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初探

2016-05-14 07:09黄景斌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专业化辅导员建设

【摘 要】应用型本科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总体态势良好,有关政策正在逐步完善,并逐步建立起业务培训系统和工作保障机制,在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辅导员岗位职责不尽明确、政策落实不尽到位、考核机制尚待完善以及队伍建设不够稳定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为构建完善我国辅导员专业化的建设以及高校教育体现的构建做出了有益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辅导员;专业化;建设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及社会多元化体系的形成,輔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健康成长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大。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期所呈现出一系列问题,对大学生思想形成冲击的新形势下,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已引起各个应用性高校的普遍重视。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问题仍处于逐步探索阶段。如何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辅导员队伍己成为各高校日益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辅导员队伍存在的问题

(一)辅导员管理缺乏专业化机制

目前,专职辅导员虽然处在学院和学校职能部门的双重管理下,但缺乏健全的管理机制,主要体现在:一是选聘制度不完善。学校在辅导员的选留和聘任上尽管也有一整套程序,但缺乏明确的选聘制度或选聘办法。二是培训制度不健全。学校现在对辅导员的学习培训也越来越重视,每年均组织上岗培训和工作培训,但培训缺乏系统的长远规划和专业目标,也没有出台一整套的学习培训制度。三是考核制度不科学,目前辅导员的工作任务大多由职能部门布置,但人事关系在学院,对辅导员的年度考核也由学院组织进行,而学院往往将他们与其他专业教师一并考核,也不可能单列指标,导致辅导员很难获得考核优秀等级。四是激励机制不到位。学校对辅导员缺乏有效的利益激励,忽视了投入和收益之间的关系,降低了辅导员的工作效能,抑制了他们对工作的创造热情。

(二)辅导员建设缺乏专业化导向

学校在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上缺乏必要的导向,一是体现在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上,学校在考虑专职辅导员队伍的建设问题时,过于强调辅导员的出路,更多考虑辅导员的分流问题,对辅导员的安排存在短期思想,很少有建设一支职业化、专家化辅导员队伍的意识,严重影响队伍的稳定。二是体现在队伍建设的人员选拔上,学校在专职辅导员队伍的人员选拔中,一般都会选留德才兼备的学生,很少有意识地去考虑其是否具有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背景。

(三)专职辅导员队伍缺乏专业化素质

高校辅导员岗位是一个复合型的岗位,集许多职能于一身的一名优秀的辅导员,必须是一名具有专业化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但目前大部分的专职辅导员都缺乏专业化的素质。不少辅导员知识结构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知识面不够广博,缺乏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很难对学生进行专业方面的引导;缺乏必要的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运用这些教育科学理论开展学生工作的能力较弱,很多辅导员由于忙于事务性工作,很少去给自己充电和添加营养,知识面狭窄,对新知识利用少,重经验轻创新。

二、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途径

(一)加强辅导员制度建设

很多高校辅导员都在尝试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指导服务等,这是一种专业化培养,也是一种职业化的培养。

1.加强学科建设,设立辅导员专业

建议高校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载体来开设辅导员专业,开设高校学生管理专业等,利用高学历的培养基质来培养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的辅导员等相关学生管理人才。

2.严格选聘制度,加大考核力度

在高校的教师群体中,辅导员是具有明显特殊性的一个组成部分。要努力提升辅导员的从业水准,除了岗位职责方面比较特殊之外,辅导员的工作具有时间性强、工作任务繁重的特点,因此在辅导员职称评定的体系建设方面要充分考虑需工作特殊性,不断完善辅导员职称评定办法是提高辅导员职业化建设水平的重要途径。

3.完善高校辅导员培训制度

辅导员也是教师队伍最为主要的构成部分。辅导员是高等学校中对大学生的管理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在生活上关心帮助大学生,在思想上对其进行政治教育。提高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业性,就必须进一步完善辅导员的培养体系,加大对辅导员职业化工作的支持力度,采取一切可行措施提高辅导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要强化新辅导员的岗前培训,在辅导员任职后为其提供定期的业务学习的机会,对辅导员进行规范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培训,打造一支具有强大工作能力的辅导员队伍。

(二)加强辅导员工作的稳定性

让辅导员们感受到其工作的重要性和未来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得辅导员更加热爱这一职业,忠于本职工作,更加爱岗敬业,甘心奉献,更加能够全身心投入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中。

1.管理部门应与时俱进,分化减轻辅导员工作

高校应该与时俱进的更新、制定并逐步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以确保辅导员队伍的高素质和高能力,保持辅导员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2.对辅导员实施人文关怀,工作过程人本化

辅导员是由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和高校的一部分精英组成。越是年轻的辅导员就越需要高校和社会为他们提供支持和锻炼的机会来促进他们的成长。学校更要以人性化的制度来对他们的工作进行支持鼓励,多指导,少批评,多鼓励,少惩罚,多包容,少苛责,多赏识,少排挤,这样才能帮助年轻的辅导员们尽快成长。

3.辅导员应对自身提出合理的定位和要求

在高校来说,为辅导员这一职业量身定做制定出更为优惠的政策,为其提供更优厚的待遇,帮助他们进行工作定位等。而对于辅导员来说,应该把握住有利形势和机遇,在工作中对自己要严格要求,也要充满信心,要相信自己工作的价值所在,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发展规划。

总之,为了实现辅导员队伍专业化,需要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落实相关管理制度,也需要学校的支持,更需要辅导员群体的努力,发挥多方合力的作用,使辅导员专业化最终得以实现。

作者简介:

黄景斌,(1977~),男,壮族,广西乐业人,助教,学士学位,思想政治教育方向。

猜你喜欢
专业化辅导员建设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论专业化老年媒体的发展之道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