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幽默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6-05-14 04:40郭文敬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同学语文

郭文敬

当前,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于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特别是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来讲,更是需要在教学方式上进行改变,才能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而教学幽默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刚好迎合了这种需求,既能使教师上课有激情,而且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创造出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但是对于如何实施教学幽默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大问题。因此,本文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并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幽默实际入手,试图探索出小学语文教学幽默的实施建议,为优化课堂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注意使用教学幽默时“度”和原则的掌握

任何事物都有个适度问题,适度有益,过度有害,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适得其反,运用教学幽默也不例外,并不是越多越好。课堂不是娱乐场,教师也不是逗人乐的演员,失度的教学幽默,只会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师幽默滑稽的语言、动作,而忽视了他们的任务――学习内容,与此同时,学生也会怀疑教师所讲内容的真实性和可信度,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把教师看成戏剧舞台上的丑角式人物,而且这样还会有损教师的身份和尊严,甚至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可见,教学幽默一定要掌握一个度。正如老舍所说:“死啃幽默总会有失去幽默的时候,到了幽默论斤卖的时候,讨厌是不可避免的。”幽默只是一种手段,本身并不是目的。在课堂上,如果不能掌握分寸,那么事必会造成事倍功半的结果,不能达到预期目的。

例如,语文课堂上,一位学生被临时叫到讲台上回答问题,但是他没有回答出来,沮丧地站在黑板前,这时,语文老师边用手指狠狠地敲着他的前额,边引用一句诗道:“欢迎你,荒凉的角落!”在所有的学生面前,老师用“荒凉的角落”来形容学生的脑子笨,虽然能够使学生们感到可笑,但是这样的幽默是跟我们的教学原则相背离的。这位同学没有回答出问题,可能是上课做了小动作,还有可能是在讲台上紧张根本想不起来答案,再有可能就是没有仔细去思考问题。但无论怎样,老师都不应该用这样的幽默来讽刺学生,当他听到老师的“黑色幽默”和同学们嘲讽的笑声时,会变得更加沮丧,没有心思,也不会集中精力听后面的课了,甚至过了好久都不敢抬头看同学、看这位老师,更严重的是,从此以后就会对老师、对这门课产生厌恶心理。可见,这与课堂教学管理操作的原则与要领大相违背了。

二、把握教学幽默的应用条件和最佳时机

运用教学幽默应该具备一定的适当条件,否则,容易让对方误解而事与愿违。这些条件包括:师生关系是否密切,时间、场合是否恰当,当时的幽默对象是否合适等等。

例如,有个学生A,他有一个爱在课堂上打盹的同桌,受其影响,有好几次A同学也在课堂上趴下来了。语文老师知道平时他学习成绩很好,而且性格开朗,比较聪明。于是,老师就说:“前几天我看了个杂志,上面说瞌睡虫也会通过空气传染。你们看,A同学就是最好的印证。”大家都笑起来了,A同学也很不好意思地抬起了头。

试想,如果换一个脸皮很薄的学生,也许自尊心会受到伤害。所以,運用教学幽默时,一定要注意幽默的对象,还要考虑他们在文化水平、生活经历等各个方面的背景差异,面对知识面窄、阅历少的学生,教师应该开门见山,直入主题一些比较好;对于一些心理素质较差、多愁善感的学生,更不适合运用教学幽默,否则会对他们造成负面影响。

三、教学互动中幽默的批评

语文教学互动中,教师对学生违纪现象中,批评的语言幽默通过双关、讽刺、影射、移就、模拟等手法,在善意的微笑中暴露学生的错讹之处,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能达到教育目的。例如:以退为进对学生的错误行为不急着进行正面批评,在好像不以为意的同时,通过启发诱导给他自省的机会,让同学自己认清错误。一次上语文课,一位同学在教室里轻轻哼唱起来,老师不由地顿了下来,亲切地说:“大家都喜欢流行歌曲,今天我们来一个小小的比赛,叫‘歌曲接龙,每个同学都来一句,每一句都不一样,现在就请同学们想想。”然后老师向那个哼歌的同学瞟了一眼,这时的他已经低下了头,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在比赛过程中,这位同学注意力一直很集中,轮到他时,他很有激情地来了一句。在比赛进行了一轮过后,老师及时地表扬了那位同学的机警、专心。从此,这位同学再也没有在课堂上离神。学生哼唱无疑干扰了教学,如停下来狠批一顿,更会干扰教学。而这妥帖自然,不事雕琢的三言两语,既风趣幽默,还起到了委婉含蓄的批评效果,令学生折服。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幽默只是一种手段,并不是目的,如果脱离具体教材内容和实际需要,一味搞笑逗乐,那就误入歧途了。因此,适时地运用幽默感在我们教师的语言修养中是不可缺少的手段。列宁说,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我们还是把幽默请进课堂来吧,在幽默的欢声笑语中,给人以智慧、情感、力量。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同学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