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外阅读,从这里扬帆起航

2016-05-14 07:09卢超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兴趣习惯评价

卢超

【摘 要】阅读对于一个人,对于教育教学,对于民族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所起的作用,是多么得重要!但是据调查发现就现在学生的数学课外阅读情况来看,很多学生根本不进行数学课外阅读。本文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通过营造阅读氛围、保障阅读时间、指导阅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实施阅读评价等方面谈谈自己在进行数学课外阅读中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数学课外阅读;兴趣;方法;习惯;评价

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但是据调查发现,就现在学生数学方面的课外阅读情况非常糟糕,很多学生根本不进行数学课外阅读。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升学压力下,许多家长觉得解题比阅读效果更快更直接,给孩子买的书基本上都是关于“奥林匹克数学”系列、《一课三练》、《课时作业》等与教材配套的习题集系列,内容是千篇一律的繁杂训练题。这就使得学生的数学课外读物少得可怜,同时也没有更多的时间去进行阅读。因此,提高学生数学课外阅读的有效性,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数学课外阅读,已经成为当前数学教学的当务之急。下面,就此谈谈我在平时数学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

一、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部分学生不进行数学课外阅读的原因是没有良好的阅读氛围,加上数学又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基础学科,当学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后,无所事事,这时我们老师要求他们看书,大部分学生会拿看一些动漫卡通、故事之类的书。这时,我们教师就要为学生创造阅读的条件,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我们可以在教室里开辟一个读书角,放一些有关数学课外阅读方面的书籍,比如《马小跳学数学》、《数学西游记》、《奇妙的数学王国》、《数学小灵通》、“李毓佩数学故事系列”……;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数学家轶事,经典数学题目,开辟数学园地的墙报,展示学生数学课外阅读的收获与体会;充分利用教室黑板报,留出部分区域出关于数学课外阅读方面的知识,每期可以轮流换栏目,比如数学笑话、数学智力游戏、生活中的数学、数学家看数学……。学生长期在这种浓厚的“快乐阅读,阅读快乐”的氛围熏陶下,会自然而然地捧起数学课外读物。从而,逐渐将数学课外阅读内化为个人的自觉行动,激发学生数学课外阅读的兴趣。

二、保障充分的阅读时空,诱发阅读动机

学生不进行数学课外阅读的另一个原因是没有充足的阅读时间,他们做作业要花费很多时间,有些学生甚至连作业都完不成,更谈不上课外阅读,即使有时间也是看电视或者玩电脑游戏。因此我们就应该保障学生进行数学课外阅读的时间和空间。第一,教师要指导学生制定一份合理的属于自己的数学课外阅读计划,并将它作为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学生根据这份计划进行数学课外阅读,并不定期进行反馈交流。第二,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严格控制教学时间,一般30分钟完成授课内容,留出10分钟来给学生做课堂作业,布置的作业必须要有所取舍、精挑细选,不做重复的机械性作业,以此来挤出时间让每位学生每天进行数学课外阅读。进行数学课外阅读并不代表是校外阅读,教师可以利用午间读书时间,组织并指导学生认真阅读。第三,可以在校园网上开通一个数学课外阅读的网页或者建立数学课外阅读的QQ群,使学生的数学课外阅读视野从狭小的牢笼中解放出来。这样,就能为学生进行长期数学课外阅读创造良好条件,使学生渐渐喜欢上数学课外阅读,诱发形成一种内驱力,自觉进行数学课外阅读。

三、指导科学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质量

许多学生在学习上看上去花了很多时间,也很认真的样子,但是学习成绩还是不理想。也就是付出跟回报不成正比,究其原因主要学习方法出现了问题。同样,在数学课外阅读方面,方法也要得当。为了使学生少走弯路,我们老师应该对学生进行科学的阅读方法指导,这样就能促使学生正确合理的选择阅读材料,学会准确地紧扣数学学习重点、难点及思想方法,开展针对性阅读。老师应该是学生数学课外阅读的指导者、咨询者和协调者。需要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内容,选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还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做笔记,可以在阅读的同时进行随感式笔记,即在文章关键处画线圈圈批注,在自己不懂处打问号以便以后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解决;摘录式笔记,将重点、关键、精彩的地方进行摘录;感想式笔记,记下自己的读后感、收获心得。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质疑,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加以探究,以达到提高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比较,可以是同类题目的比较,也可以是新旧知识的比较。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紧扣重难点,在阅读中总结出不同的阅读方法,形成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从而提高学生数学课外阅读的质量。

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阅读能力

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可以提升学生数学课外阅读的成效,而且还可以加强学科间的沟通和交流,强化教书育人功能。在教学时,采用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紧密联系教材展开习惯的培养。多种感官并用,在阅读时应做到眼、口、手、脑等多种感官充分协调参与,养成边读边思考的阅读习惯。数学阅读要对数学概念、公式、例题等知识反复咀嚼消化,准确把握,深入理解;使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指导学生运用各种符号来表示不同的意义;指导学生边看内容,边动手操作,通过亲自摆、拼、折、画、观察、比较、体验等活动感悟新知;让学生在读中演,尝试演算验证推理;读后练,形成技能技巧,练后再读,反思失误,总结经验;批注的习惯,即在文章旁边写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久而久之,学生的数学课外阅读能力将会大大增强。

五、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点燃阅读激情

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外阅读活动,可以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水平。如开展阅读摘抄——进行以数学课外阅读为主题的数学手抄报展示;开展数学课外阅读沙龙——举行数学课外阅读的主题班会活动;开展阅读讲座——在数学课外阅读方面表现出色的学生介绍他们的心得体会;设立班级“数学状元挑战榜”——每周在榜内出两、三道数学趣味题,鼓励学生接受挑战,大胆揭榜;开展数学课外阅读的雏鹰争章活动——每月评比一次,授予“阅读能手”、“阅读明星”等称号……这样学生数学课外阅读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数学课外阅读的激情被点燃。

六、实施多元的阅读评价,放飞阅读希望

倡导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在数学课外阅读中的表现。让评价贯穿于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评、家长评、教师评相结合的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调动学生进行数学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促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及能力得到可持续性发展。评价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学生是否养成了良好的数学课外阅读习惯,有没有按计划进行阅读,每天有没有花时间进行阅读,有没有边阅读边思考边动笔墨;学生是否完成对数学课外阅读的积累,规定每个年级数学课外阅读的图书、坚持阅读报纸刊物,明确量化指标,考查学生是否完成规定的阅读量,不定期检查学生的阅读摘记本。让评价成为数学课外阅读的一部分,使学生品尝到数学阅读所获得的喜悦,放飞阅读希望。

開展数学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可以拓展学生数学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抓住教材与课外读物中存在的联系,使课内和课外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对学生在课外阅读内容、阅读方法上的有效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从而有效激发学生浓厚的数学阅读兴趣。

参考文献:

[1]余金鸿.对小学数学阅读方法指导的实践与探索.小学数学教育,2009年10月

[2]王芳.小学生阅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教学月刊(小学版),2008年1月上

猜你喜欢
兴趣习惯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