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2016-05-14 02:03于世英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6年5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习惯思维

于世英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打开人类智慧金字塔的金钥匙,是人们在生活和学习中不可缺少的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能够有效地帮助人们解决和处理生活中的一些复杂问题。同时,数学还为一切其他学科提供了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解决方法。小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初阶段,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及数学素养,在这一阶段十分重要。

小学数学思维养成习惯养成数学教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但是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逻辑思维能力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小学数学的教学特点,在课堂上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习、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更要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这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

一、小学数学的特点

1.形象性大于抽象性。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较之于初高中数学,是属于基础教学,让学生们通过学习、运用形象感知的数量关系和简单的空间形态来学习一些具有抽象思维的知识,并逐渐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因此,小学数学在知识的讲解和应用中,是可以通过形象的事物表达抽象的知识,这样就有效的降低了学生理解知识的难度,也不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学习过程具有渐进性。任何一种知识的学习都是由易到难,数学也不例外,但是较于其他的学科数学更多了解一些连贯性和系统性,可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因此,在小学学习过程中,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逻辑性,通过知识的层层递进和相互联系,教师可以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适当地引导和帮助学生构建起系统的数学知识网。

3.学习方法具有探索性。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学习习惯在刚刚的养成阶段,学习思维和学习方法还不完善,所以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有两种主要的方法,一种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即教师通过对教材知识的讲解和课堂练习知识的学习,使一个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另种一方法,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索学习,即学生通过在学校的课堂教学学习,在课下能够主动的对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再学习和再发现,在该过程中学生能够总结适合自己的学习经验。这种方法是我们现在小学教学课堂提倡的主要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

二、数学思维对学生养成好习惯的重要影响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同时也是数学教育者的重要工作之一。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1.数学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教会学生思考对教师来说,是最值得骄傲的事情,数学是逻辑性及缜密性极强的学科,学生想要学好数学,就必须要积极开动脑筋、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但是,低年级的学生由于主观意识较差,自律能力不强,在课堂上容易受到干扰,喜欢人云亦云。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教授知识的同时,要给学生留足够的思考时间,提问学生时,要多方考虑,照顾各种层次的学生。尤其是要多把机会留给一些成绩稍微差的学生来回答,及时鼓励他们,给予及时的表扬,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乐趣,激发他们动脑筋的欲望,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数学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在小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多多的采用分组学习和学习小组互助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在小组中经受思想的碰撞中并发创新的火花,从而学会交流和分享。

3.数学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数学来源于生活,更应该服务于生活。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从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实物开始,在具体、形象中感知数学、学习数学、发现数学和实践数学的兴趣。

4.数学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构建知识结构的能力。整个数学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整理、内化的知识,进而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个性化知识结构的思维过程。小学数学也不例外,教师尤其要重视引导学生整理知识,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这样会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思维的创新提供一定基础,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进一步整理与内化。

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学好小学数学呢?首先,要打好数学基础,学习就如盖高楼,要有美丽宏伟的大厦,就要先有扎实的“地基”。教师可以通过分蛋糕,学分数;走走路,学行程;玩扑克,学四则运算等等形象生动的例子,让孩子们把知识牢牢刻在心里。同时,也让孩子们也感受到学习的无限乐趣,在玩耍中学习,既快乐,又能够对知识有透彻的了解和深刻的记忆。其次,培养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通过一些有趣的数学小游戏,让孩子感受到数学的奥妙和乐趣,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激情、探索知识的兴趣。当孩子们认识到数学知识不但能帮助大家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还可以变的更聪明时,那就会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最后,灵活用所学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对题目进行解读和了解,用已学过的方法来解题,试图寻找新的解题方法。鼓励孩子多角度地去解决问题,调动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总之,小学生想要学好数学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用正确的引导方法,采用有效的教学模式,这样才会收到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好,可以使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的速度加快,并使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中扎根结果。

参考文献:

[1]唐晓梅.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新农村,2010.

[2]许海霞.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当代教育科学,1999,(01):57.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习惯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上课好习惯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