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创设一方评价的绿洲

2016-05-14 01:35陈常莲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6年5期
关键词:新课程思维评价

陈常莲

近年来,新课程改革正在不断深化,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也不例外,就课程评价方面,虽然一直提倡多元评价,但仍有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文中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把多元评价具体到课前谈话、学习过程的“与众不同”、小组活动的辩论、学生的表现欲的评价等,打破了传统的多元评价模式,让多元评价具体到课堂的每一个角落,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欲望,让学生成为课程改革的主人。

课程改革多元评价学习评价学习活动评价发展性评价在新课改实施的今天,学校仍然存在着用分数来评价学生,用分数来评价自己的教学成果,用分数来把学生分成优差生的现象,学校依靠分数来给同年级排名次,家长通过分数来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这些,无疑给学生和老师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和心理负担。“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就是以新课程理念为依据,以是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的各种能力得到全面提高为准绳,不但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为每一个学生创建一个易于自己主动安排的、民主的、富有弹性的学习与研究的课堂环境。

一、抓住课前谈话进行评价

我们都知道课前必要的谈话是上好一堂课的条件之一,有效的谈话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为成功的上好一堂课埋好伏笔。如认识钟表的教学,我课前和学生的谈话是围绕着几点起床?几点上学?晚上几点睡觉?对按时作息的小朋友,我及时表扬,及时评价。在谈话中,在表扬中学生已经明白了做一个按时作息、珍惜时间的好孩子是最光荣的,要想按时作息必须学会认识钟表,因此这样的谈话评价对学生上好这节课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抓住学习过程中的“与众不同”进行评价

在教学中,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不光要关注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不光要关注他们学习的结果,更应该重视学习的过程;不光评价正确的计算,更要对“与众不同”的思维进行评价,哪怕是错误的。我在课堂上经常会发现孩子们创新思维的火花,他们的创新思维多数是建立在猜测、联想、灵感和直觉思维之上的,他们在进行创造思维的时候,难免会“与众不同”,如果我们老师给予学生否定的评价,这就等于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对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是百害而无一利的。相反,如果我们抓住评价的契机,适时评价,对“与众不同”进行充分的肯定。这样做既维护了学生创新思维的积极性,又让学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下面的例子足以说明了这一点:在教学“分类”时,练习中遇到了一个这样的题目:把不同类圈起来,而题目给了5个图形,它们是: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正方体、圆形,大部分同学把正方体圈起来,因为它是立体图形,而其余的图形是平面图形,在评价这个题目的时候,发现有一个孩子是把圆形圈了起来,刚要否定的时候,看到了孩子欲言又止的眼神,不行,让他说完,孩子的答案虽然让全班哄堂大笑,但是,还是应该让孩子说出思考的过程,孩子把圆形圈起来的理由是圆形上没有角,而其余四个图形都有角,孩子的话一说完,刚才还一片哗然的教室顿时安静了下来,我也被孩子的“与众不同”镇住了。是呀,孩子的答案也许是教参上没有的,但是谁又能说这种思考是错误的那?这难道不是新课程提倡的创新思维吗?于是,我充分肯定了这个学生,对他进行了高度的表扬。再一次看这个孩子时,我看到的是孩子自信的眼神和发自心底的微笑。

三、抓住小组活动产生的辩论进行评价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这个主体活动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就问题的不同看法、观点而发生的辩论是课堂活动的火花,及时抓住并且适时评价,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保证之一。这一评价内容主要表现在学生的参与程度上。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学生的参与程度既可以反映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态度,也可以折射出教师对学生关注的程度与对课堂教学的调控能力。还表现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新课程倡导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我们在实际评价时注意到学习方式不能是机械的套用,而应根据课堂教学实际灵活运用,即必须讲究学习方式的科学性与时效性,在小组的学习中,小组之间的不同观点,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理解导致课堂教学中的争辩,这时我们老师千万别阻止了最好的争辩机会,让他们顺着问题争论下去,当问题在争辩中越来越清晰的时候,老师要及时评价。在教学24时计时法的时候,学生针对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他们通过具体的事例证明自己的观点好,争辩的难解难分,这时,我并没有终止他们的辩论,而是鼓励他们辩下去,结果在有理有据的辩论中,问题变得明朗了:那就是在什么情况下用24时计时法方便,就应该用24时计时法,相反,就该用12时计时法。在这样的状况下,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的高涨。由此可见,如果当时怕完不成教学任务而终止孩子们的辩论,将会导致学生放弃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良好机会,使学生养成思维的惰性,形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法。

四、抓住学生的“表现欲”,让学生参与评价

如果我们老师想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表现欲望有时候要强过我们大人时,我们就该还孩子课堂中说话的权利,当然也包括课堂评价。其实由孩子引发的评价是最有价值的,他们在进行评价时自己必须先进行思考,然后找到充分的理由去评价同学。这样的评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判断能力,增加了课堂的活力,更主要的是,学生的思辨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都得到了很好的提高。例如:我在教学口算加减法时,当出示完题目(520-390)后,学生思考,在展示思考结果时,教室里学生七嘴八舌争持不下。好,多好的机会,放手给学生,我说出了我的意图:让学生当老师,来评价同学的思考方法,这时教室里安静了许多。展示学生的口算方法:

生1:520-300=220,220-90=130

生2:因为52-39=13,所以520-390=130

生3:520-90=430,430-300=130

生4:520-320=200,200-70=130

生5:500-390=110,110+20=130

学生在对这五位同学进行评价时,从为什么这样口算,到这样口算的好处,这样口算的注意事项,以及哪种口算更好一点等,说的头头是道。现代心理学认为:积极参与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原始性机制,激起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性,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获取前进的动力。

五、抓住学生愉悦、真实的情感,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

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思维方式,学习方法不同,学生之间在教学学习的发展上存在着差异,应该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自己一段时间的努力,随着数学知识与技能的积累逐步达到,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对自己充满信心。真正实现“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我在教学“小数加减法”时,在情景面前,大多数学生能够计算小数加减法,在我的问题:“你能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吗?”学生的说法有很多,有的说把小数点对齐,有的说相同数位对齐,还有的说整数部分和整数部分对齐,小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对齐,还有的说先加整数部分,再加小数部分等等。虽然提倡小数点对齐,但是对于一些较差的学生来说,其它的观点也是他在思考的过程中获得的信息,也应该给予他们肯定的评价,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一部分孩子,让他们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从而达到我们评价的目的。

评价的方法和形式多种多样,不管哪一种方法和形式,都离不开以“人的发展”为目标,以“过程评价”为重点,要以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为指导思想,充分发挥评价在教学中的激励作用,让评价成为学生进步的动力,逐步培养学生会思考、会学习、会创新的意识。让新的课程改革理念落在实处,让学生成为新课改的主人。

(上接第74页)学生立刻踊跃发言,大家你一言我一句,提出了好多我们老师没想到的或者是不注意的问题。如站向可以侧对侧,面对面,背对背,预备姿势可以摆出各种不同造型来:如武术的弓步、马步、仆步动作,等等,还很真是花样不少。口令中也可加入反口令和多口令等,让我很是意外。可见,培养学生自主的主动性参与学习有多么重要啊!在这种师生轻松愉快和谐的环境中,就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大大调动了学生自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适时适当地来指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内容和练习计划。学生的自主学习,不是老师完全不管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学习。作为体育教师,必须要把最基本的体育运动知识、运动技能技巧等,巧妙地传授给他们让其掌握。这样,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基本的体育知识、动作技能技巧后,就能更好地促进其以后在自主学能力方面的更大提高。

四、加强体育教学中自主学习过程的安全保护

体育活动本身就是实践很强的活动。活动中,如果老师马虎大意就有可能造成学生的意外伤害,打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体育教师是体育课学生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必须要有很强的安全意识,并且掌握体育运动有关的安全知识,具备事故处理能力。安全意识不可少,安全措施更是重中之重。作为体育教师一定要在教学内容的选择、设计和教学方法上,通盘考虑。并将安全措施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坚决杜绝体育活动中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让家长、学校和社会放心,从而让大家全力来支持学生的自主性体育活动。同时,也要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运动中的不安全因素,讨论消除安全隐患的方法,提出安全措施,再力求合作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安全的学习环境中体验到成功,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和勇气。

总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是新课程标准真正进入课堂的真实体现。自主学习也不是放羊式的教学,而是在平等、民主、合作的学习氛围中,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激发兴趣,自主学习,提高自身体素质,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猜你喜欢
新课程思维评价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