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6-05-14 02:03董迪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6年5期
关键词:计划有效性效率

董迪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实施,课堂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摸索、创新当中,面对教学时间越来越短的窘迫,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以音乐课堂为例,就“科学定制、充分备课、因材施教”等几方面进行了简要探究。

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因材施教一、科学定制教学目标

所谓教学,字面上的理解理应为教与学的全面结合,音乐课堂教学正是围绕这一教学要点,对学生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高度的截取、加工、处理、概括、教授的教学过程,这一过程得以更好实施的首要条件必须依靠学生间的相互讨论,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前对学生的意识多加引导,详细内容可依靠以下几点进行教学。

1.精准制定教学目标。这是对本学期教学内容进行更好的规划,使教师能更好的把握住这学期的音乐教学任务,对本学期音乐教材的重要知识点、难点加以了解,还可以在开学前就制定明确的教学计划,根据学生的水平、能力具体情况,制定较为详细的教学计划表。这样可以使课堂教学效率大幅度的提高。

2.依据学期计划定制课堂计划。也就是说每堂课要求达到科学规划,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要有明确的目标,制定的计划源于教材却又高于教材,小的教学方向要以大的教学方向为主线。例如,当把本节课的主体定位为“大海”时,应该依据诗歌中的大海的景色进行歌颂,歌颂大海的辽阔宽广,以此来启示学生去感受大海,去热爱大海,创造大海这一过程,这样的目标制定后,通过音乐中节拍的强弱变化,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感受音乐与自然的美。

3.依据课堂计划定制中间计划。对课堂主体的教学目标有了明确的计划后,对课堂教学进行详细的划分规划,这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核心。但是在制定中间计划的时候需要注意,中间计划是需要为课堂服务的,要有目的性以及一定的层次性。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升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课堂教育准备充分

备课是一名好教师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之一,也是全面落实教师工作的具体要求,是有效教学的“地基”。但如果仅仅是在备课簿上机械而又单调的用文字来体现备课的话,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在备课时对课堂中一些文字所不能表达出来的考虑进去,对一些情景进行充分预判,从特定的角度来说这种文字所不能体现出来的预判,比单一的文字备课要有价值的多。例如,课堂对歌曲进行伴奏的时候,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教师应采用不同的伴奏进行讲解,这样丰富了课堂教学任务的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更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效率。还有在课堂上肢体语言的应用,更能对课堂教学效率起到升华的作用。这种课堂计划是全方面的计划,教师需从多方面进行考虑。例如,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学生对教学内容情绪不高、对待同一类型的问题反复出错、小组讨论时偏离主题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在备课时需要考虑进去的内容,当一名教师能把课堂上的以上情况在备课中考虑进去的时候,他在课堂上整体的把握能力也会大幅度提高,从而在课堂上显得更加游刃有余,使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交流变得更加的流畅、自然,无形中提高了课堂活跃度,活跃度的提高,课堂效率也就变得更加的高效。

三、对课堂教学的把握力

对于教学内容的设置,前面也提到过,应该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教师已经进行了完美的教学计划,但是在不同的班级实行的时候出现了不同的效果,班级氛围影响了课堂效率的进行,如果仅仅是单一的按照教科书照本宣科的话,是很难对课堂效率进行有效提高的。例如,比较活跃的班级就十分容易影响教师的教学计划,使课堂偏离了之前备课的内容,于是,教师便硬生生的把话题转移到自己的计划上来,这样固然能使教学计划完美完成,也会给学校、家长一个满意的交代。但是,存在一个问题,如果此时学生当中恰巧有非常好的想法的时候,这样的作法会扼杀学生的思维,而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影响学生发散向思维的养成,仅仅是为了完成课堂效率的提高,这样得不偿失。因此,教师应把自身、教材、学生三者相互结合,从本质上出发,在课堂教学上不断调整内容和方法,即便有时候牺牲一部分教学内容,也要照顾学生的感受,依据学生的兴趣入手,发挥学生发散性思维,提高其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音乐上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四、实行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

音乐是一门艺术,其美需要唱、听、看、演、奏、舞等艺术来表现,依据这些表现形式进行传递,在传递的过程中,凭借这些表现形式参与进来。在音乐的课堂上应该让其真正地“活起来”,不要仅仅进行理论的宣讲,更要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发挥出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对待不同类型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引导方式,如对待性格较为活泼的学生,应该让他们的这种活跃性保持住,并且让这种积极性长期维持在一个较高的位置上。

1.鉴赏活动。音乐最重要的是融入到音乐中,这就需要对音乐具有较高的鉴赏力,对音乐的感受与鉴赏是音乐课堂学习的基础,对待小学生可以利用他们好奇心重的特点,让他们对生活中一些事物的声音加以感受,养成对音乐的热爱。

2.游戏。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将音乐融合在游戏中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如幸福拍拍手,在玩的同时也对学生的节奏感进行了锻炼。这样,通过游戏使学生对音乐的掌握与理解加深,也是有效性的充分表现。

五、结束语

总之,提高小学音乐课堂的有效性是十分有必要的。在国家大力提倡教学改革的今天,教师们应以“有限的时间,教授出无限的知识”为目标,通过课前备课、课中把握、课后的准备以及发挥,在音乐的天地里,为学生营造出充实、饱满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下,健康愉快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殷松霞.“有效性教学方法”对音乐教育的影响与作用——以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音乐教学个案调查与分析[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2.

猜你喜欢
计划有效性效率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暑假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