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运用初探

2016-05-14 06:17陈小燕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合作探究语法教学学习策略

陈小燕

【摘 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语法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整个英语学习过程中听、说、读、写等能力发展的基础。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首先要了解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现状,了解合作探究式学习的概念及理论基础,还要明确合作探究式学习的教学策略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合作探究;学习策略

一、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现状

语法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于大多数语言学习者而言语法学习是极其枯燥的学习过程。我国传统的语法教学方式多为教师先陈述语法概念,给出语法结构,展示例句,最后进行练习。在整个语法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丝毫没有主动性,只是被动地听老师讲解、记笔记,最后做题。在这种接受式学习课堂中,学生觉得语法学习枯燥无味,不愿意学习且容易忘记。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语法教学又出现了新的问题:淡化语法。有些教师单纯地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而将语法现象忽略不计,殊不知语法知识的缺乏会造成学生不能准确地运用英语,尤其是在写作方面。因此,正确领会新课程精神,优化语法教学方法,将探究式的学习方法运用到语法教学中,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和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势在必行,也是每一位英语教师值得思索的问题。

二、语法教学的原则

1.精心设计,激发兴趣

教师要在语法教学活动的设计上多下功夫,通过幽默和有趣的活动处理语法点,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活动,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2.利用情景,意义先行

在英语教学中,如果教师在开始授课时就谈论抽象的语法规则,势必导致学生对语法学习失去兴趣。教师可以采用如下教学步骤:

(1)让学生在一个有意义的情景中理解所教的语法项目;

(2)让学生在较真实的语境中运用所学的语法项目进行交际性活动;

(3)待学生理解并能运用语言项目后,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语法规则上来,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内容。

初中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是很强,所以初中语法教学要遵循“利用情景,意义先行”的原则。

3.简约适量,循序渐进

“简约适量”就是要求教师在进行语法教学时一定要把握一个合适的“度”,即明确在哪个阶段教什么、教多少。特别是在初中起始阶段,语法教学应点到为止,不要讲得太细和面面俱到,也勿需追根溯源。比如,虽然英语中动词共有十六钟时态,而我国中学阶段常用的只有八种时态,但学生学起来还是普遍感到比较困难。然而,国外许多学者在调查后发现,英语中最常用的两种时态是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在日常生活中,二者的使用率占85%左右。而当前新课标对时态的五级要求包括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现在进行时、过去进行时和现在完成时这六种时态。因此,教师对于其他较复杂的时态没有必要讲解过多过细。

4.侧重归纳,适当演绎

传统的语法教学多采用演绎法,即教师先讲某个语法概念,列出语法规则,然后举例。而归纳法则让学生先接触大量的实例,然后总结这些实例的共同点,并归纳出语法规则。归纳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变单纯的语法知识讲授为语法知识讲授与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相结合;

(2)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3)变满黑板(屏幕)的语法规则及多讲少练的教学过程为学生体验和探究的学习过程。

5.对比分析,求异存同

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母语的语法知识,找出汉语与英语在一些语法现象上的异同,把两种语言在语法上的不同之处作为教学的难点,这样可以极大地降低汉语语法规则给学生掌握英语语法规则带来的负迁移的影响。另一方面,教师也要适当地进行英语语法知识系统内部的比较,如一般过去时与现在完成时的比较等。

6.了解文化,尊重习惯

语言是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教师在语法教学中应特别注意讲解语法规则的习惯用法,并针对这些语法规则的例外现象介绍其可能存在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拓宽他们的视野。

三、探究式学习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1.概念

探究式学习或称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立主题,在教学中创设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学生通过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发展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它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

2.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教学不再是传递客观现成知识,而是激发出学生原有的相关知识经验,促进知识经验的“生长”,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活动,以促成知识经验的重新组织、转化和改造。教学要为学生创设理想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推理、分析、鉴别等高级的思维活动,同时给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处理信息的工具以及适当的帮助和支持,促进他们自身建构意义以及解决问题的活动。不难发现建构主义强调教学需要创设理想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去探究知识,探究真知,促进学生的自主建构活动。

(2)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1959年9月,美国全国科学院在政府的支持和资助下,召开了专门研究中小学理科教育的伍兹霍尔会议。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做了题为《教育的过程》的报告,率先倡导“发现法”。布鲁纳认为教学中要让儿童自己去发现,自己得出答案,学会“如何学习”。最主要的教学方法是尽可能的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加强学生的探究能力是教育的核心。布鲁纳认为学习、了解一般的原理原则固然重要,但尤为重要的是发展一种态度,即探索新情景的态度,作出假设,推测关系,并应用自己的能力,以解决新问题或发现新事物的态度。布鲁纳认为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是: 把知识转化成一种是有正在发展着的形式,以系统发展顺序作为教学设计的模式,让学生进行发现学习——用自己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这种发现学习理论无疑要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善于引导学生探究知识,发现知识,培养学生探索知识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人自主发起的、使个人整体投入其中并产生全面变化的活动。学生内在的思想和情感活动极为重要,个人对学习的投入不仅涉及认知方面,还涉及情感、行为和个性等方面,学习不单是对认知领域产生影响,而且对行为、态度和情感等多方面发生作用,提倡真正的学习应以“人的整体性”为核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原则,学习的本质是促进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教师在整个教育活动中要尊重学生、真诚地对待学生,让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自发地参与到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者的内在反应,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应作为学习的促进者、协作者或学生学习的伙伴。

四、探究式学习的教学策略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

最早提出在学校教育中要用探究方法的是杜威。他认为科学教育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习大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或方法。他主张教学应当遵循以下步骤:设置情境→确定问题→提出假设→制订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实施等。在实施探究式学习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一下策略:

探究学习应面向全体学生,并关照个别差异;探究中要辩证地处理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探究中教师首先要充分地倾听学生;探究过程中要珍视并正确处理学生已有的个人知识和原始概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重视探究中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探究过程中要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总之,语法教学乃至整个教学实践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教师根据探究式教学的特点在教学活动中具体问题具体操作,应对万变的课堂教学实际情形,开展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以提高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猜你喜欢
合作探究语法教学学习策略
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策略探讨
新课改背景下的英语语法教学误区及教学策略研究
翻转课堂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有效提高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等待”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出彩机会
一种使用反向学习策略的改进花粉授粉算法
基于微博的移动学习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