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初中英语课外阅读质量控制策略

2016-05-14 07:35黄利华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阅读材料阅读策略课程标准

黄利华

摘要:在《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初中生应达到五级阅读技能目标的背景下,单单从教材中提供的语言材料作为阅读的量是不够的,为使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保质保量,本文从课外阅读计划制订、课外阅读材料选择、监控课外阅读过程等几个方面,阐述了课外阅读质量控制策略。通过合理、适度的教学干预,帮助学生从课外阅读中获得最大的效益,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课程标准;课外阅读;阅读材料;阅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2-0051

一、引言

《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标准)阅读技能目标五级中明确要求初中生“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字以上”,在听、说、读、写技能全面提升的过程中,要着重对阅读能力的培养,并且根据目前的英语教学环境和学业考试的题型来看,阅读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不过单单从教材中提供的语言材料作为阅读的量是不够的,英语的应用毕竟没有像母语那样的环境,因此对英语语言掌握不牢固,这就需要课外阅读来充实,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加以巩固和提升。众所周知,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是巩固英语阅读教学成果、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必不可少的环节。

课外阅读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尽管大多数英语教师都会要求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但仅仅只是有阅读要求而没有积极、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很难使得课外阅读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预期。学生本身也以学习课内知识为主,自学能力不强,因此初中英语课外阅读面临的问题是如何通过合理、适度的教学干预,帮助学生从课外阅读中获得最大的效益,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

二、课外阅读的目标设定

英语课外阅读又指泛读,是通过鼓励学生进行大量阅读与其语言能力水平相当或略高的材料,达到提升阅读水平的一种教学方法,目的是使学生成为独立、自信的阅读者。英语课外阅读目标的设定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每个年级段都要达成相应级数的目标要求,初中生最终应达成五级阅读目标:能够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能读懂相应水平的常见体裁的读物;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能利用词典等不同时工具书进行阅读;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

根据课标要求,英语课外阅读的目标定位是:学生通过大量课外阅读,扩大词汇量,加快阅读速度,拓宽知识面,增强理解、分析、推理和鉴赏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并且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尽管课外阅读是学生高度自主的学习活动,但是中学生的阅读现状不容乐观,课外阅读普遍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外阅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三、教师在课外阅读中的角色定位

根据课标的要求,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教师只是学生课外阅读的引路人,在课外阅读项目中主要担任咨询者、监督者和评价者的角色,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帮助学生制定有效可实施的阅读计划;2. 与学生共同商讨、选择和制定课外阅读材料;3. 定期向学生了解他们的阅读情况,严格监控课外阅读过程;4. 多方位评价学生的课外阅读效果。

中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课外阅读现状不容乐观,因此课外阅读需要教师的引领和监控,教师只有将自己的角色定位准确,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进行大量、高效的课外阅读。结合课标要求,围绕课外阅读的目标,笔者通过这几年的课外阅读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四种有效控制课外阅读质量的策略。

四、课外阅读的计划制定

课外阅读质量控制策略之一:课外阅读作为英语教学的第二课堂,制定好计划是课外阅读质量得到保证的关键之一。教师和学生共同设计计划表,在班内组建课外英语阅读小组,阅读材料人手一本,每月每人大概阅读一本,每日阅读时间为20分左右。阅读完之后,以小组为单位可以进行轮流借用,这样组内成员可以互相监督,彼此促进。制定的计划可以分为短期的周计划和长期的学期计划。下面以学期计划为例,如下表:

以上表格中的内容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每个年级的阅读量是不一样的,七年级为每月2000字左右,八年级每月为3000字左右,九年级每月为4000字左右。

五、课外阅读材料的合理选择

课外阅读质量控制策略之二:课外阅读材料应符合阅读材料选择的五个原则,涵盖课标阅读技能目标描述中的各类体裁的读物,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课外阅读,实现扩大词汇量、增加语言结构知识和拓宽知识面的课外阅读目标。

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应遵循以下五个原则:1. 层次性,指材料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尊重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2. 趣味性,指材料要符合学生的兴趣和课堂教学的需要;3. 发展性,指选择课外阅读材料要结合课内阅读内容,并作为其延伸,以弥补教材的不足,进而实现课内外知识的连接和扩展;4. 拓展性,指所选择的课外阅读材料要有利于拓展思维和开阔其视野,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阅读实践能力;5. 真实性,指材料是供英语为母语的人阅读的材料,或真实地使用语言交际的材料。此外,提供给学生选择的材料在编排上要提供阅读帮助,便于学生自学。

选材需跟课标所要求的文本类型相符合,以学生兴趣为导向,教师可选择一些适合中学生阅读的辅导材料、英语报刊和杂志、英语文学作品等,学生也可以凭借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水平自主挑选。教师要指导学生参照材料的阅读分类等级,选择难度不超出自身阅读能力的课外阅读材料,生词量控制5%左右,确保有愉快的阅读体验,保持长久的课外阅读动机。

六、严格监控课外阅读过程

课外阅读质量控制策略之三:设定高于课标要求的閱读量,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各种策略、监控和反思阅读过程,达到提高阅读的流畅性和理解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课外阅读目标。

依据元认知策略理论,我们设计了学生课外阅读档案,如表二:第1项至第7项由学生自己填写,第8项由教师填写。师生每周课外阅读过程进行监控,把好自我管理和策略运用能力关。师生每周对课外阅读过程进行跟踪监督,把好自我监督关。

1. 自我监控:走向自主阅读阅读是一个复杂的认知活动,在 阅读过程中需要思维的积极思考,因此,在这个过程中,自我监控起了起了很大的作用。课外阅读档案呈现了自主管理课外阅读的过程;学生确定自己的学习内容,选择合适的阅读策略,自我监控阅读过程,评价学习结果。他们通过不断地阅读、记录、反思课外阅读过程,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增强自信心,享受成功的乐趣,进而主动进行更多的阅读,成为自觉的阅读者。

课外阅读档案体现了元认知策略在課外阅读中的应用,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在阅读前做好了阅读计划,选择了课外阅读材料(第3项),根据自身水平和其他因素,自行调整阅读量(第1、2项),确定阅读关注点(第4项),第5、6、7项是学生对课外阅读的评价。总结阅读材料的主旨大意或写读后感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在阅读时投入更多心智,与作者进行思维交流和碰撞,构建阅读与思维之间的联系。

2. 教师监控:提高策略运用能力。通过定期检查学生课外阅读档案,教师可以跟踪学生的课外阅读进展、监控学生的认知活动,在课外阅读档案第8项及时提出改进意见。

教师在监控课外阅读过程中要时时关注学生阅读策略的使用,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效率,提高阅读能力。教师要在课外阅读教学之初,以课外阅读档案为载体,向学生介绍认知策略。从制定课外阅读计划、制定课外阅读材料、监控策略和评价阅读效果四个方面,将元认知策略细化成可以理解、方便操作的具体内容,要求学生始终运用元认知策略指导课外阅读实践,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水平和阅读学习自觉性。

七、结束语

指导中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是时代赋予教师的使命,新课程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教师不但要“授之以鱼”,而且要“授之以渔”,让学生真正掌握课外阅读技巧和阅读策略。希望通过不断改进课外阅读质量控制策略,让学生深刻体会阅读的乐趣,使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增长知识,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水平,形成自主阅读习惯,促进终身发展。

(作者单位:浙江省余姚市低塘初级中学 315400)

猜你喜欢
阅读材料阅读策略课程标准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谈农村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设计与安排
初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培养探微
开展郊区初中学校英语课外阅读的实践与思考
大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巧用策略,“悦”读绘本
以阅读策略为导向的阅读教学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中可持续发展教育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