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2016-05-14 01:07曲径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6年5期
关键词:盐溶液指示剂酸碱

曲径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才的竞争就是教育的竞争,教育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创新教育和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给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在传统授课基础之上,开发学生潜能,在学生掌握学科知识要点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极其重要。

初中化学教学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本文对初中化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分以下几点进行论述。

一、教师要有创新意识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教师往往满足于传授书本知识,照本宣科,对教材缺乏潜心研究,课堂教学流于表面化的形式主义,只有善于创新,思维敏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思维敏捷的学生,所以教师也要不断学习,使知识、能力与时俱进,对板书、教案、课件的设计要新颖,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没有勇于创新的教师,就很难培养出勇于创新的学生。

例如,在讲解金属与盐溶液反应这一课时,可以采用制作生动、有趣的动画效果的课件,配上精彩的音乐伴奏,让学生通过观看演示课件,懂得了如果一种金属置换两种盐溶液里的金属时,先选最不活泼的金属的盐溶液置换;如果多种金属置换一种盐溶液里的金属时,活泼的金属先去置换,这样就是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消化掉,同时教师在板书的设计上也可以出现语文教学中才会有的“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等成语,使化学这门生硬的学科变得生动活泼。所以教师具有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的基础。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

我们一定用欣赏的动态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去激发他们的潜能,去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使每名学生每一节化学课不断思考,不断提出新问题。

例如,在讲解溶液酸碱性这节课时,我给学生布置了课前作业:“自己制作酸碱指示剂”,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并通过自己观察和同学们讨论得出结论,实验设计需要的物质让学生提前自己准备,这样可以提高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然后教师在学生中选择和筛选,选择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作为榜样,激发那些不具有创新精神或创新能力弱的学生。

经过实验检验,这次活动的效果极好,有一个学生制作的酸碱花最引人注目,他制作的这簇花五颜六色,有红的、浅黄色的、浅蓝色的等等,这些花不仅鲜艳,还有其特殊的性能,因为它们对酸碱反应非常灵敏,所以这名学生给它起名叫“酸碱花”。这些花虽然没有芬芳,但它却能及时的告诉我们空气是否污染,准确的显示空气的酸碱度。这名学生在课堂上展示了他的作业成果,只见他手拿喷雾器向花束喷去,当喷出的雾落在花上时,花的颜色全变了,大红色变成了深蓝色,浅橙色变成了粉红色,浅蓝色变成了淡粉色,过了一会儿,他又拿起了另一个喷雾器,再去喷这些花时,又出现了另一番景象,洁白的花变成了鲜艳的玫瑰红,粉红色的花变成了闪闪发亮的黄色,棕色的花又恢复了其艳丽的颜色,真是变化多端,美不胜举。其他的同学都惊呆了,在同学们惊叹之余,我帮他们揭开谜底,因势利导地告诉他们这些花里能够变色的成分是石蕊、酚酞、甲基红、甲基橙、刚果红等物质,它们就是我们要学习的酸碱指示剂,而喷雾器中的物质显酸性或碱性,当酸碱指示剂遇到酸或者碱时,会显示不同的颜色,人们可以利用这一点判断溶液的酸碱性,在讲解重点知识的同时,我又介绍了300多年前英国年轻的科学家波义耳发现酸碱指示剂的过程,让学生了解科学上的任何发明创造都是科学家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结果,并借此鼓励学生们一定要善于观察、勇于创新,努力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这节课上的非常成功,学生不仅掌握了化学课程标准上的重要知识点,还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创新型学生有赖于创新型教师的培育

基础教育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关键在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教师,教师是创造型人才的培养的实施者,每个学生身上都有巨大的创造潜能,要将这种潜能发掘出来变成现实的创造力,需要我们教师的艰苦劳动,培养创新型的学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培养创新型学生,教师必须树立人人具有创造力的观念。作为教师,我们理应善待每名学生,重视发现学生身上的理想火花,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师必须给学生留下思考探索的空间。所以在化学教学上,教师应避免满堂灌,多给学生思考、研讨、发挥想象的时间和空间;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师应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在许多外国教师看来,学生能提出问题,哪怕是自己回答不上来的问题就意味着自身教育方法的高妙,就证明自己课堂教学的成功,否则,就是自己无能的表现。在美国,无论是大学还是中小学的课堂上,学生可以随时提问,若是自己不懂、不会或是不知时,会十分干脆地回答:“不知道,等我查查资料,再考虑一下给你答复好吗?”不仅如此,在美国,若你在课堂上不提问题就别想得到优异的成绩。而在中国,课堂上往往鸦雀无声,安静沉默,为师是从的学生才是好学生,似乎经老师讲的都是真理,经老师一讲似乎一切问题都解决了,这样无形中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了培养创新型学生,教师应多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同样的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不要用条条框框束缚学生,而应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

总之,初中化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程,是一项艰巨的工程,毕竟我国的教育体制同国外不同,有些教师的传统教学理念根深蒂固,但我们要有决心,有信心改变他们,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提倡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将来走向社会,走向国际大舞台时有和其接轨的能力。

猜你喜欢
盐溶液指示剂酸碱
自制酸碱指示剂
酸碱体质与酸碱食物
酸碱环境对TiO2吸附替硝唑的影响
金属指示剂相关问题的探讨
Ni-W-Fe-P四元合金镀层在酸碱盐溶液中的腐蚀行为
盐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
紫甘蓝的化学之旅——用紫甘蓝色素做指示剂的实证研究
呼吸末二氧化碳变色指示剂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盐溶液浓度差对混凝土单面抗冻性的影响
盐溶液中“质子守恒式”的三维思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