核心技能是各项美容美体项目的操作。课堂训练时,两到三名学生为一小组,互相成为固定的训练搭档,有利于互相帮助,尽快掌握相关技术。但服务对象的固定化,不利于操作技术的提高。可引导学生自行拟定课外训练计划,设计训练方案,计划服务数量,记录服务评价,自我总结等。多样化的实训,是对个人的道德修养、团队精神、工作能力、职业素质的一次综合训练和提高。

5.引入行业标准作为美容实训评价标准

行业标准是从业的基本规范与要求,将行业标准作为美容实训评价标准引入到课程建设中,以解决工作项目或工作任务中实际问题的程度及效果为标准,可以引导学生在工作意识上无缝对接企业工作岗位评价标准,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轻松实现毕业与就业的切换。

美容行业的发展空间广阔,对高端技能人才的需求缺口巨大。高职院校要培养出一流的实用型人才, 满足美容行业对高端技能人才的需求, 必须把美容技术实训课程建设摆在教育教学过程的重要位置,按职业岗位群所需能力去构筑课程,突出动手实践能力的训练, 真正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小龙.校企合作视野下高职综合实训课程建设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 ,(1):71-74.

[2]刘利斌.高等职业教育实训教材的现状分析及改革思路[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6): 9-11.

[3]王宁梅.高职园林景观设计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实践[J].职教论坛,2010,(14):46-48.

[4]李斯伟.合作性学习的原理及在高职实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高教探索,2004,(2):61-63.

[5]武燕,刘茜,卜肖红.基于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美容实训中心建设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2,(10):238-239.

[6]夏燕兰.关于数控设备应用与维修综合实训课程的开发[J].职教论坛,2010,(17):42-43.

作者简介:

李慧玮(1980.11~)女,广东肇庆人,讲师,本科,硕士,研究方向:中医美容。

猜你喜欢
校本教材校企合作
高职英语校本教材开发质量的评估体系研究
基于企业需求的职业学校加工中心校本教材开发的探讨
对流动儿童竖笛校本教材内容选择的思考
开发咏春拳校本课程,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五年一贯制大专阶段二外日语校本教材的研究开发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