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培养

2016-05-14 05:39杨争争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重难点政治课教材

杨争争

【摘 要】高中思想政治作为一门社科性质很强的专业课,其内容大部分是需要学生理解的。而当前很多学生和老师认为政治只有靠强行记忆才能够掌握牢固。其实这些思维是错误的。强行记忆,只能够让学生们被动的去接受思想政治,而不能够让他们对思想政治产生兴趣。所以,兴趣教学应运而生。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兴趣培养

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因此,一位有经验的政治教师就应在教学中采用各种方法去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对政治的持久兴趣,引导他们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使他们对政治乐学、会学。那么,如何巧妙地激发学生学习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呢?

一、灵活导入新课

俗话说,完事开头难。政治课的开头部分可以说是整个这一堂课的关键所在,如果在上课一开始学生就注意听讲,有兴趣,他们就有可能连续认真地听下去。否则,他们的注意就不易稳定,掌握的知识也不全面,学习效果自然受到影响。学生最感兴趣的应该是视频,通过播放相关的视频,能够让学生从产生一定的兴趣,从一时的困乏中走出来,便于我们很好的往下进行课堂,有的时候视频资料也不一定都是与教学相关的内容,也可以是一些好玩的东西,反正就是培养学生对你的认同感,这样我们的教学就好往下进行。也可以通过讲与本节课有关的故事、成语导入新课;或在课的开头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造成悬念等,都是很合适的开头。

二、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高中政治跟生活联系是非常密切的,现实中的经济现象、政治现象以及文化现象都能在现实中的找到很好的素材。特别是一些新闻材料学生们都会感兴趣的,我在上课过程中,始终在做一件事,就是坚持让学生每天观看新闻联播,定时收取一些相关的信息,当然看绝不仅仅是为了看看而已,而是要从中考虑与教材的结合点,这样既丰富自己的阅历,也掌握了一些联系教材的知识。政治课理论性较强、较抽象,学生受知识结构和社会阅历的限制,认识事物比较感性。如果我们只是用单纯的专业知识去灌输抽象的理论,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与互动。只有化抽象的理论为朴素的生活知识,才能使他们喜闻乐见。我们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经历的实际情况,走进自然,走进社会,走进学生生活,围绕学生在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开发和利用生活中的课程资源,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教学活动。在课程内容中引入生活案例,用形象直观的手段实施教学,引导和帮助学生获得对生活、对世界、对人生的反思与感受,开拓学生丰富而独特的精神世界,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思想政治,用思想政治的有关内容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用生动、有吸引力的方式凸现重难点

思想政治课的知识结构体系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教材中各章、各节都有不同的概念和原理,处于教材系统中的不同层次,地位不一,作用各异,教师应该要注意围绕重点、难点组织教学。重难点内容是我们课堂教學的关键。

围绕重难点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兴趣。在讲授“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这一难点时,我讲了一个故事,学生饶有兴趣。法兰西第二帝国皇帝喜欢大摆宴席,宴请四方宾客,每次设宴时宾客们用的都是银碗,唯有皇帝一人用的是铝碗,为什么皇帝用的反而不如宾客们的珍贵?是他热情好客,谦逊待人吗?不是。由于当时铝碗,正是为了显示唯我独尊的高贵地位。一百年前只有皇帝才能用的铝碗到了今天却成了普通的东西,而当时皇帝嫌其低廉的银碗,今天仍然不是每个家庭都用得起的珍贵的餐具。其中奥秘在哪里呢?同学们不由自主地讨论起来,课堂气氛很活跃。通过这一生动事例进行教学,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教学目的。

四、通过辩论活动,点燃学习激情

毫无疑问,辩论能够让学生通过自由发言来激发学生的激情,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认识到学生的重要性。另外,辩论还能有利于学生的全员参与,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经过辩论的过程,学生可以互相启发,取长补短,增强对自我的认知。如新课讲授完毕后,教师可以设置一场小小的辩论赛,从而提高学生对当堂课知识的掌握度,也可以深刻地理解本节课的主要目的。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带着放大镜来找学生的优点,并作好正确的引导,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意识,即使观点是偏颇的、错误的也要注意批评的措辞,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创新精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通过设置开放的课堂气氛,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点燃其学习的激情。

总之,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调动学习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采用正确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我们政治教师在教学改革中必须积极探索和努力实践的重要课题。

猜你喜欢
重难点政治课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化学平衡重难点知识突破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Units 13—14重难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