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与对策

2016-05-14 18:04曾娟
新一代 2016年5期
关键词:成因学困生对策

曾娟

摘 要:所谓“学困生”是指那些智力正常而学习成绩低下,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学习困难的学生。本文分析了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从而给出了“学困生”的转化对策。

关键词:学困生;成因;对策

实行义务教育后,初中教育对象已由选拔择优扩大为全部小学毕业生,不仅使学生数量增加,更主要的是学生之间差异的扩大,特别是在数学学科上的差距。如何面对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数学质量,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彻底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对数学教师而言,解决好数学学习困难生的问题是十分关键的。

在目前的农村中学中,这类学生所占的比例很大,研究这类学生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并找出相应的对策,具有极其现实的价值和意义。

一、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

(一)掌握知识、技能不系统不牢固,没有形成较好的数学认知结构,不能为连续学习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有一部分学生小学时基础不踏实,本身学习较困难,认知机构差,而初中相比小学数学而言,初中数学教材结构的逻辑性、系统性更强。首先表现在教材知识的衔接上,前面所学的知识往往是后边学习的基础;其次还表现在掌握数学知识的技能技巧上,新的技能技巧形成都必须借助于已有的技能技巧。因此,如果学生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不能及时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就造成了连续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导致学习分化,形成学习学困难。

(二)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意志薄弱是造成分化的主要内在心理因素。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学习兴趣和克服学习困难的毅力。学习意志是为了实现学习目标而努力克服困难的心理活动,是学习能动性的重要体现。学习活动总是与不断克服学习困难相联系的,与小学阶段的学习相比,初中数学难度加深,教学方式的变化也比较大,教师辅导减少,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增强。在中小衔接过程中有的学生适应性强,有的学生适应性差,表现出学习情感脆弱、意志不够坚强,在学习中,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退缩,甚至丧失信心,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就不可能集中在学习内容上,学生在课堂上容易瞌睡、做小动作等,当老师讲过时注意力才开始恢复,这样便造成听不懂,而对知识模糊认识的缘故,学习障碍便由此产生,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三)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不适应数学学习要求。八年级阶段是数学学习分化最明显的阶段。一个重要原因是初中阶段数学课程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有了明显提高。而八年级学生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的又一个关键期,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抽象逻辑思维方式,而且学生个体差异也比较大,有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快一些,有的则慢一些,因此表现出数学学习接受能力的差异。除了年龄特征因素以外,更重要的是教师没有很好地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要求去组织教学活动,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适应性。

二、“学困生”的转化对策

(一)培养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接受教育

1.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的抽象的学科,正是它的抽象性,促就了学困生的形成。因此,教学时应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像物理、化学一样,通过直观性使学生理解概念、性质。

2.应加强教学语言的艺术应用,让教学主动有趣。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随时观察全班学生学习的情绪,更要特别注意观察学困生的学习情绪,恰当运用艺术性教学语言来活跃课堂气氛,引导每位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3.注重情感教育。学困生的情感都较丰富,他们需要教师对他们多关心,多爱护,当他们有所成绩时,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肯定,应该及时予以表扬,只要学困生接受教师,那就会极大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学生中不仅要注意自己的形象,为人师表,还要注意对学困生实行情感方面的教育,充分肯定学困生的优点,肯定他们的微小进步,促就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

4.对学困生进行第二课堂教学,对学困生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开设学习兴趣小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努力进取,积极向上。

(二)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1.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注意难易程度,注意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转化,督促他们认真完成布置的作业。对作业做得较好或作业有所进步的学困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教师要注意克服急躁冒进的情绪,要放低要求,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循序诱导的方法,从起点开始,耐心地辅导他们一点一滴地补习功课,让他们逐步提高。

2.部分学困生学习被动,依赖性强。往往对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死记硬背,不愿动脑筋,一遇到问题就问老师,甚至扔在一边不管;教师在解答问题时,也要注意启发式教学方式的应用,逐步让他们动脑,引导他们分析问题,解答问题,不要给他们现成答案,要随时纠正他们在分析解答中出现的问题,逐步培养他们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3.应该用辨证的观点教育学困生。对学生不仅要关心爱护和耐心细致辅导,而且还要与严格要求相结合。不少学困生之所以成为学困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学习意志不强,生活懒惰。上课思想经常不集中、开小差,作业不及时完成或抄袭,根本没有预习、复习等所造成的。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检查学困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要对他们提出严格的要求,督促他们认真学习。

数学学困生的转化是初中学困生转化的核心部分,需要全体数学教师进行长期不懈的努力。学困生转化的关键在教师。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在全国各地开展,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应积极主动参与其中,更新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尽全力转化初中学困生,为培养合格的山区农村建设人才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成因学困生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说说两种『白气』的成因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对策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