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追寻“东西”的历史

2016-05-14 11:06张经纬
浙江人大 2016年4期
关键词:农具研究者工具

张经纬

在一般人眼中的历史,往往是唐玄宗和李白、钱谦益与柳如是,但是,除了这些以外,李白写诗所用的纸、唐玄宗梨园做戏所用的道具、钱谦益的拙政园和柳如是的书画,同样也有各自的历史;而这些纸张、戏曲道具、园林和书画背后,还有更多的脉络。这些就叫“物质文化”。

我们听惯了“非物质文化”,对“物质文化”反而有些陌生。其实这是一个来自考古学的术语。人类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文化则是人类适应环境的产物。比方说,一个热带居民学会利用动物毛皮制作御寒衣服,用泥土砌好厚厚的房子和土炕,下面生好火堆,就可以在寒冷地区生活。衣服、房子、土炕这些有形的部分,就叫“物质文化”(通俗地讲,就是“东西”)。而怎样做衣服、盖房子以及生火取暖的过程,叫做“非物质文化”,这两方面合在一起就是文化。

人们关注的历史记录往往充满英雄气概、激情浪漫;但做衣服、盖房子、种粮食、造工具,才是历史上绝大多数时候发生的事情。一个世纪之前的研究者多关心文字记录的“帝王将相”的历史,没兴趣也没能力关注“衣食住行”的历史。随着考古学的进展和博物馆的出现,人们有越来越多的机会从“东西”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历史。孙机先生的《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就是对这些平凡历史的一次出色研究实践。

“东西”的历史不如“人”的历史那么好研究。古人干了什么,“二十四史”说得还算详细,但物质的历史就不好说了。博物馆里陈列的都是许多年前人类活动留下的“东西”,有的出自墓葬,有的来自遗址,共同点是它们都比曾经的使用者更加“长寿”。人没了,东西还在。

让这些不会说话的物质文化“开口”是件不容易的事,但正因为不容易,才更体现出研究者的智慧和丰富积累。拿本书第一章“农业与膳食”来说,虽然在“衣食住行”中排在第二位,但正如书中的排序一样,吃饭问题其实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吃饭的“家伙”就包括耒、耜这些最原始的农具,还有犁这类高级些的农具。考古发现许多石质、骨质的农具遗存,但是这些农具上可能只剩下石质的尖端部位,原先用于捆扎的绳子和木柄这些有机物都随着岁月风蚀了。那么这些农具的真实用法和安装方式就需要研究者“上下搜求”了。

首先,文献是少不了的,从甲骨文中找找有没有“犁”的原型,《国语》《论语》等文献爬梳一下最早提到犁的文字,比如“孔子弟子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等成了最早用牛拉犁的证据。这些文献方法我们都知道,因为历史学科也都在用,“故纸堆中”爬梳,说的就是这种功夫。

除了文献记载,第二个重要的工具来自图像。对考古工作者来说,哪怕一座古墓被盗掘一空,如果剩下的墓室墙壁上还能留下未被毁坏的壁画,那么,这座古墓的价值至少就保留了一半以上。壁画大多记录了墓主人生前和死后想象的生活,源于当时日常生活场景。通过仔细比对,从这些图像中,就可以看到汉代时期用牛犁地的情景,从中复原当时农具的真实用法。这种方法就叫做“图像志”研究,是考古学和艺术史学科都经常用到的工具。除了壁画,在孙先生这本书中,还用到了(早期时代)地砖上的铭文,漆器彩绘、青铜器物图像铭文,以及(晚期时代)史上流传绘画作品、古书雕版插页等。

文献和图像志,是孙先生进行物质文化研究最常用的两种工具。全书十章内容的分析中,这两种工具始终得到了扎实应用,这也是具备博物馆背景的学者研究“物质文化”的最大优势。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 孙机 著,中华书局 2014年7月版)

猜你喜欢
农具研究者工具
古代农具“奇妙夜”
高等教育中的学生成为研究者及其启示
波比的工具
击打式谷物加工农具
波比的工具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农具印象
“巧用”工具
农具史话:耒耜、耧车
医生注定是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