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习作来自于生活

2016-05-14 19:34张转红
新一代 2016年5期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

张转红

摘 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事情,把作文与生活联系起来,写出生活中的真情实感。这样,写作起来才能胸有成竹,得心应手;写出的作文才能有声有色,有血有肉。学生的作文才能体现对生活世界的能动反映、情感的体验和思想的升华。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关注生活;反映生活

教学十几年,让我感到最为头疼的是作文教学,有的小学生总觉得写作文难,写出的作文单调乏味、内容空洞、干干巴巴,甚至假话连篇,不着边际,怎么也透视不到小学生童真和朝气蓬勃的影子。针对这一情况,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应坚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事情,写出生活中的真情实感,把作文与生活联系起来,这样才能“源头时有活水来”。

一、积累素材、生活感悟

学生的作文取决于知识的积累和丰富的生活经历。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人告诉我们,读书是写作的基础。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应引导学生广泛阅读。采取定向阅读与自由阅读有机结合,集中阅读与分散阅读有机结合。布置课外阅读内容,学生自选阅读内容,也可成立读书兴趣小组或校园新闻报道组,使学生在读书中吸取营养,提取精华,拓宽视野,积累素材,丰富语感,感受生活,在读的基础上写作。

二、回归生活,让课堂与生活紧密相连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离不开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是作文的基础,注意引导学生深入生活,仔细观察。学生的日常活动范围较小,形式单一,大部分时间都坐在教室上课,与社会生活的接触较少,生活经验不足,写作文时就缺少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素材。那么,我们就要把学生的写作引向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绚丽多姿的社会生活;喜怒哀乐的家庭生活。使他们在生活中留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留心观察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时时处处做个“有心人”,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随时记录下来,形成文字,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日积月累,积水成渊,积沙成丘,不断充实自我,标新立异,自然会写我自心,抒我自情,显我自趣。学生的作文便有声有色,有血有肉。

因此,一定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引起他们对生活的兴趣。其实,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是生活的主人,也经历过许许多多的事,有的甚至曾经让他们热泪盈眶或悲痛万分,只是没留意,更没有用文字记下自己的感受,也就谈不上积累素材了。因此,我常常启发他们关注生活。

三、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生活情境中

生活,作文的源泉,功夫在课外。教师要创设作文情境,多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提出问题,做培养学生写作激情的有心人,从而让学生掌握生活的第一手材料,写作时才能“胸有成竹”。创设写作情境,可让学生置身于生活情境中,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多年的教学经验使我感到:创设情境教作文,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因为创设情境可以使孩子的思维活动积极展开。在创设情境中,我采用这么几种方式:(1)利用多媒体播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看,在进行口语交际表达自己所看到的,以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强化学生的内心体验,从而使其兴趣盎然,满怀信心地去写作。(2)出示图画。小学生在观察事物时,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转移,往往东看西望,抓不住事物的特点。出示图画,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环境中。这样,让学生在其中有目的地观察、思考、想象。会给他们留下较深的影响。(3)语言描述情境激发感情。举例一件事物进行语言描述,让学生体会期间的感情调动他们写作的兴趣。(4)通过活动表演让学生体会生活情境,去激发学生“爱写”的兴趣。如在指导学生写一次活动时,可邀请同年级的其他班同学进行一场拔河比赛。赛前,学生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赛中,学生们齐心协力,使出浑身解数,终于赢了;赛后,回到教室他们首先要求学生先口述出来,包括比赛名称、规则、方法与注意事项。大家争先恐后、踊跃发言,说的不够完整的,其他学生还可以进行补充。这样一来,学生不但“有东西可写”了,而且有了表达的欲望,不等老师布置,学生们就兴高采烈地去写作文了。

四、走进生活,才能用心说话,才敢于说真话

在生活中可以提炼出写作的素材,小学生的作文要想内容丰富、生动有趣,就要开展尽可能多的活动,开阔他们的视野,在生活中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学生一旦对作文产生兴趣,写作就会变成一种乐趣,而不再是负担。当然,习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要解决学生“没有东西可写”,这一作文困难,老师就必须有意识地丰富学生的生活,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同样每个人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也会不同,在习作教学中我们就应该培养学生敢于说真话、诉真情,写出真实的生活、独特的感受。这样,作文才会有活力。很多同学写作文时一味的凭空想象,写一些客套的话,掩盖了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显得空洞,没有一点生命力。比如说以《我的老师》为题写一篇作文。许多学生都是对老师的赞扬,老师如何爱学生的,老师是蜡烛照亮别人燃烧自己……这样的作文让人读来不够真实,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优点可以写,缺点更应该给老师指出来。平时喜欢在背后对老师说三倒四的,倒不如在作文中直言不讳地指出老师的缺点。让老师加以改正。这样才会给人以真实感。

总之,作文源于生活,生活现于纸上。让生活与作文紧密联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作文中再现生活,引导学生向生活要素材,这才是作文教学的根本。学生写作起来才能胸有成竹,得心应手;写出的作文才能反应生活中的真情实感,有声有色,有血有肉;学生的作文才能体现对生活世界的能动反映、情感的体验和思想的升华。

猜你喜欢
小学作文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