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介入语文课堂的利弊反思

2016-05-14 05:13牟秀英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教学反思语文课堂多媒体

牟秀英

【摘 要】多媒体介入语文课堂后,对于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有重大的作用,但我们也不能忽略其中存在的弊端。如何让多媒体恰当地介入语文课堂,又要保持语文课堂的完整性,这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反思。

【关键词】多媒体;语文课堂;教学反思

近些年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科技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通过先进的科技手段,更好地与外界进行了沟通。同时,在科技发展的大浪潮之中,多媒体技术也走进了学校,走进了课堂。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环境相比,有更多的优点,其以图文并茂、声像具备、生动形象的优点,深受教师学生的喜爱。

一、多媒体介入语文课堂的优点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起我们传统教学中的“一支粉笔加一块黑板”的单调教学实际来说,多媒体教学则有精美的画面,生动的形象,优美的语言等无法比拟的优点。比如就拿我们教学环节中的文本导入环节来说,传统教学中大都是教师引入,教师的语言表达是主体,后来也有学生的导入实践,大多也是语言表达。那么多媒体教学介入以后,我们对于文本的导入就成了另一种面目全新的方式,有时候在传统教师语言表达导入的基础上,伴随着和谐的音乐,那么课堂导入也就有了不一样的趣味。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多媒体的介入完全改变了语文课堂单一沉闷的模式。多媒体的生动性和多样性,刺激了学生们的审美情感,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学生们在反复读的基础上就会对文中描写的景物有一定的大致了解,让学生们在谈画面的环节,加入一个有关这首元曲内容的沙画视频。形象生动的画面反复变换着,可以说将文中的羁旅荒郊之感表达的淋漓尽致,由此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在这种轻松有趣的课堂环境中,学生基本能当堂背诵全文,有的甚至拿出纸也试着画出自己心中的场景,传统语文教学中的“满堂灌”的教育模式被打破了。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下,轻松地掌握了知识,自然提高了学习效率。

3.有利于扩展学生视野

语文是一门兼具人文性和知识性的学科,只有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及时地增加学生的信息量,才能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当今信息发达全球资源共享,很多有价值的信息资源成了充实语文课堂的必备内容。如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栏目,其讲师都是编导们在全国选拔的名家,学生们观看此类节目,真正可以算是领略大家风范,获得许多知识。

4.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我们既要做到让学生既徜徉干语文学习的海洋中,掌握知识能力,又要从根本扩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并且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比如我们的诗歌朗诵环节。每一首诗歌都有其风格,那么朗诵的时候也有不同的语言表达美。如何让学生们学会朗诵,也就是说让学生们能够完美地实践朗诵,我想借助多媒体是很不错的选择。当多媒体介入的时候,伴随着优美的音乐,流动的画面,丰富细腻的情感,这样的朗读FLASH,就能够使我们的朗读真正成为生动激情的课堂环节,学生们听得时候韵味无穷,在强烈的感染力之下,必然会模仿朗读。同样比如演讲比赛、辩论赛等,让学生们有了观摩环节后,才会明白怎样能够做的更好。

5.有利于增强语文课堂中的情感体验

语文教学,特别是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在多媒体教学中将学生的情感发挥到极致,也是新课改教学中的难点。所以我们在语文课堂中要借助多媒体,力求创造适当的情景,去带动学生们的情绪体验。

二、多媒体介入语文课堂的弊端

1.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素养不足

很多教师对多媒体技术很陌生,有时候甚至直接从网络上下载了别人的成果,效果自然很不理想。如何熟练地使用网络资源,以促进优化课堂,这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多媒体技术素养。所以给教师们上一些多媒体培训课还是十分必要的,再设置一些相关考核,以确保教师多媒体技术素养的提升。正如教育大家陶行知所说的“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所以好学可以说是一个教师必须具备的素养之一,将这种好学的精神切实贯彻到多媒体技术的学习中,才是王道。

2.“技术至上”主义盛行

多媒体进入课堂确实产生了让人意料不到的效果,但是很多教师往往在不经意间走向了“技术至上”的误区,将多媒体的功效放大了。所以就出现了这样的课堂,学生在课堂上用三分之二的时间看视频,或者一节课全是多媒体幻灯片的展示,学生们看着图片字幕,渐渐地就偏离了课堂主旨。所以我们的多媒体课堂要把握一个“度”,正所谓“过犹而不及”,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并不全依赖于多媒体。

3.网络不是“万能钥匙”

从网络上借鉴信息已经成了我们学习生活中很普遍常见的现象。但我们需要给学生培养一种在新的教学环境下的思维能力,让他们有自己的思考方式,让后去甄别别人的成果。很多学习上的问题网上都会有答案,很多时候学生们把搜索答案当成了一种便捷车道,这就要求让学生们认识到这是赤裸裸的抄袭。不能因为这种网络信息的发达,而让学生们失去了自我思考的能力。

三、多媒体教学补充意见

1.莫让形式化降低了語文课堂的实效

多媒体的普遍使用是对教师教学的新挑战,但是我们千万不能为了多媒体而去多媒体,简单地说,就是在课堂上有些地方本可以不需要多媒体的介入,那么为了迎合多媒体反倒使得课堂主次失衡。比如在讲到蒲松龄的《狼》时,这是一个关于屠户和狼的故事,那么有的老师为了迎合多媒体展示,竟然选了很多狼的图片。我认为这就是一种主次的失衡,文中主要突出狼的狡诈以及屠户的机智勇敢,对于图片中展示的各种环境里不同样子的狼,多少偏离了文本的主旨。这样花费了很多的时间看图片,文本朗读,语句疏通,词类活用等方面的时间就减少了,课堂有些华而不实。

2.莫让师生都捆缚在多媒体的“笼子”里

多媒体课堂,相比较传统的课堂来说,有很强的规范性。也就是说多媒体课堂对于课堂的预设性非常强,就像个框架一样,教师尽量引导着学生进入这个框架。多媒体介入后,基本一节课里面的大部分时间学生们都花费在观看幻灯片上,课文的主体地位也被忽略了,甚至有些不适当的展示在不知不觉中扼杀了学生们的想象力。所以我们的语文课堂一定不能让多媒体束缚老师和学生的思想,有些扩散性的环节还是要留下来,让学生们自主地去体验。

3.莫因多媒体便捷而丢失了传统精华

传统语文课堂虽然枯燥烦闷,但是也有其优点,比如教师丰富的肢体语言、变化多端的面部表情、娟秀的粉笔字,甚至抑扬顿挫的朗读,这些都是传统课堂中的精华。多媒体技术的便捷,让很多教师的注意力都到了如何删选信息,如何制作课件上,殊不知有时候只需要一个简单的肢体语言就可以阐释一切。比如在蒲松林的《狼》中,贯穿全篇的是屠户和猎人的对峙,伴随着不同的情绪变化,最后屠户勇猛地刀劈了狼。这些情感变化其实都可以在抑扬顿挫带有感情的朗读中体现出来,再如文中写狼“目似瞑,意暇甚”,就可以让学生们尝试着去做这个假装睡觉的动作,文中有屠户“以刀劈狼”一处,教师就可以做一个拿刀砍下去的动作,再接着歪下脖子缩着身子模仿狼被砍死,学生们一定是很兴奋地参与表演或者观看老师的表演,在这样简单的快乐中对文意就有了深刻的理解。

综上所述,多媒体接入语文课堂可谓是优劣并存,但不能因为有阻碍就停滞不前。所以更需要我们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及时反思教学教训,同时科学合理地使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技术,才能取得更加优异的语文教学课堂。

猜你喜欢
教学反思语文课堂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课堂微课教学方法研究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