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后进生的成因

2016-05-14 00:36张涛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6年5期
关键词:科任学习成绩成因

张涛

后进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来自学生自身的,也有来自外界的,如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的忽视,还有社会教育的冷落,这些都是后进生形的重要因素,只有找到后进生的成因,才能真正把后进生转化工作做到实处。

小学数学后进生成因后进生作为一个班集体的弱势群体,一直倍受教育工作者的关注,而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前提是必须要弄清楚后进生的成因。那究竟后进生的成因有哪些呢?笔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认为后进生的成因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教育的缺失是后进生形成的温床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孩子的成功与失败,关键在于家庭教育是好与坏。但好多家长总是期望学校能把自己的孩子教育的多优秀,甚至还有部分家长把教育孩子的所有责任完全推缷给学校,每逢家长会,当班主任提到家长在家里是如何教育子女的话题时,最常听到的总是家长极不负责任的回答---家里干脆没办法,这孩子就交给学校了,试问:作为家长的你,一个孩子都没办法教育,那作为班主任,四五十个孩子该如何教育呢?笔者曾走访了班里大多数孩子的家庭,但大部分家长都拒绝谈论孩子的教育问题,有的只是说一些客套话,千叮咛,万嘱咐,让学校如何如何教育孩子,说自己没文化,不识字,经常在外太忙等,总之理由多的数不清。特别是近年来,伴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的逐年增加,农村孩子大部门交给其爷爷奶奶照看,爷爷奶奶过分疼爱孙子,任其自由成长,因此带来的教育问题更为严重,笔者班上有个叫王杰的孩子,原来学习还跟得上,记得四年级第一次数学测试时考了七十多分,但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别的孩子各科学习成绩都突飞猛进,唯独他一落千丈。为了提高他的学习成绩,科任老师可谓是想尽了办法,但都无济于事,无耐之下,最后几位科任老师做了家访,这才知道,他三岁时跟上奶奶去亲戚家赶酒席,看到席上的所有人喝酒,出于好奇自己也喝了起来,奶奶看到后不但没有制止,还连连称赞自己的孙子特有本事,三岁小孩儿有多大酒量,最后致使酒精中毒,晕睡了一天才醒过来。自那以后,就发现自己的孩子智力上出现了问题。这还叫家长吗?竟充许三岁小孩饮酒。即使溺爱,这也有点儿过了头吧。更可恨的是,一次家长会后,班主任把家长和孩子一起叫到办公室,本想着共同想办法,促使其今后健康发展,没想到母亲当着孩子的面,竟说起了之前的那一段往事,在班主任面前,为孩子开脱。教育孩子成长,更多地是找一些客观因素,而这位家长倒好,孩子学习一退再退,不从其他方面找原因,偏偏把最根本的原因归结到孩子从小因为酒精中毒这一经历上,自那以后,他的学习再也没有转机。所以,家庭教育对子女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如果缺失家庭教育,那必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二、学校教育的忽视是后进生形成的催化剂

一般情况下,大多教师很少关注班上的后进生,甚至有部分教师对他们直接选择放弃。后进生太难教了,不但学习差劲儿,而且坏事儿做尽,与其两样占齐,还不如放弃学习,让其尽可能地少干坏事儿,大部分科任教师面对班上的后进生都会这样想,且会这样做。的确,教育在逐年改革,但至今仍然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老师的唯一标准,要想让更多的人认可,作为教师,唯有拼命地提高学生的合格率,优生率才能站得住脚。但无论何时,你即使拼了全部精力,班上总会有后进生的出现,当然,并不是教师对所有的后进生都莫不关心,其实作为教师都曾想着把掉进泥潭的学生拉一把,因为在笔者看来,这样的学生是所有学生当中最有良知的人,人的一生最感谢谁?是最感谢锦上添花的人呢?还是最感谢雪中送炭的人?当然是后者。所以,大多教师都会试着帮助后进生,使他们逐步提高学习成绩,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有的成功了,而大多数都失败了。一是急于求成,看不到效果时便选择了放弃;二是学生太不争气,你帮他,他还嫌多余,宁可破罐子破摔,也不愿别人拉他一把。无论出于何因,终归还是教师的方法不得当。少部分教师长期钻研这方面的工作,就有可能成功,但大部分教师顾及了优生,忽视了他们的存在,从而致使后进生得不到提高。

三、社会教育的冷落是后进生形成的悲剧

成绩好的孩子人人称赞,成绩差的孩子做什么都不对,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家庭、学校,而且在社上普遍存在。学生成绩一旦下滑,紧接着行为上也就会出现问题,这是一种链锁反应,就好比后进生转化工作若成功了,学生的语文不但爱学习语文了,就连一向成绩特差的数学、英语也进步了一样。有些孩子,因为一次简单的测试做得太差,先被科任老师批评,回家后再受家长的指责,如果不加以开导,时间久了,学习成绩必定会极速下滑,若再受到社会上一些不法青年的蛊惑,很有可能会误入岐途。近年来,就业竞争愈演愈烈,读书无用论在社会上大肆宣传,特别是在农村,这种现象更为严重。读什么书,上什么学,最后还不都得出门打工,晚出门还不如早出门,不仅社会上这样传,甚至有些孩子的家长还特意给孩子从小就灌输这种思想,致使成绩差的孩子从小思想上动摇,无心继续学习。社会教育,不仅没有传递正能量,更多地是反面教育,后进生本就被众人遗忘的弱势群体怎能完成学业呢?大多学习跟不上的孩子,初中呆一两年就都纷纷外出打工,这难道不是社会的一大悲剧!

猜你喜欢
科任学习成绩成因
科任教师的课堂纪律,谁维持?
一拉二挂三点赞,让学生爱上科任教师
说说两种『白气』的成因
名落孙山
秉持五个“一” 形成教育合力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科任教师如何与班主任搞好配合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酒”类语符两个修辞场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