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的策略与思考

2016-05-14 00:36于小刚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6年5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常规学校

于小刚

如何加强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是提高教师水平和学校管理水平的重要保证。小学阶段的教学管理,不应该是盲目地进行教学,而应该根据本学校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管理工作,才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让学生懂得努力学习的意义,让教师知道如何教育学生,才能促进教学水平的共同提高。根据这一情况,从中提出了提高教学管理水平的几点解决方法。

教学管理教学策略教育思考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工作。而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用常规性管理策略,小学阶段如何科学有效地管理学校,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提高教师教学素质,提升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关键所在。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管理经验,对教学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采取有效的策略加强教学管理,为一线教师的教学创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

一、什么是教学常规化管理

加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根本保障。教学常规化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基本概念,是相对于教学准则和行为规范来叙述的。教学常规化管理广泛的指学校教师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规章制度、学校风气等的组合,他是校园管理认同的一种模式,是最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主要是学校教师的教育、管理学生的水平、课程管理安排等三大常规部分组成。在我国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学常规化管理的内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学校的管理模式也在逐步的形成,良好的教学管理制度是课程教学的保障,能够使学校步入良性的发展轨道,促进教学水平规范化、制度化、有序化,如果没有教学的管理,学校就无法形成有机的整体,教学改革的任务也就无法实现。

二、加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的重要性

教学常规化重在“经常”,在管理上持之以恒,常抓不懈,要让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切实提高教学的执行能力,这既是响应国家教育部改革的号召,也是提高教学手段和学校管理的重要方法。强化常规化管理是每一名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这对于促进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常规管理机制,在学校当中十分必要,是一切教学任务开始的保证。但是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仍有个别教师忽视常规性教学管理,上课前不备课、批改作业不认真、讲课随意性较大、胡乱的布置作业,这些情况的产生,严重违背了教学方法,阻碍了教学常规性管理的实施,没有使教学常规在他们身上没有“常”起来。希望这能够引起学校和家长的关注,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加以改进。

三、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的建议

1.常规化教学要用规章制度做保障。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要想抓好常规化教学管理,就必须要有与之相配套的措施和制度作为保障。首先,在制度的制定上,要以保证教学质量为前提条件,目的是规范教学管理,促进日常教学制定规范的有序进行。所以,常规化教学管理制度的制定要目标明确,具有可操作性,务求达到实际效果,克服形式主义,充分调动起教师教学的主动性,自觉的融入到教学之中。其次,制度的制定不能够大而全、广而泛,要具有实际的操作效果,要具有本校的特点,才能使各项工作按部就班开展。所以,学校的管理者必须在借鉴外部先进学校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对本校的情况进行充分分析,通过下发征求意见表、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征集大家对制度的认可程度,特别是在常规性教学检查、考勤、班级管理等制度的建立上,更要切合实际,从实际出发,才能保证制度的有效落实。第三,常规化教学管理的核心执行者是教师,只有抓住这个核心,才能够让制度落地生根发芽。因此,在制度的制定上,也要充分的考虑到人文因素在其中,让教师感觉到自己受到尊重,获得认可,才能够时时处处配合学校的工作。

2.常规化教学要具备务实的精神。俗话说:“铁杵磨成针”“滴水也能够穿石”,这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常规化教学也是如此,教师不能三分钟热血,开始热,后来冷,造成坚持不好,有过程无结果。所以,务实是课堂讲课的开始,而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先决条件,教师只有保证备好课,才能保证课堂的进度,讲出一台精彩的课程。因此,教师要把个人的备课教案,与学校规定的规章制度相结合,做到方法得当,内容安排合理,并查阅网络资料,丰富讲课的内容,依照于课本,而不局限于课本,使课堂能够更加的生动有效果。

3.常规化教学要抓实教学过程。俗话说:“有了计划就可以稳步实施教学过程”。教师要科学的执行教学计划,在反复钻研大纲的基础上,对课程进行安排,设计教学内容,注重于教学整体的环节。各教研组也要定期检查教师教学活动的安排情况,认真做好活动记录,保证每月检查一次,及时提出整改意见,进一步改变教学的方式方法。同时,还要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不能“死教书,把活人教死”,而应该活学活用教材,把死板的书本活灵活现的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感受到课堂的魅力。教师还应该多尝试不同的教育方法,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优化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总之,教学水平的提升是一个长久持续的过程,影响管理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这需要经过不断的教学努力才能看到成效。只有不断的加强常规化教学管理,加强学生的教学培养,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相信随着时间的发展,学校管理水平的提升,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好,最终实现教学的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苏蜀仙.提高教学常规管理实效性的几点思考.读写算,2015,(05):67-68.

[2]汪国祥.对当前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的思考.教书育人,2010,(05):33-34.

[3]田廷虎.加强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的几点做法.云南教育,1992,(Z2):16-17.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常规学校
常规之外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别受限于常规
学校推介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小学体育教学管理七要点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