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实现对学困生的转化

2016-05-14 16:37安静
新课程·中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课堂气氛英语课堂学困生

安静

摘 要: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英语能力已经成为实用型人才的必备素养之一。但是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学效果往往并不如预期。日常英语课堂中,往往会有一批学困生,他们对英语学习兴致不高、效率低下,甚至产生一种对英语学习的抵触心理。针对如何实现初中英语课堂中学困生转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策略;学困生 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学困生往往由于学习的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英语的兴致和信心缺乏等原因造成对英语学习的一种抵触心理。作为教育工作者,以高效课堂的原则出发,我们应该正视“学困生”的问题,并想办法解决。学困生“困境”的转化有利于对英语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学生整体的英语水平,利于高效课堂的创建。

一、全面了解学困生,因材施教

对学困生进行转化的第一步是要全面了解学困生学习的基本状况,以便于对他们的学习进行因材施教。在这一点上,可以从学习和生活两方面入手。学习方面,首先,建议老师先对全体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进行排名,确定“学困生”的范围;其次,需要老师对学困生进行英语学习多模块的测验,例如:单词测试、语法测试、听力测试等等,这样能够让老师更加具体和清晰地了解每个学困生的学习困难之处;最后,针对每个学困生的困难之处进行针对性地解决,对症下药。

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生活方面,作为老师要有耐心,全面调查学困生的人际交往、兴趣爱好、学习习惯、家庭情况、道德品质以及精神状态等等,并对每一位学困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以便观察他们的情况变化。不仅如此,老师还要建立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强日常与学生的沟通交流,真正了解每个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并想办法进行解决。例如:有的学生因为不能适应老师的讲课方法,或者对老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老师应该接受并科学地采纳或改正。对于一些自卑或者心理方面有些学习障碍的学生,教师还应该对其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减轻或消除他们对英语学习的恐惧心理,增强他们学习英语,转变“困境”的信心。

二、创新教学模式,活跃课堂

转变初中英语课堂学困生的第二步要创新教学模式,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践证明,在学困生中有一部分学生并不是一开始就有“困境”,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兴致不断降低,从而导致学习效率下降。笔者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随着知识的不断学习与积累,所学知识的难度提高;第二,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和乏味,学生难免觉得枯燥乏味,慢慢丧失了英语学习的热情。从这两点出发,创新中学英语的教学模式,以达到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热情的效果。

教师可以采用英语对话式学习,增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特别是学困生,对话练习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而且可以锻炼他们的沟通能力与听力水平。对话式练习可以分组练习,优等生和学困生在一组,可以帮助学困生不断进步。此外,还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设备,在英语学习课堂安排一些英文原声电影的观看,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英语的日常使用以及英语语调,不断适应英语的语速,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通过对英语课堂教学形式的创新和转化,有助于学生转换新的学习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猜你喜欢
课堂气氛英语课堂学困生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
高中英语课堂气氛的活跃优势研究
让快乐回归英语课堂
浅谈课堂教学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