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实现课堂有效教学

2016-05-14 04:40黄佳明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引导自主学习课堂教学

【摘 要】自主学习能力是每个学生所必须掌握的能力,每个学校都应该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引导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独立的思考问题,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本文主要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引导

自主学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自主的去进行学习,也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自己去制定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自主的去学习课程的进度,在学习方法上能够有着自己的技巧。传统的教学手段往往是以老师为主体,学生只是被动的接收,然而这恰恰是错误的。所以在新课改下的教学手段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认识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自己只是辅导者。这也说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就必须要学会自主的去进行学习,进而达到自身的升华,为将来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1自主学习的意义

1.1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当今世界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世纪,人类的知识信息量与日俱增,科学技术更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已经难以满足我们将来发展的需要。学习是伴随着我们的一生的一个活动过程,故此就需要老师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要将学生放到学习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从而在自主学习中去获得生活上以及工作上的知识技能。

1.2 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少年强则国家强,少年智则国家富,所以教育事业受到了各个国家的重视,在学校教育的支持上也有着许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例如在政策上就要求学校进行教育体制改革,改变以往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支持在学习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以老师辅,提倡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达到与继续教育相连接的目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作铺垫,才能为他们将来的教学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1.3是个人发展的重要手段

自主学习在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就需要老师重视培养他们这一能力。因为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主动学习各方面的知识,进而为自己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此外,由于当今社会属于知识爆炸的时代,学生需要不断的接受各种知识才能去适应社会的变化与发展,才能实现个人的进步与发展。

1.4是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

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当前时代的变化与发展,所以我国对教育体制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主张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改变学生对教材以及老师的依赖性。由于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的去接受老师所讲述的知识点,这样就造成了学生的思维较为呆板,不利于他们的健康发展。所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样不但能够提升课堂的教学率,而且对学生将来的继续学习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2自主学习的特征

2.1相对独立性

相对于传统学习方式而言,自主学习有着其相对独立性的特征,传统学习过程中,学生对老师与科目教材的依赖性较高。而自主学习则不同,在老师的指引之下,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来解决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而达到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的目的。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最大可能的去脱离对老师的依赖,由学生自己去控制学习过程,当然在学习过程中也不能忽视老师的指导作用。

2.2主观能动性

自主学习体现了主观能动性的特征,属于一种积极心理状态,它是学生自主的去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合理的管理。在学习过程中,他们能够在老师的指引下,对学习产生积极的兴趣,进而主动的去管理自己的学习任务,并且能够主动的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以达到优化学习效率的目的。

2.3策略性

策略性指导的是学生监督和控制自己在学习时的学习方法以及学习状态,如学生对自己的心理活动进行监控,其中就包括学习时的思维记忆、学习过程中的情绪。

2.4有效性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运用各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以使自己的学习效率能够达到最有效的地步。通常而言,一个人自主学习水平的高低也决定了他学习效率的高低。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3.1培养学生的兴趣

由于受到我国国情的影响,我们在读书过程中都是以高考为目标。这样就促使了学生没有真正的了解自己,也没有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仅仅只是为了考取大学而读书,对将来的就业方向也没有最基本的概念。此外,在高校的录取志愿中,大多数学生都没有选择自己热爱的专业,更多的是听从家里长辈的引导,在录取志愿中选择当前热门的赚钱行业。这样一来,学生一旦在进入高校后不能喜欢上这个专业,那么会给他今后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影响。由于不喜欢所选择的专业,那么在学习时也就难以尽心尽力,大学几年下来就会远远落后于同班同学,对将来的发展更是非常不利。兴趣作为一种心理特征,是人们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喜爱自己所选择的专业,才能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的去进行研究探讨。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学习的过程总是那么的枯燥无味,此外大多数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手段的单一,教学方法的不当,使得课堂的学习枯燥无味,那么就极大的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课堂的学习效率大打折扣。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2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3.2.1重新定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老师依照课本在黑板上对知识点进行板书,学生只是被动的去接受老师所讲述的知识点, 这就使得老师在学习过程中扮演着主体的地位,这样就造成了学生每天都在机械的接受着各科目的知识,但是自身的思维能力却没有得到培养。此外,被动的接受各种知识,也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麻木感,逐渐对学习产生厌恶感,這就非常不利于他们今后的发展。故此就需要老师重新去定位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所扮演的地位,要认识到自己更多的是扮演一个引导者的角色,而不是主体的角色。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是每一个学生展示自己的一个平台。只有重新定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去对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才能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又能够提升课堂的学习效率。

3.2.2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提高有着极其关键的影响,所以要想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就必须为他们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例如可以将生活中的一些实例与所要讲述的知识点相联系,因为课本的知识点给学生的感觉更多都是抽象性的,所以要将这些概念用生活实例来联系,那么就更有利于他们去了解和掌握这个知识点。例如在课堂中开展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去主动的思考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并与小组成员进行积极的讨论,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并且能够与其他同学相互学习,相互提高,对他们主动学习的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那么就使得他们在今后的课堂学习中更加游刃有余,也极大的促进了课堂学习效率的提升。

3.3加强学习策略的指导

3.3.1教学方法要具有灵活性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往往是采用板书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所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采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通过影音和图像直观的去了解知识;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又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3.3.2要做到因材施教

每一个学生就是一个个体,他们之间往往存在着差异性,那么他们的学习水平高低也会存在着差异。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因材施教,充分的了解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这样学习水平稍差的同学也能够跟上老师的节奏。那么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也能够更好的去接受老师的指导。

3.3.3要让学生做到反客为主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中反客为主那么无疑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最好表现。这就要求老师要给学生充足的预习时间,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去预习下面所讲述的知识点,那么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也就能够明白老师在讲授什么,不会感到吃力与困惑。此外在课堂中让学生积极的去提问题,去参与问题的讨论,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课堂的教学效率。

4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当前时代发展的要求,通过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方面能够提升他们的学习水平,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所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一定要重视对学生这一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高华.基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高职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4,(14):72-75.

[2]孙晓玲.课堂教学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措施[J].江苏高教,2014,(02):94-95.

[3]江玉华.中学生化学自主学习能力现状调查及培养策略[D].河南大学,2013.

[4]姜兆波.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

作者簡介:

黄佳明(1978~),男,福建福州人,福州市台江区第三中心小学鳌峰分校副校长,主要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和学校行政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引导自主学习课堂教学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