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能力

2016-05-14 11:36翁丽华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动力培养

翁丽华

【摘 要】学生学习最终目的是获得一定的知识,掌握一定的技能,并取得一定的成就。在研究课堂教学方法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学习的研究,尤其要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过程由“学会”转化为“会学”。

【关键词】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动力

培养中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是英语课堂的出发点。英语课程中目标的设定、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是提高教学质量行之有效的方法。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主能力呢?

我认为要从根本上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在研究课堂教学方法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学习的研究,尤其要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过程由“学会”转化为“会学”。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设计新颖独特、生动有趣的一堂课,能使课堂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多样化。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别出心裁巧妙设计的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感到新奇独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乐”指的正是“兴趣”。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有效动力,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在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教师应try our best to make our classes lively and interesting。

二、创设情景教学,营造和谐课堂,有效促进学生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自主学习

良好的课堂氛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情感和教学是相近的,心境愉快、自然乐观等积极情绪能强化智力活动,反之,压抑、紧张、害怕、反感等消极情绪会抑制智力活动。教师在深入教材研究的基础上要创造愉快的教学环境,从而发挥最大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尽可能地提供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条件,来活化学生听课的情绪,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求知欲。情景教学要使语言内容直观、易被学生吸收,降低教学过程的难度,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欲望,达到同等语言难度的教学目标。如七年下Unit7 Topic2让学生自备了basketball ,soccer ,guitar ,ping pong等,在介绍新的语言项目的基础上,让学生按照个人的能力,使用“can”和“cant”,分组自由谈,再请学生上台表演,充分利用了直观教具进行教学,使学生自己扮演对话中的角色,使课堂气氛和谐有序,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可见,创设情景教学,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三、更新教学观念,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相信学生,敢于放手,把教师的“一言堂”和“满堂问”的主角地位让给学生,教师从“幕前”到“幕后”,学生则应由听众变成课堂教学实践的参与者—课堂活动的主体。学生在自己学习的过程中,运用语言知识并转化为己用,同时获得了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根据现代教育学的观点,课程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是“教师与课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课本—交互作用的结果。”教学和课程是开放性、互动性、交互性、对话性的,学习的过程不仅是传递知识,而具有探索知识,创造知识的意义。传统的教学观是教师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于“传道、授业、解惑。”课堂上教师把自己当作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挥者或主宰者,给学生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而学生只需要仔细听讲,认真记笔记,很少有语言实践机会。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这样一来教师不自觉地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渐渐地就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最终难以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因此,教师应更新旧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教师的角色应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 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参与者,改变教师满堂灌,垄断课堂的局面,让学生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逐渐掌握学习策略,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并成为一个“会学习”的学生。

四、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同时,培养学生学习的成就感

学生学习最终目的是获得一定的知识,掌握一定的技能,并取得一定的成就。课堂上,学生如果不积极地参与教学,就不可能有收获,更谈不上取得成就。当然,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学习成就感的前提,学生只有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才能使头脑更灵活,才能掌握更多的技能,也才能取得更多的成就。比如,在教学仁爱七年级(下)Unit7 Topic3 Section A的过程中时,教师提问: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 afternoon?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以小组间比赛形式,让学生各抒己见,学生的回答可多了。

(1)I did my homework in the classroom.

(2)She had an English class in the classroom.

(3)He played basketball on the playground.

(4)I ran around the playground.

這样,学生在参与教学过程中,不仅学习了一般过去时的用法,也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体会成功,从而提高参与效益。

五、进行小组式“交流—互动”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交流—互动”活动突出学生自学,小组讨论,组织交流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索知识,在程序式的学习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注意知识的迁移,提高解题能力。在学会使用某个知识点后,可以练习一些演变题。通过演变这些练习题,可以对所学的知识及时迁移,使认识的范围更广,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深,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循序渐进,反复实践,形成习惯

亚里斯多德认为:“习惯是第二天性”。培根认为:“一切天性与语言都不如习惯更有力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这种能力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会让他们受益终身。

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不是一天养成的,需要老师日复一日地耐心引导和长期培养。学生进入初中之前,由于学习内容少,每天只有语文和数学两科,通常只要读读背背就能达到学习目标,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不高。但在初中阶段,学习科目增多,特别是英语这一门,农村学生小学基本都没有开设英语教学,现在所学语言根本不同于汉语,所以除了课堂上学习之外,课外要花更多时间来复习。这就需要学生主动去学习和掌握。因此,主动学习习惯的养成是相当重要的。

总之,教师所教给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而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是无限的。教师在教学生学会的同时,又教给学生会学,这无疑比让学生学会一些单词、几种时态、几十个句型收益更大。教师要让学生自觉地、自愿地、主动地学而不是教师强迫学、应付考试被迫学。学生只有独立自主地学习,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吸收并消化教师所传授的各种英语知识,只有具备了自学能力,才有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能独立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和使用英语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关于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的设想”(中小学外语教学),2001年第1期.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英语课程标准(试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3](外语教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动力培养
学习动力不足如何自给自足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0)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