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处理

2016-05-14 13:24周露云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师

周露云

摘要:本文从教师自身方面和英语教学达到艺术性的五个方面进行了简要论述,希望能为我们的初中英语教学带来帮助。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师;艺术性处理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2-0016

一、教师提高自身各方面业务素质是课堂教学达到艺术性的前提

同样的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同,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就不同。教学方法得当,学生则学得轻松有趣,学得灵活,学得好;教学方法不得当,学生则学得吃力,学得枯燥,甚至厌学,最终导致弃学。因此,课堂的教学关键是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因此,英语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教育教学的需要和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第一,系统而又认真地研究、思考《英语课程标准》,研究我国不同时期的教学目标要求,把握不同时期的教学方法,以便树立起正确的现代教育理念,以最优化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现代科学的教育手段,实现现代教育教学的最优化过程,全面實现英语教育教学目标。

第二,英语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人们常说:“教师要教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要想达到课堂教学的艺术性,英语教师应该具有以下知识结构:

1. 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知识和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它是从事英语教学工作的必备条件。在以前所使用的教学大纲,以及现在所使用的课程标准的后几页中都罗列了大量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常用的课堂语言,是快速提高教师课堂交际语言的范本。当然,由于课堂教学是动态进行的,要想使课堂达到艺术性,仅仅使用这些课堂用语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教师在平时注重培养提高自身运用语言的能力。

2. 具有丰富的英语文化知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教师只有了解英语语言国家的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禁忌习俗、意语概念和体态语言等有关知识,才能更好地帮助、指导学生与使用英语国家的人们沟通,避免由于文化差异造成误解,以达到顺利使用英语交流思想感情的目的,做到语言得体、理解正确。同时也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不少学生开始对英语语言学习本身并不感兴趣,而是从中西文化、风俗人情、地理历史的兴趣开始激发而来。

第三,教师要具备研究学生实际、与学生进行沟通的能力。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对象,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教学不以学生为主体,就没有了课堂教学的基本价值。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内在情感的外在表现,都是值得教师关注和研究的内容。教师只有真心去关注每一个学生,了解每一位学生,研究每一位学生,才能真正做到关心每一位学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将自己的一言一行融入学生的实际需求之中,才能真正完成教学目标,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才能实现英语课堂教学的完美性和艺术性。

二、英语课堂教学达到艺术性的几个方面

英语课堂教学是在设立了课堂教学的目标以后,采取多种手段、不同的教学方法、渐进的教学环节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要在完成教学的基本任务,实现教学基本目标的基础之上达到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目标设立的艺术性

《英语课程标准》将英语教学的总体目标定为: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综合能力又分四个方面: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文化意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总体来说,英语的教学目标,特别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对知识的传授,学生英语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培养,而且要通过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加以引导,同时要为学生塑造完整的人格服务。而在现实英语教学中,以及在对教师,对学生已经过时的评价方式未做全面改革的前提下,教师的课堂教学只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特别是基本知识的传授,这样是不能完成所设立的教学目标的,更不能使课堂教学达到艺术性的效果。

依据《英语课程标准》,英语教师在确立教学目标时,就应该摆脱过去的仅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两维思想,树立知识与技能、文化与情感、学习与策略的三维意识。从四个方面来分解教学目标: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文化情感、学习策略。

当然,在课堂教学中,并不是将这些教学目标单一地、分割式地逐一完成,而是将它们有机地整合为一体,在每一课堂教学环节之中,在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及情感之中,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之中,甚至在每一个事例中加以体现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在英语课堂教学之中体现教师对教学目标设立的艺术性。

2. 复习的艺术性

英语课堂教学的第一个主要环节就是复习。它不仅仅是对旧知识的复习,而且应看成教师与学生情感交融、新知识导入的前期铺垫,教师完美进入教学状态以及学生快速融入英语学习的最佳时期。在复习环节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和分析:观察学生的心理动态、情绪状态,分析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教师为本节课进行的前期备课内容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是否要进行调整进行预测和分析。因此,教师在选择复习内容、复习手段上都要综合考虑,不能仅仅着眼于前节课的教学内容,而应同时考虑与新知识相关的教学内容以及上节课的课后任务。教学手段上也不能单一地用听写、背诵、教师讲解的机械模式,可以采取启发式提问、学生表演、作业报告、调查总结的形式进行。同样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作为复习的基础目标。

3. 导入呈现的艺术性

导入是学生学习新知识,呈现语言基本运用材料的过程,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也是课堂教学的最大亮点。体现了教师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求,教师对英语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的能力。

教师一般将新的单词、新的句型、新的英语表达法在导入环节中进行呈现,但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知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基本规律,同时,要将所要学习的重要知识都尽可能呈现。在呈现过程中,可以由在学生生活中容易运用的语言知识入手,通过教师的肢体语言,师生间的有效互动,体现语言的生活化;再通过多媒体、简笔画等直观的教学手段,运用鼓励启发式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大胆猜测词汇、句型结构的基本含义,培养学生猜测词义,自主学习、独立思维的能力,也为学生在中考阅读中含3%生词量的实际做好能力准备。

英语是语言教学,仅仅靠学生的理解是不能够达到运用语言的目的的。学生在理解新知识的基础之上,一定要达到口语的准确、熟练。这就要求在导入环节中,教师进行适时,适当的领读,学生进行合理的朗读也是有必要的。在领读中可采取全体跟读、小组跟读、个体跟读的渐进模式进行;学生的朗读可采取由全体到个体的人数逐减的方式进行,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跟读与朗读的活动之中,注重教学对象的全体性与个体性的差异,力争做到关注每一个学生。

4. 任务活动的艺术性

在新的英语课堂教学理念下,积极倡导任务型教学方法为主的多元化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的任务型活动不但要巩固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英语语言材料的基本技能,而且要对学生的学习策略进行培养、对学生情感态度给予激发且使之得以升华。教师在进行课堂活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教学目标,考虑英语的学习规律,不但要遵循对学生知识能力培养的听、说、读、写渐进的规律,而且活动的形式力求达到达成目标的最优化。

在课堂教学的基本设计中,可采取听力练习、师生对话示范、生生对话练习、调查总结汇报、教学升华等不同活动形式进行。在活动开展的难易程度上,一定要考虑难易结合,使班级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活动去开展。基础语言的应用上,要尽可能地做到涵盖所有所学的语言知识,且有一定的信息差,即只有学生通过适当的思考、分析才能完成任务活动,以便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体验成功的愉悦。同时,课堂活动也要尽可能地使学生有独立思维,协同合作完成任务的机会,以便培养学生不同的学习策略。

任务安排要力求由学生已知生活化活动,到新知识的应用,再回归生活的一个过程,充分体现英语语言教学为生活中运用语言而服务的现实意义。

5. 课外作业布置的艺术性

家庭作业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同时是课堂教学的课外延伸与拓展。教师除了布置精心挑选的操练型筆头作业以外,还应该考虑灵活多样的思考型、协作型作业。例如,将课堂教学中的调查延伸于课外,延伸于家庭,甚至延伸于社会;也可以将课堂教学中未进行的写作练习置于课外。家庭作业的布置,同样要立足于多元化的教学目标。

英语语言学习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因此,适量的例句、范文背诵是不可少的,但一定不要过多过滥,增加学生机械型课业负担。单词的识记也是教师和学生都感到棘手的问题,让学生对单词进行机械的统一抄写,也不是家庭作业的最佳方式,而应通过课堂教学的激发,培养学生记忆单词的能力,通过对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培养的同时进行单词识记。

6. 课堂评价的艺术性

课堂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竞争,增强学生自信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不能仅仅使用“Good”“You are right.”“You are wrong.”这些简单的、单一的评价语言,而应该因学生的不同特点,给予不同的评价,教师要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正激励性评价和负激励性评价在课堂教学中有机整合。评价要力求客观合理,同时要以教学目标为评价目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塑造个性化与全面发展相结合的人才观为理念,才能取得评价的真正效果。

要想使课堂教学最优化,达到艺术性效果,教师还要善于设置疑问:善于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提问面不但要广,而且要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课堂教学中的各环节或各活动间的过渡要自然有效,要充分考虑各环节中知识、情感的衔接,要使整节课堂给人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的气势,就一定能够达到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作者单位:安徽省望江中学 246200)

猜你喜欢
初中英语教师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Module11 Unit1教学设计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教师发展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