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初中英语后进生转化的策略研究

2016-05-14 07:09秦永勤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转化策略

秦永勤

【摘 要】初中是学生学习的关键阶段,是决定是否有资格进入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的必经阶段。如果能够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让他们能够发挥自身的潜力,认真努力地投入到学习之中,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是一件非常有意义和价值的事情。后进生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特点:①学习基础薄弱;②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英语后进生;转化策略;英语口语化

后进生是如何形成的?后进生的形成如同好学生的成长一样,不是一蹴而就,一下子就形成了的,它是一个很长的“被成长”阶段。这与学校教育有关,也与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有关。教育分为三块: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教育的骨架是什么?不是学校,也不是社会,而是被我们最容易忽视的家庭。学生怎么样?品德好不好?有没有好的学习习惯?是否爱劳动?等等,这些都深受父母的影响。“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对世界的认识理解和接纳,最启蒙的教育都来自父母。任何一个孩子,在他刚入学,刚接受知识时,尽管他有遗传的因素,有的孩子接受的比较快一点,有的接受的比较慢,但它绝对不是“后进”的开始。学习,是勤奋多于聪明的活动。聪明固然重要,但勤奋是决定你成绩高低、成就高低的基础。“不怕慢,只怕站。”由于家庭教育的启蒙不够,孩子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投入的时间不多,自然成绩不好。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家长对成绩的看法。如果孩子成绩考的好,我们每个家长都会喜笑颜开,大加褒奖。可一旦孩子的成绩考的不尽人意时,就会怒不可遏,横加指责。很多后进生就是这样形成的。“考好了不奖励,考坏了不批评。”是值得我们每一个家长借鉴的地方。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曾说过:人们评判看待事物的方法有三种:一是普遍性;二是长期性;三是人格化。所谓的普遍性是指,一件事情做不好,会认为所有的事都做不好。比方说,孩子的成绩没有考好,家长就一竿子打死:你看你,做什么事能行啥?久而久之,孩子想要有自信心都是不可能了的。久而久之他会这样认为,“我是一个一事无成的人,我什么事都做不好。”长期性,就是永远都做不好。一次成绩没考好,就烙上了“你不是学习的料”这样完全否定性的烙印。这对于孩子来说是毁灭性的。很少有家长把问题归结于除过学生以外的外部环境,比如说,题难了,偏了,或是考试时没有发挥好等等具有人格化的原因。對问题持有普遍性和长期性的看法的同学,更容易悲观。悲观的基调一旦形成,最简单的事情都会做不好。这就叫做习得性无助。可以这样说,很多后进生都是习得性无助的受害者。所以后进生形成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来自家庭,来自父母对孩子的看法。人格化,是指事情的失败与自身无关,是除过自身以外的外部环境所造成的。尽管“人格化”的解释风格在表面上来看是一种推卸责任的做法,但它的有点是不容易产生悲观。适当的“人格化”解释可以缓解我们内心的压力和自责。

英语后进生如何改变?首先,尽可能的改变学生的外部评价环境。可以通过开家长会、家访、约谈家长的方式,让家长改变固有的评价方式。比如说,很多家长喜欢拿自己的孩子跟别的孩子进行比较。他不是拿优点跟优点比,而是拿自己孩子的缺点跟别的孩子的优点比。越比孩子越没有信心,越比成绩越差。很多家长看不到自己孩子的优点,对孩子的成长教育,没有帮助的同时起了反作用。让他们深刻意识到,孩子,就是自己教育的产品。所以我们老师至少做到:不普遍性和长期性的对待学生出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评价可以成就一个孩子,同样会毁掉一个孩子。

其次要意识到改变是一个长期并反复的一个过程。因为对后进生的改变就是对认识习惯和行为习惯的改变。对于习惯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就能够完成的。每一个习惯就是一条神经通路的建成。一旦一条神经通路建成以后,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就会自觉和不自觉的滑入这条通道。后进生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所建立起来的神经通路就不可能把他们带入学习的路上。我们要帮他们养成一个好的习惯。“一个习惯在21天就可以初步形成,90天得到巩固。”当然在一个月内改变的数量不能太多。因为人的控制力是有限的。这就是为什么新年计划,在年末很难实现的原因。因为计划太多了。每个月有一个到两个位最佳。

成绩如何巩固?惰性是积极的天敌。要完全消灭掉惰性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理智的。只有规避,不能消灭。在这种情况下,成绩的巩固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做,就成了不得不解决的问题。第一,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因为环境可以影响人,改变人。第二,进行理想教育。或者是说进行目标教育。为他们勾勒出一个美好的未来。理想是事业的航灯。目标会明确我们每一个走向哪里。

“后进生”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说说就能完成的事,在此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反复、不配合、成绩达不到预期效果等一系列问题,在这种时候就要考验教师的智慧和毅力。但无论怎么说,我相信我们就是那麦田的坚守者,等待着他们颗粒饱满的那一天。

猜你喜欢
转化策略
学困生,不应被边缘化的“对象”
浅谈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及其转化
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初中物理学困生成因与转化策略探析
“转化”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大学“学困生”成因及其转化策略浅析
浅谈小学语文学困生的成因与转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