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突破初中历史记忆的难点

2016-05-14 19:34邢海军
新一代 2016年5期
关键词:互助组当堂规律

邢海军

摘 要:学好历史离不开记忆,记忆在初中生的学习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许多学习内容,都需要依靠记忆掌握运用。但一直以来,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历史年代、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内容的记忆都是个难点,相互冲突混淆,难记易忘。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通过不断摸索,积累了一些帮助学生记忆的方法,愿与大家分享。

关键词:突破;初中;历史;难点

在初中的所有学科中,唯有历史最难教,因为需要背诵记忆的量过大,而且记忆多了,还难免引起冲突混淆,造成张冠李戴,这就需要教给学生最适合的记忆方法,指导他们总结经验,科学记忆,达到巩固的目的。

一、当堂记忆

当堂记忆就是一边完成新授,一边强化记忆。因为是刚刚学习过的内容,学生对知识要点肯定还留有一定的影响,就要趁热打铁,及时温习巩固,实现记忆。通过努力,多数学生都会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记忆。当大多数学生都能够背诵时,老师可以抽取部分学生进行检查,并给予表扬鼓励,对记忆不够准确的立即加以纠正,对还没有背诵的同学则要进行鼓励与督促。这样在好胜心理的作用下,绝大多数学生都可以完成当堂记忆。

二、记忆互助组

一个人单独用功,时间稍长就会出现知识相互混淆的情况,这时候,记忆互助组就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即可以根据平时学习水平和个人关系等情况,自由组合成一些互助小组,人数不要过多,那样会相互干扰影响,有时候还会贪玩,一般以2-3人最好。聚在一起,就需要记忆的内容相互盯背或提问回答。还可以围绕同一历史问题抢答、抽背甚至默写,采用这些灵活多样的记忆形式,刺激记忆神经,激发记忆潜能。如有可能,教师也可参与学生的互助组,与学生同台竞技,以此激发学生的记忆兴趣。

三、找规律

初中历史,看起来内容繁杂,其实如果细心研究,也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找准了规律,记忆就会轻松得多。像最难记忆的历史年代,单纯凭简单机械的重复记忆,恐怕很难实现快速长久的记忆效果。而且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多,记忆就会更加困难。怎么办呢,找规律,找线索。因为无论历史年代多么复杂,它都有一条由前到后的发展线索,抓住这条线索,那些零散的历史知识就自然串联起来,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比如:记忆辛亥革命前后的重大历史事件,通过分析,就会发现从1911年的武昌起义到1913年的二次革命,再到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护国运动开始到1917年的张勋复辟,中间历经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1921年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923年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1925午的五卅惨案,一直到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的发动反革命政变,这些时间依次相差两年,发现这一规律后记起来就很容易。

四、多种感官联动

记忆中只凭嘴念,效果也不够明显,如果能调动多种感官都参与记忆活动,做到“心到、眼到、口到、手到”,将多种感官结合起来,协同记忆、理解记忆,效果就会更好。比如记忆某个历史知识时,可以找一僻静地点,脚下一边来回不停地走动,眼睛看着相关的内容,嘴上不停地出声背诵,再配以用脑联想、用手写画。这是大多数学生都采用的记忆方法,省时省力,可大大提高记忆的效果。

五、简化记忆

对于较长的记忆内容,可以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压缩处理,也就是提炼出关键词关键句子等要点,用词语串联的方法,可以很快地记诵一段,各段累加,就记忆了全篇,答题时再进行必要的补充就行。例如:记忆“四项基本原则”,第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第二,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第三,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第四,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就可以简化成“社人中马”四个字。再如记忆中英签署的《南京条约》内容时,可简化为“赔款、开商、割地、关税”等等。这种记忆方法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历史知识的记忆会有很大的帮助。

六、经常复习

古语云:学而时习之。记忆不是永恒的,那些曾经背诵过的历史知识,如果不及时返回来复习,就会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遗忘,而且随着时间的延长,遗忘量会逐渐增加。所以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为使所背诵的内容在头脑中长久地保持,以便在实践中及时提取应用,就自觉地返回来再记一记,再加强巩固一下。经过多次复习后,知识即可成为长久记忆。及时复习的时间间隔不一定是越短越好,要因人而异,一般是先短后长,但赶早不赶晚,最好每周一次。

当然,在记忆历史知识时,还要排除干扰,保持平和的心境,达到入境的状态。也要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保证良好的身体及精神状态。还要掌握最佳的记忆时间,对大多数人来说,早上起床半小时之后,上午9-11时,下午3-4时,晚上7-10时,为最佳记忆时间。利用这些最佳记忆时间来记忆难记难背的内容,效果会非常好。

但实现记忆也因人而异,有的默背效果好,有的大声记忆效果好,有人走动起来效果好,有人安静记忆效果好,每个同学都要不断总结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形成自己的记忆习惯,以期实现快速而牢固的记忆。

猜你喜欢
互助组当堂规律
初中化学当堂训练现状分析与对策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不怕死的留下
祖孙“互助组”创业温暖人生路
小学高年级数学当堂练习设计有效性例谈
国际小母牛项目实施中农业综合服务探讨
“当堂检测”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巧解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