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课堂教学应建立心理相融的师生关系

2016-05-14 18:37李晓琴
新一代 2016年5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课堂教学

李晓琴

摘 要: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优化师生情感关系,重建温馨感人的师生情谊,是师生关系改革的现实要求。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和谐相融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为顺利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提供了先决条件,是顺利地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条件,它必将会把基础教育的改革带入一个明媚的春天。

关键词:师生关系;课堂教学;心理相融

现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师生情感关系问题虽然比较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做了一些有效的探索,但是,从整体上说,师生情感关系的状况仍难以令人满意,师生之间情感冷漠、缺乏沟通的现象比比皆是。师生之间缺乏积极的情感联系,不仅使得一直为人们所珍视的师生情谊黯然失色,也使教学活动失去了宝贵的动力源泉。优化师生情感关系,重建温馨感人的师生情谊,是师生关系改革的现实要求。

那么,新课程改革应追求一种什么样的师生情感关系呢?我认为,新型的良好师生情感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情感关系。它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是师生互相关爱的结果。它是师生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是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性情和灵魂提升的沃土。它是一种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心理氛围,是真善美的统一体。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前苏联教育家马里延科说过:“心理相融是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良方,心理相融使得教师的思想言行更深刻地在学生心灵上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师生之间心理相融究竟该如何实现呢?

下面就我任教以来的点滴经验谈谈我个人的见解。

第一,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要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联系,教师必须真情付出,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对于学业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他们。我们相信,教师的真情投入,必定会得到学生的真情回报。教师的亲和力不仅仅在于你才高八斗、满腹经纶,更在于你从心里去爱学生,用真心去爱。如能如此,学生就能感受到真爱,这时不论别人如何,他们自己就会用心去感受,去体验,去接受,去换位,此时不仅你知道学生心理想什么,需要什么,而且学生知道你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师生之间情感相互交融时,就会生成一种极美丽的境界,教学就会产生一种极佳的效果,教师和学生都会变得美丽而灿烂!

教育教学是一门艺术,要想使这门艺术鲜活,学生愿意接受,而且学生自觉接受,成为一种心灵上的享受,那就是我们教师的亲情付出,真情投入,爱的奉献,水乳交融的感情!

第二,现代课堂教学应注重师生间的双向互动,在现代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一种资源,学生也是一种资源。虽然他们的内涵不同,但他们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是平等的,他们共同处于课堂的双向互动的流变状态之中。在这种流变状态中,他们实现着来自教师、学生、教材等多种渠道的知识信息的共享和互动。这里面的信息,不只是学科知识,还包括兴趣、情感等要素。在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师生共同努力达成课堂教学目标,促进师生人格的发展与完善。

在今天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要能够肯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作出的一切努力,也就是说要肯定学生在教学中的一切参与活动,肯定学生对课堂教学活动所作出的一切贡献。核心就是鼓励、倡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二要肯定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得出的一切结论,因为这些结论都是学生积极实践的结果。这些结论得出的过程及其结论本身,都是从某一个或几个侧面反映出学生不同的学习品质。我们要肯定的就是学生的这种学习品质,而不只是对学科知识本身的理解与掌握。三是要肯定和赞扬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切探索、创新、发现行为和活动。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满信心,主动积极地参与。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转变观念,不断创新,要充分认识到在现代课堂教学中建立一种心理相融的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再不能执著于以往的“师道尊严”,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及时转换角色,在课堂教学中要民主、平等对待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做到教学相长。

第三,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教师要得到学生的爱戴,就得有内在的人格魅力。教师在学生中的形象如何与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有直接关系的。如果教师总是摆出一副“师者”的架子,不愿与学生接触、交流,甚至认为与学生打成一片是不成体统。长此以往,就会产生隔膜,甚至会引起学生心理上的抵触与反感。首先,要塑造好教师形象,维持教师之尊严、威信,可从课堂教学、课外交往中自然而然地流露,以教师自身的学识才华、人格精神去征服学生,让学生的心理接受。在学生心目中有一个较好的形象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首要条件。其次,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使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负责、幽默等优秀品质,这是优化教师情感关系的重要保证。为此,教师要自觉提高自身修养,扩展知识视野,提高敬业精神,提升教育艺术,努力成为富有个性魅力的人。总之,课程改革需要建立一种以师生个性全面交往为基础的新型的心理相融的师生关系,为此,需要教师全身心的真情投入,需要在完善教学活动和完善个性两个方面共同努力。

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和谐相融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为顺利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提供了先决条件, 是顺利地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条件,它必将会把基础教育的改革带入一个明媚的春天。

老师们!其实,在很多时候,我们一声亲切的问候,一句关切的话语,一次真诚的祝福,甚至一个甜蜜的微笑,有时也会给一个人的心灵带来一股股催人奋进的暖流!因此,让我们师生之间用心进行沟通吧!让我们用真诚开启心灵、用智慧孕育成长、用希望放飞理想、用和谐谱写教育美丽的篇章。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课堂教学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生成性教学实践中师生关系改善的几点策略
浅谈良好师生关系的培养方法
取舍有道,方为有效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