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真心话”小调查的思考

2016-05-14 14:15吕明利孙秀华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6年5期
关键词:谈话师生关系心灵

吕明利 孙秀华

教育是一项育人的工程,育人的关键是育心。教师要想让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必须走进学生的心灵,因为只有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才能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帮助。

“真心话”语言运用爱心笔者在上思想品德课时问及“当青春期的你感到有压力、经历挫折、困惑迷茫时,你会选择哪些人来帮助你?”备选的答案是:

A.好友,“哗,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起一双双小手。我认真地数着123……41”(全班总人数48人)。

B.父母,“哗,一双双小手落下了。我仔细地数一数123456,只有6人。”

C.老师,“哗,看不见一双手了,我的心一紧……”

众所周知,教育是一项育人的工程,而作为教师的我更知道,育人的关键是育心,教师要想让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必须走进他们的心灵,因为只有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才能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帮助。可是今天的“真心话”小调查的结果却令我这个有了二十几年教龄的老班主任吃惊不小,震惊之余我认真地思考着这个问题——教师真的不能走进学生的心里吗?如果真的如此,那我们还何谈教育?我们还何为教师呢?

古语云“亲其师而信其道”,那么如何使学生对教师“亲”,而不是敬而远之,甚至面对教师时紧紧地关上他们心灵之窗。那么,如何使师生之间沟通畅通无阻?

一、平等和谐是基础

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总是以一副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面孔出现,这也许就是人们津津乐道的师道尊严。可21世纪面对的教育对象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也要与时俱进地改变师生关系,这就是平等的师生关系。新课程理念中有这样一句话:“教师要做学生的伴游,而不仅仅是导游。”这就要求教师不再是一个权威者,不再是一切以个人为中心,教师应该时而是一个学习者,时而是一个协调者、促进者、资源顾问。”而这一平等关系,却恰恰是师生沟通的基础。每一次找同学谈话时,我都会创造条件使我们能够面对面、坐下来,这样会使学生的心理放松,谈话很容易地进行下去。

二、地点选择很重要

偶然看到一篇本班班长的作文,她在作文中写到:“有一次老师让我去办公室去一趟,一路上忐忑不安啊!”……没想到一个优秀的学生把到老师办公室谈话都看成如临大敌一般,更何况问题学生呢?因此,我认为师生谈话的地点最好不要选择在办公室,需要选择一个温馨、轻松的谈话场。我很喜欢班级旁的小厅里,拿上两个小垫,两人肩并肩坐在窗台上,感觉真的不错。每当我一点到XX同学到老师这来时,他就会拿着两个小垫,来到我面前,谈话就在这里开始了。在这样的环境里谈话,师生之间心理是平等的,因此谈话也就能够顺畅的进行下去。

三、语言运用是关键

哲学家爱默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才能从本质上热爱学生,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才能取得成功。批评学生,要对事不对人,无论是优秀的学生,还是经常出错的学生,班主任都要一视同仁,批评学生,评语要准确,恰如其分,切不可挖苦、讥讽学生,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准确、真诚的评语,会使学生心悦诚服、欣然接受。有一男生和任课老师吵架,我大怒!还了得!简直是太岁头上敢动土!当我怒气冲冲地冲进教室时,只见犯错误的那个同学脸红红的、默默地坐在座位上,他见我来了偷偷地看了我一眼,马上又低下头。见此情景,平复了几秒钟后我拍拍他,说道“到老师这来!”他竟然只拿了一个小垫,站到了我们谈话的小厅内。“坐吧!不!老师我不坐!为什么?因为我错了,我们还是坐下谈吧,老师的腿不好。老师相信你从来不是不尊重老师的孩子,今天的事情一定是事出有因的,说给老师听听!”见到我一脸和气的样子,他喋喋不休地说起了事情的原委,我耐心听着他讲完后,我才开口说道“这样吧,我们俩模拟一下刚才的情形,但是要求角色互换一下”。其实,当他在我面前诉说时就已经发泄了心中的不满,这个时候作为老师一定要耐心,不要妄下结论,一定要学会做一名倾听者。最后,我把自己的想法心平气和地告诉他,他主动要求向科任老师道歉,并在全班同学面前作了自我批评。

四、爱心是前提

作为教师,如何能够把上述环节做到行之有效呢?我认为重要的一点是你要爱学生,爱是一切工作的前提。中国近代教育家夏丏尊说“教育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的教育就是如同池塘里没水一样,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可见如果一个老师连起码的爱孩子的心都没有。那么可以说,这个教师就不具备合格教师的条件,甚至严格地讲,这个不爱孩子的教师是不适合做老师的。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教师的我们,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只有有爱心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爱心的学生。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到达教育技巧的顶峰——即师生之间心灵交往的和谐境界。”那么,在教育工作中,让我们教师用爱化作雨露,滋润每一个学生心灵;用智慧化作春风,促使他们茁壮成长!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

参考文献:

[1]思想品德新课标(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5.

猜你喜欢
谈话师生关系心灵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班主任的谈话艺术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扩充心灵的“兼容性”
正确理解术前谈话
唤醒心灵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在大地上寻找心灵的栖息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