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班化教学背景下如何让小组合作学习有效

2016-05-14 05:39樊锁弟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小班化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农村

樊锁弟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小班化教育中一条极为重要的教学模式,也是适应个体差异的一种教学策略。小组合作学习是充分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间的互动,特别是学生之间的和谐互动,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共同达到教学目标。这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学生的语言表达机会,交流机会和活动机会,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进而培养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本人就学生、教师两方面谈谈如何让农村小班化教学背景下的小组合作学习有效。

【关键词】农村;小班化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步伐加快,农村大量学生进城上学,使得原先农村小学规模变小了,学生人数减少了,教师数量不足了,甚至面临办不下去的危机。我们教委地处西北部农村偏远地区,人口居住分散,经济落后,寄宿制条件不成熟。目前,教委现有村小学8所,教学班44个,由于学生人数连年锐减,所有村小学全是18人以下班级,5人以下班级占50%以上。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求,全面提高农村小学小规模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按照我们教委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探索和实践小班额背景下“异级同动”、“动静结合”同一课堂多学科科學搭配的全员参与的复式班教学活动的策略和途径,已成为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

简而言之,小班化教学就是单班复式教学。这里的复式教学有别于传统教学中的复式教学,传统复式教学因师资缺乏,把不同年级的学生放在同一个教室让一个教师授课。而单班复式教学,是小班化教学中学生的小组学习教学,教师面对的是一个年级的学生,可以“异级同动”,可以“动静结合”,也可以同一课堂多学科科学搭配。小班化教学注重学生组内的互动学习,合作学习,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互动是小组学习的生命,更是小组学习成员生命成长的机会和小舞台。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正因为小组合作学习成了小班化教学的主要方式。为此,创新小组合作形式,丰富小组合作学习主体,更好地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小组学习是落实小班化教学的关键所在。

一、全员参与,在学生自助和互助中让小组学习焕发生机

小班化教学注重全员参与,人人发展,教师需要关注到每一个学生,注意个案教学的落实。所以,小班化教学下的小组学习跟以往大班教学中的小组合作有很多不同,小组合作是为了一个知识点临时组建伙伴团来探讨,从而发表自己的意见。而小班化小组学习的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临时组建小组,其小组在一定时间内是比较稳定的,成员之间不离不弃,有小组团体合作互学的意识,小组成员在自学自助和互助互学中总结知识、提升知识的认识。

传统的小组合作学习具有临时性特点,再加上教学中教师设计到的合作学习内容一般都是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因此,这种小组合作成了优等生唱一台戏的场面,而且经历的次数多了,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因为合作学习很多差生包括中等生都一致认为合作学习都是优生的事情,即使关系到自己也无能为力,于是就真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他们大部分学生成了合作学习的倾听者,甚至有的学生连听都不听,他们就成了合作学习的受害者。而小班化小组合作学习是个持之以恒的学习教学过程,教师应该不能让小组学习形成恶性循环,让学习成为一部分学生的事情,而且教师应该想法设法保持住学生自学自助和互助互学的那股热情。

首先,要避免优生唱一台戏的现象。在刚开始实施小班化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时,很多时候会出现组内同学中几个好同学凑在一起说得津津有味,头头是道,有时也许还会出现优等生认为问题简单而不想探讨或者不探讨的状况,但在这个过程中,小组内还有个别的差生却没有明白过来。针对这种情况,我的办法是:小组内除了选出组长之外,还给各个组的同学编号,这些编号应是固定的。在每次课堂教学中,等学生小组学习结束后,我不规定让组长汇报,我常会因不同的问题确定不同序号的学生来汇报本组的学习成果。有时候碰上序号是差生时,他也得发言,而且优等生为了本组及自己的利益拼命的去帮助差生,于是在帮助与被帮助中,很多不会的学会了;学会的变得更熟练了,甚至懂得如何来表达学会的知识。有时某小组看到其他组的奖励超过了自己,优生就搜肠刮肚地教起差生。当然,学生的互助互学是有一定限量的,优等生不可能把一个很难的知识点很好地教给差生,但差生也会在很短的时间里接受并代表本组很好地发表已经掌握的信息和答案。

其次,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因循序渐进,难易结合,考虑以学生为主,把学生看在眼里,放在心里,处处做到为学生的互动着想。因为差生的接受能力是有限度的,如果老设计难的问题进行训练,就会产生优等生唱独角戏而经常让优等生吃力地教差生的情况,如果差生汇报的并不如人意,结果无法加分,学生就体会不到成就感,可能会挫伤两方面的学习和教学的兴趣。所以我们认为教师在小组学习开始的时候,可以先设计简易的学习任务让小组互学互助,这样差生掌握起来容易,优等生指导起来比较轻松,并且汇报起来又理想,经常让学生在学有所成中体验小组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当然,教学中不一定就一味地让着差生,有时候教师也应该设计难的学习任务挑战优等生,刺激差生,在原有学习能力上跳一跳,让小组成员能够取得更大的进步,甚至还会有出人意料之外的收获,岂不更好。

二、转换角色,在教师激励和鼓舞中让小组学习永葆青春

学习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也是一个艰辛历练的过程。当小组学习进入良性循环后,教学就可以持续下去,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着一股热情,持有一股原动力,是小班化教学成功的另一个问题。迪斯会多说得好:“教师不是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看他有没有唤醒、激励和鼓舞学生。”小班化教学也正是这样,不在于教师灌输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在教师引导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到了什么,自己又有了那些见解,参与了多少活动,取得了哪些成果。更重要的是,要看学生在学习中是否投入了,是否进步了,是否还有积极地学习态度和热情。如何让学生合作学习又有所得,除了唤醒外,这个持之以恒的过程更需要激励和鼓舞。

其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几分激励,学生就会有几分热情;教师有几度鼓舞,学生就有几分动力。教师的激励和鼓舞要象教学评价应该是多元多变的,随时随地因不同的事情而给予激励和鼓舞。小组学习不同于大班学习,因此评价也不一样,除了对学生学习成果学习进步个别优秀的情况给出评价外,更应注重生成性学习的集体评价,比如小组间互助情况,小组内互助的精神,小组内集体成绩,小组内学习的集体态度,小组内合作的认真态度,小组集体进步的情况等等,从小组概念给予表扬和鼓舞,这样小组合作学习在一次又一次的推波助澜中走向成功,到达成熟。因此,只有让学生尝到了成功的“甜头”,学生上才可能喜爱,才能激发更高的热情,才能达到三个维度,才更有利于学生的成和进步长。

三、结语

总之,我们实施的农村小班化教学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能促进大家共同努力,共享成功的喜悦。如果教师注意让学生在讨论与合作中获得成就感,以激发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在动机,注意设置适宜的合作学习问题、情景,确立集体目标的合作性,给予集体学习的自主权,让学生在自我激励的氛围中开展自助互助学习,不但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提高合作技能,而且还激发学生的聪明才智、发展他们的创造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小学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安徽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丛书.安徽人民出版社

[2]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金延风.自主与引导——基于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引导策略研究.华师大出版社

注:本论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立项课题(课题编号为GS[2015]GHB0423)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小班化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探析
对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的思考
工程制图小班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小班化教学背景下英语教学策略探讨
“合”乐而“不为”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