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搞好应用题教学

2016-05-14 07:41张家祥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主体作用株距行距

张家祥

应用题教学时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目的的任务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重要途径,由于应用题反映人们周围数量关系和计算问题及多种多样的实际问题,为抽象的数学概念法则等提供具体情境,需要学生根据题里的情节和数量关系,选择适当的运算方法,正确地进行计算,因此通过解答应用题,可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之间建立连接,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問题的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如何成功地进行应用题教导,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较难的问题,尤其是要较好高年级的复合应用题就要更比较棘手了,我针对这一问题产生了一些想法。

我校住于农村,存在着这么一些情况,①家长中文盲,半文盲较多,学生受不到适当的家庭铺导;②相当一部分学生到了八,九岁就要帮家里放牛,上学时间得不到保障,还有一些女生早上,下午放学后都要帮家里摘猪草,晚上七,八点钟才能吃晚饭,缺少复习和做家庭作业的时间;③有的家长因家庭经济困难,就不愿送子女上学,由于学校一再动员,才能勉强让子女入学,子女学习成绩好坏对他们来说无所谓,因而,根本不督促子女学习,以上问题的存在,高年级差生较多,解应用题的能力很悬殊,上课老师提问,真能回答的只有少数,大部分回答的声音不响亮,没有真正动脑筋,这样一来,启发式无形中形成了一种形式,因而,要成功的进行应用题教学,除讲能方法外,还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放学生多想多做,对于复合应用题,可分解两个或几个简单的应用题,让学生自己解答,最后,又将这些简单应用题组合成复合应用题,再寻解法就不难了,例如第八册土地丈量一章中例5,可分解成三道简单应用题;

①一块棉花地长90米,宽60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②一个长方形长0.6米,宽0.2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③一块棉花地的面积是5400平方米,已知每株棉花占地0.12平方米,这块地有多少棉花。

做完这三道题后,再让学生不看书,将板书的例5做一遍,做这道前,只需向学生交代行距,株距的意思,这样,既能使每个学生的思维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活动,避免人云亦云的现象,又能分散题目的难度,起到了半功倍的作用。

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完全处于主动的地位,因为兴趣是心理活动的侵向性,学生往往从认识上倾向于感兴趣的对象,从而也从情感上倾向于这一对象和从行动上倾向于这一对象,它能推动学生去寻找自己所需的知识。因而在讲授每种应用题的解法之前,想法布置一道有趣味的,有待即将讲授的知识,去解答的应用题,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无疑可更好地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比如在讲能土地丈量一章的例5之前,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一天能载多少田的禾?如果按6寸行距,3寸株距计算,你一天可以载多少棵,从而认真听讲。

(2)对能正确答问的学生及时表扬,对答错了的学生尽量不要批评,这样,可调动学生答问的积极性,要答问就得先想好,既思考就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对于如何搞好应用题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方法是很多的,以上仅作为其中的一个方面,是否可行,有待于进一步实践。

猜你喜欢
主体作用株距行距
2020年度夏玉米行距密度试验研究报告
洋马高速插秧机株距调节方法
不同播量、行距对“藏青320”产量的影响研究
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
如何发挥编辑的主体作用
巧解“植树问题”
发挥主体作用,加强高中数学复习的自主性
密度和行距配置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