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春晚《百花争春》导演阐释

2016-05-14 07:08肖彬
艺海 2016年7期
关键词:花鼓戏百花剧种

肖彬

〔摘 要〕湖南首届戏曲春晚《百花争春》于2016年初亮相湖南卫视,大咖云集,各类剧种百花齐放,与媒体的合作创新更是让观众耳目一新;这是湖南戏曲界的一场艺术盛宴,更是吹响了湖南文化大发展的集结号。

〔关键词〕戏曲春晚 百花争春 导演阐释

银羊辞旧岁,金猴闹春来。在2016年春节期间,由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文化厅、湖南广电总局联合打造了《百花争春》湖南首届戏曲春晚,晚会主创团队由省文化厅和湖南经视台共同组成,本人在其中担任戏曲导演工作。

作为一个导演承载的职责是在文学剧本的基础上详细了解剧本所具备的社会背景、人文、生活习俗,在此基础上解释剧本,解释人物及人物关系,组织剧组的各个部门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进行再创造,通过戏曲特有的唱念做打程式手段,组织舞台大小行动来完成剧本所要表达的符合现代思潮的主题思想和立意。而这次我所接到的创作任务和以往不同,是2016年的戏曲春晚,没有剧本。在没有剧本的情况下如何圆满完成大家心中期盼的戏曲晚会,作为这次戏曲春晚主要导演的我的确是个不小的挑战。有人会说晚会比舞台剧容易创作一些,无非就是把排好的节目拼在一起就行了,但这限于那些粗糙的晚会。

在众多的戏曲剧种中选择优秀剧目,尤其是能代表湖湘文化特色的剧种、剧目是我要慎重和首先要思考的事情。这次晚会是湖南传统文化与湖南媒体在晚会上的首次深度合作,我们和湖南经视频道联合组成了晚会导演组,作为文化系统的主要导演,我认为晚会需在尽显湖南戏曲特色特点的同时,考虑电视媒体播出的效果,紧紧抓住观众的眼球,让观众欣赏到精美绝伦的民族艺术,了解湖南戏曲、喜爱湖南戏曲,又不失春节晚会的娱乐性,为此导演组在两月期间前后会议不下20余次,终在2016年2月于湖南经视和湖南卫视与观众见面。晚会参演人员主要由全省十三个戏曲团体组成,演职人员达400多人,其中戏曲名家有陈爱珠、刘赵黔、张富光、王阳娟、彭玲、黄建军、李左等,青年戏曲新秀肖笑波、张璇、叶红、雷玲、黄璜、王雅琼、徐耀芳等也都在晚会上精彩亮相,展现了戏曲湘军的人才济济。

晚会形式丰富,精彩纷呈。有新创的戏曲歌舞《金猴闹春》《百花争春》、戏曲绝活集锦《绝活大PK》、三剧同唱《六郎陈情》、梅花奖演员们的《梅花报春》、花鼓戏演员的花鼓联唱等,还有来自于湖南省文化艺术幼儿园小朋友表演的花鼓戏《媒公调》,更是邀请了黄梅戏名家蒋建国、吴亚玲伉俪联袂演唱《天仙配》,越剧名家郑国风、陈晓红演唱名段《红楼梦》,京剧新秀方旭、李博、蓝天表演京剧名段《断密涧》和新编戏歌《壮志无限》。

导演组在整台晚会的节目表现形式上进行大胆的跨界融合创新,著名歌唱家吴碧霞和湘剧名家陈爱珠合唱湘剧《沁园春·长沙》,汪涵变身戏迷与著名艺术家李谷一老师合唱花鼓戏名段《刘海砍樵》,将晚会推向高潮。晚会还有将传统戏曲音乐和当下流行音乐元素的融合创作,编排出戏、歌对唱节目《卷珠帘》,由青年歌手霍尊和京剧男旦演员黄璜联合演唱,节目曲风优雅动听,两位演员将不同的音乐跨界混搭、完美呈现,让观众耳目一新。我还将一些戏曲绝技绝活分别用武戏荟萃和绝活PK的形式呈现给观众,让观众欣赏到了吐火、水袖、叠罗汉、出手和木偶的变脸等戏曲技巧,在轻松的游乐当中感受到了戏曲的博大精深和武戏的魅力,让人直呼过瘾。

我和本次晚会的舞蹈总监马波在舞蹈创作上也进行了设计。提取戏曲元素符号为素材,如开场舞蹈《金猴闹春》,完美地运用了戏曲的云裙水袖和髯口,并将戏曲猴戏融进了节目当中,结合舞蹈的表演将其放大,舞台上百花齐放、色彩斑斓。戏曲道具的运用使舞蹈有浓郁的戏曲特色,根据经典曲牌编排,既能表现戏曲内容,又能外化作者的情怀,比如《沁园春·长沙》、《六郎陈情》等,再加上多种空间的运用,衬托展现了各个剧种的特色,丰富舞台画面,使晚会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表现力。

晚会的音乐总监由湖南省花鼓戏作曲家陈耀老师担任,音乐制作由青年音乐制作人周阳亮担任。本着宣传推介湖南本土优秀剧种和传播剧种声腔之目的,在音乐上运用多形式、多层次、多元化的戏曲音乐表现手法,着重呈现各剧种的声腔特点,服从导演的整体构思调配,高度统一地积极配合其演绎的表演程式,力争在综合艺术形式上做到观众需求的雅俗共赏。晚会的剧种有京剧、昆剧、湘剧、祁剧、汉剧、巴陵戏、花鼓戏、阳戏、黄梅戏、越剧等,还另有戏歌,根据大剧种皮黄系统的板腔体系和小剧种曲牌联缀体的个性特点,在音乐编配上,利用转调、移位、扩充、拉紧等创作手法,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在曲调的运用连接方面,利用调式的转换,巧妙地进行调性的衔接,使剧种与剧种之间的曲调连接没有痕迹,尽善尽美。

晚会的第一个新创节目《金猴闹春》,是省湘作曲家陈明老师运用京歌的形式,突出生、旦、净的声腔特点和音域范围,用导板、回龙、二六、原板、流水、垛子等音乐手法进行创作的,乐曲既承袭了传统的戏曲音乐艺术程式,而又融入了载歌载舞的肢体语言,以及音乐变化结构载体进行艺术嫁接,较好地渲染了新年戏曲晚会全民同乐的欢乐气氛,又有新春万物滋生、社会欣欣欣向荣之义。晚会的压轴节目戏歌《百花争春》,是省花作曲家陈耀老师新创的音乐作品,该曲虽时长仅四分钟,但陈老师运用了湖南的昆腔词调、丝弦曲调,湘、祁、汉、巴剧种等湖南皮黄腔,以及花鼓戏等剧种声腔旋律,用独唱、轮唱、组唱、合唱、多声部唱等,较好地烘托了文艺全面复兴,各行各业万象更新的繁荣景象,较好地展现了当前在以习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努力扶植戏剧事业的大好形势下,戏曲迎来了全面复兴的繁荣盛况,体现了戏剧人努力拼博、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促使晚会气氛更加热烈,将全场演出推向了最高潮。

总的来说,《百花争春》戏曲春晚集中展示了湖南各大戏曲院团的优秀人才,有老一辈的艺术家,也有青年一代的戏曲传承人,更是通过电视媒体的播出,培养了大批的戏曲观众,加强了观众对传统艺术的认识,提高了观众的艺术鉴赏力,同时也是湖南文化人和媒体人的首次共同创作,相互学习,让本次晚会具有较强的艺术性、观赏性和强烈的感染力,晚会在同时段播出的节目当中取得了收视率第一的好成绩。

我们期待在省委省政府、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的关心支持下,湖南文化人共同努力,将湖南的戏曲文化事业推向新的高峰,湖南文化湘军的航母将扬帆远航。

(责任编辑:尹雨)

猜你喜欢
花鼓戏百花剧种
资兴:花鼓戏进校园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中国戏曲剧种剧种全集》(西藏卷)首出成果
湖南花鼓戏
浅谈锣鼓在花鼓戏中的作用与发展
橘子花
百花绽放
春来了
乱谭小剧种
《中国小剧种的抢救与研究》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