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做班长”班级管理改革的探索

2016-05-14 01:07王秀梅袁江赵向荣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6年5期
关键词:班长纪律动机

王秀梅 袁江 赵向荣

学校开展了“高效课堂”观摩活动。研讨会上,大家讨论的话题之一是“学生的表现”。大家认为,年级越高,学生顾虑越多,举手发言越不积极,但每个班级的班长、副班长等班干部却能保持很高的学习热情。其实,不光是学习,在对待班级事务上他们也很主动。为什么呢?我们认为这与他们“班干部”的身份有关,他们有着和普通同学不一样的角色定位和心态。如果“人人做班长”,会不会促进他们的全面进步呢?于是,就提出了“人人做班长”班级管理的理念,并进行了研究。

人人做班长动机建制评价一、激发学生动机,调动自主管理的积极性

1.抓好外部诱因,引发“人人做班长”动机。“动机是一切活动的原动力,人的有意义的活动总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它也是推动学生自主管理活动的主观因素,是进行自主管理的前提。当在班会上宣布每个人都是班长时,我发现许多孩子的眼里闪出了惊喜和渴望。“做班长的首要条件不是学习拔尖,而是要有责任心、服务意识和工作能力。”我说,“当班长还要严于律己,率先垂范,要把自己当成榜样,希望大家重新定位自己,做一个全新的自己。”这样就使一般学生扫清了心理顾虑,树立了信心,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动机得到了激发。

2.整合努力目标,强化“人人做班长”动机。后来,我们发现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涨,就及时和学生商量建立班级奋斗目标,引导学生把国家、学校、班级的教育目标整合起来,形成一个自主管理的努力目标。由于目标经过学生整合后切合学生的需要,切实可行,使学生目标明,方向清,管得也就主动了。

3.创设民主氛围,巩固“人人做班长”动机。我们提出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学生的地位得到尊重,增强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他们也就乐于遵守纪律,乐于配合教师的工作,也乐于为集体服务。每个孩子都成为班级管理的积极参与者,就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巩固自主管理的理念。

二、改革班委建制,引导学生全面参与班级管理

1.进行工作细分,确保人人有事做。“人人做班长”,并不是没有分工,我们把班级繁杂的工作进行细分,设立合适的岗位,让每个同学各管一摊。班级管理工作,大的方面包含道德、学习、卫生、纪律、安全、活动等方面。再细分,学习包含课堂学习、自习学习、各科作业、课外阅读、日记周记、疑难汇总与解答等,纪律包含课堂纪律、自习纪律、课间纪律、活动纪律、集会纪律等,道德包含个人修养、团结友爱、关心集体等,卫生包括个人卫生、值日情况、卫生保持等,安全包括交通安全、饮食安全、用电安全、课间活动安全、上下楼梯安全、文体活动安全等。班级工作细化,就有了更多的管理岗位,为学生的自主管理提供了锻炼机会。

2.发扬民主,争做班长。我们主张“人人做班长”,就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班长。不论学习,不管以前表现,只要你有为班级工作的愿望,有为他人服务的意识,有自觉管理的能力,你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争做某方面的班长。这样就调动了全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我们适时开展竞选演讲会,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下确定了各类班长人选。部分岗位竞争激烈,部分岗位无人竞争,我们就进行了志愿“调剂”。岗位不够用,我们就再设立了几个“督查岗位”。

3.落实在职班长负责制。班级工作进行了细分,又确定了各岗位的人选,还需要强化学生的岗位责任。各岗位负责人是谁,应当承担哪些义务,拥有哪些权利,我们在班会上进行了讨论,有的责任大,比如,安全;有的任务重,比如收交作业、检查作业;有的工作有难度,比如,负责矛盾调解。我们把讨论的结果连同他们的岗位一起公示在教室前,由负责督查的班长进行监督。在职班长负责制不是发号施令,不是只盯着别人,班长要身体力行做好其他的本职工作,自己负责的工作更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4.实行角色动态分配制。现代教育理念认为,班级的管理角色应该是多样化的。单一的角色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实行角色变换制度,则能使学生在不同的管理岗位得到多方面的锻炼。但是班上人数多,没有那么多岗位怎么办?社会上存在官员能上不能下的不良风气,我在班会上反复强调:“班长是为班级为大家服务的角色,谁都有为班级和大家服务的责任和义务。既然如此,优秀学生不能独揽大权,谁都可以负责班级具体工作。”我又给学生们讲了《谁动了我的奶酪》的故事,使部分学生摒弃了狭隘心理,消除了失落情绪,角色动态管理也能平稳运作了。

三、尝试学生自主评价,培养民主意识和自主管理能力

学生的自主管理也包含学生的自主评价。以往,我们的评价往往是教师说了算。“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这样的评价对学生是不公平的,因为教师的评价,往往带有成人化的倾向,容易求全责备,不利于学生自我约束、自主评价、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

因此,在目标管理的评价考中,我们尝试着以学生自评与学生互评相结合的形式来进行,学生通过自评、互评,把自己所取得的进步记录下来,在评价中学生从他人的肯定中得到了满足,获得了自信;在自我批评中,学会反省,逐步完善自己。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得到了保证,参与的热情就更高了。在评价中,我们的引导又培养了他们的公平公正意识、赏罚意识及尊重他人的品质。

在学生自我评价的过程中,教师不失时机地帮助一些学生找出存在的差距和努力的方向。整个评价过程教师充分放心、放手,使学生在参与评价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了班级民主管理的气氛,也感受到了参与管理和评价需要的责任心,深化了班级管理的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80-81.

[2]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2.336.

[3]傅维利.教育问题案例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330.

猜你喜欢
班长纪律动机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差一点儿当班长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班长的烦恼
宝鸡“十严禁”严明村“两委”换届纪律
纪律
把纪律挺在前面要做到“四个在前”
动机不纯
每天一个新班长
美国家长怎样理解“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