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初探

2016-05-14 07:35张雪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效方法

张雪娇

摘要:本文从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主要意义和基本目的出发,对占全国小学生总数75%的农村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现状进行了阐述,提出了提高农村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是:多读多想多品,奠定语言表达的基础;教师言传身教,做好语言表达的表率;变课堂为学堂,搭建学生表达的平台;创设良好氛围,让学生有自信的表现。让农村的小学生和城市里的同龄人一样能说会道,一样能在众人面前侃侃而谈。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2-0040

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际交往的频繁,语言表达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每个人的生活、学习、工作密切相关,语言表达能力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我国农村小学生占全国小学生总数的75%,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小,但农村小学生信息渠道不够广泛,学生的生活面窄,生活单调,学生大部分为留守儿童,再加上学校条件不足,语言表达现状与城市小学相比,差距还是很明显。主要表现在:学生不愿交际,不敢交际,语言表述不完整,语句不通畅,词汇不丰富,发音不标准等。

产生这种状况最主要的还是生活环境的影响,农村教育设施不完善,师资队伍不健全,不标准的语言表述环境对农村小学生语言的形成与发展带来了不利因素。现在的农村家庭多数家长外出打工,爷爷奶奶在家陪孩子读书。老人们的文化素质不高,单就教育观念就跟不上时代了。孩子的父母们或是远在外地,顶多在考试的时候问一下考了多少分,考好了给点物质奖励。学生的学习和教育需要持之以恒的引导。在学校的时候,学生能用普通话和教师交流,可课堂上你问我答的形式比较多,自己组织语言表达的机会较少,放学后,一般用方言和别人交流。

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后天是能够培养的。小学阶段是人一生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时期,这个重任就落在了每个农村教师的肩膀上。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主要做法有:

一、多读多想多品,奠定语言表达的基础

1. 阅读引路,多读厚积

向孩子推荐优秀读物,从贴近口语的儿歌民谣开始。琅琅上口、明白浅显的儿歌正是孩子語言启蒙的最好读物。另外,童话也是学习语言表达的好教材,里面有典型的人物、有动人的情节、优美的语言,能激发孩子对童话故事的兴趣。然后,由教师读童话,到逐渐放手让学生读书看书,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

2. 朗读默读,潜移默化

我国古代语文教育就十分重视朗读。不仅对于朗读的意义、作用等有着非常精辟的见解,如杨雄说:“大帝能读千赋,则能为之”,还有大家所熟知的如:“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等;而且对于朗读的要求、方法、要领等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古代大教育家朱熹对朗读有许多独到的见解,他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朗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是经过大脑指挥口、耳、眼,将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调动口、耳、眼、脑等器官一起参与的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它与默读的心理活动方式比较如下:

朗读:目→脑→口→耳→脑

默读:目→脑

以上可以看出,默读程度较朗读程序大大地简化了,虽速度快了,但使口、耳缺少了锻炼。从朗读这一原理来看,朗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更好地感知文章的美学因素,而且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些能力作用于说话上,学生必然会说得趋于简明、流畅、连贯、得体、有条理,同时,如果学生经常性地朗读,其结果必然是熟能生巧。表现在说话上,学生就能逐步取得发音清晰、音量适中、感染力强的效果。

二、教师言传身教,做好语言表达的表率

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它不仅要符合本学科语言表达的一般规律,还必须具备语言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表达正确、生动,对学生有示范作用。教师是学生接触最多的人,教师的语言经常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因此,教师应当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熏陶环境,让学生爱听、喜欢听、听得懂,这时,再要他们说就不难了。如:《坐井观天》这篇课文最后是这样写的: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看吧。”这段话留给了学生一个极大的想象空间。教师根据这段话设计相关训练,让学生顺着课文的情节,展开丰富的想象,将课文内容作适当延伸。比如,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小鸟飞走以后,青蛙有没有跳出来呢?如果跳出来的话,它会看到些什么呢?又会说些什么呢?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学生畅所欲言,描绘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画面,一个又一个富有创意的构思从孩子心底流露,真令人欣喜。

三、丰富生活经验,激发语言表达的欲望

生活是语言的源泉,没有丰富的生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学生才会有话可说、有话要说。广阔的原野、清水绿草就是农村学生丰富的生活环境,根据农村的特点,教师为他们组织多种活动,让他们到大自然中多听多看,在活动中获得感受并产生交流的欲望。每学期,笔者都让学生到学校四周的田野、山岭去走走,特别是四季交替之时,让他们感受季节变化带来的不同,回来后让他们分组交流,然后进行小组汇报,争取每个学生都要说一说,让学生交流交流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笔者为学生提供相互交往与自由表达的机会,让他们将视觉的信息、听觉的信息、主观感受及愿望形成语言表达出来,特别是课堂上表达的机会和时间,让孩子们在表达实践活动中发现自己的实力,增强自信心;让不爱表达的孩子张开嘴,常常说自己的想法。每节语文课的前五分钟设为学生的口语表达活动时间,让每个孩子都来读报、讲故事、时事演讲……抓住偶发事件,随机训练学生的表达,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作者单位:广西天等县仕民实验学校 532800)

猜你喜欢
农村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效方法
提高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对策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农村小学生养成教育工作的研究与实践
农村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
探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进行培养
挖掘语文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无人驾驶智能车障碍检测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