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孩子的童画世界

2016-05-14 14:15褚鹏飞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6年5期
关键词:丝巾涂鸦亲子

褚鹏飞

校外教育工作者与家长要通过儿童涂鸦行为,了解其发展特点与心理基础,从而引导儿童在涂鸦过程中舒解情绪、收获快乐,促进儿童健康人格的养成。

儿童涂鸦行为“实画实说”绘画,是儿童本能地表现喜怒哀乐情绪的心理过程,当孩子拿起笔开始涂鸦的那一刻起,他们已经开始对自己、对父母、对世界诉说着内心的想法,对于这些小家伙来说,涂画不只是一个好玩的游戏,更是一个了解自己,充分发挥想象力,表达梦想的绝佳方法。

一、“实画实说”亲子涂鸦活动营概况

“实画实说”亲子涂鸦活动营,是中国儿童中心教育活动部在探索创新儿童艺术活动中的一项大胆尝试,活动营依托于艺术心理健康教育计划项目而开展。活动的首要目的在于透过涂鸦为窗口,来发现孩子的内心世界,听懂孩子的情绪表达,以打开和释放其潜能,实现和完善其能力。当然,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目的,我们希望在周末提供一个亲子平等交流的时光,让父母静下心来,用心的听一听孩子的话。

从2013年至今,我们通过12大主题,一共举办了3期共计18次的活动,利用拼图、葫芦、面具、丝巾、滴管、牙刷等多个素材进行创作,以促进儿童情绪表达和想象力提升。活动以创新有趣的涂鸦方式,引导孩子自发性的创作,引导家长与孩子良性互动,倾听记录孩子的故事,更重要的是当作品完成后,康老师会通过孩子的故事结合作品本身的特点来分析孩子的情绪表达,给家长提出一些可能的建议来促进儿童成长。

二、“实画实说”亲子涂鸦活动营的理念

1.注重艺术心理智能启蒙。因为儿童的每一次创作,都是自己的心理投射,也是自然的真情表白,而且只有对他具有特殊的意义。其中包括了象征符号的运作、家人互动的情形、比例大小不同的各式物体、色彩运用的种种变化等,这些都是对儿童的心理运作上有着重大的意义。

2.不教而教的引导方式。活动中,我们反对不屑、质疑和批评,我们倡导倾听、回应与鼓励。教师和家长只是扮演支持者、引导者及旁观者的角色,完全不介入孩子的创作行为,以一种一无所知的态度,允许儿童去表现此时此刻的艺术体验。

3.情境创设的开放性。(1)绘画主题的开放性;(2)活动环境的开放性;(3)创作媒材的开放性。给孩提供一种创作的仪式感,鼓励他们更自由地表达。

三、“实画实说”亲子涂鸦活动营的实践

(一)亲子涂鸦活动方案:《与丝巾共舞》

1.活动目标:儿童在方形的空白丝巾上,用手绘的方式来创作自己喜爱的各种图像。运用丝巾的柔软性,作为与舞伴联接的沟通管道。

2.活动材料:60厘米方丝巾、水彩笔、蜡笔、丙烯颜料、丝巾染料、四根木条、大头钉、轮廓线笔、调色盘、画笔、吹风机、小水筒、工作围裙、套袖、音乐播放器。

3.活动流程:(1)请儿童先将丝巾四边用大头钉固定在四根木条上;(2)使用轮廓线笔画出自己想要表达的图形,再用画笔沾染料涂在丝巾上,也可先上染料颜色,再使用轮廓线笔画出自己想要的图案;(3)画完后,用吹风机(与画面距离不少于二十厘米)吹干画面,便可以正式作为舞伴来使用丝巾。(4)帮这个舞伴取个名字;(5)最后轮流说出自己与丝巾的故事,大家一起分享对方的成长喜悦。(6)请儿童将丝巾绑在她的头发上、脖子上或腰部上,看看有何视觉上的变化;(7)作品的艺术心理分析。

4.活动成效。孩子从与丝巾共舞中,也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情,让更多的人能了解他的目前状况,知道如何去表达自己的行为方式。

(二)部分实例作品分析(略)

(三)家长感想

景宣妈妈:孩子和我参加与丝巾共舞活动,感觉非常好!第一次在丝巾上作画,孩子感觉非常新鲜,在学校和家里画画时有时会有很多限制,通常是在纸上画。而这次活动为孩子和家长开拓了思路,增加了创作空间。

……

涂鸦课能够反映出孩子的心理状态,也是家长应关注孩子全面成长的一部分。在涂鸦的过程中,孩子的动手能力得到锻炼,同时丰富了他们的课余活动,是一种非常好的选择。

家长给我们的反馈,不仅是对我们的一种鼓励,更激发了我们对于这项活动的思考,如何才能够更加激发孩子和家长的兴趣,如何才能够让活动更加的充实和饱满?我们也做了一些思考。

首先,是涂鸦活动心理分析的专业性的问题。在通过孩子涂鸦来发现他们的成长问题时,我们不能随便去猜测,而要在心理学的基础上认真研究,不要照搬书中的内容,而要将书中的很多方法作为平时自己细心观察和理解孩子的一个部分。

其次,是活动环节紧凑性的问题。在每次活动中,一对一地分享和分析点评比较耗时,除了正在与老师互动的家庭,其余的家庭比较松散,在这个环节中,我们可以根据每次活动的主题,设计一些亲子互动的活动,让整个环节更加凝聚。

最后,是关于活动人数的问题,因为活动的特殊性,决定了此项活动更适合较少的孩子参加,如何扩大孩子的参与面,提升活动的普及性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思考。

其实,关于孩子的性格和潜力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几次活动虽然不能让孩子和家长产生质的变化,但是我们相信,一粒充满希望的种子已经在孩子和家长的心中生根发芽。

参考文献:

[1]方富熹,方格.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董奇,陶沙.动作与心理发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康耀南.12色彩性格[M].语文出版社,2010.

[4]康耀南.实画实说:图画中的心理奥秘[M].世界图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丝巾涂鸦亲子
湖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作品精选
创意涂鸦
创意涂鸦
瞬间打结的丝巾
漂亮的丝巾
丝巾发带
涂鸦等
奇妙光涂鸦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