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堂提问的实践及思考

2016-05-26 06:14沈津辉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6年5期
关键词:指向性横梁开放性

沈津辉

合适的课堂提问,往往能有效地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提问的技巧有所不同,教师要善于把握提问的技巧,精心设计每一个提问,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一、课堂提问的指向性

导入阶段,不但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要聚焦问题,这是导入阶段最重要的任务。要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或者是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以便学生集中精力思考问题,为下一个教学环节做好准备。在课堂导入中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要特别注意对学生原有记忆的激活,通过知识迁移,引发他们的兴趣。因此,这时的提问要具有指向性,通过问题把学生引向探究的目标。

有的教师在导入时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故弄玄虚,提的问题非常开放,没有指向性。如,校长听课,教师课前故意在讲台上摆了一个实验仪器,为了引起学生对实验仪器的注意,向学生提问:今天教室里多了什么?学生讲来讲去也讲不到这个仪器上,教师急了,学生也紧张了,有学生挖空心思站起来讲了句:教室里多了校长。教师急切地说:校长不是东西……此话一出,教师自己也觉得非常不妥,场面尴尬至极。仔细分析这位教师的教学行为,原因出在提问上,所提问题太开放、太宽泛了,目标不明确,学生不知所云。

如,教科版六上“抵抗弯曲”一课的导入环节,有的教师是这样设计的:

师:出示图1图上有什么?

生1:有很多树。

生2:有小河。

生3:有一座桥。

生4:……

师:这座桥有什么特点?

生1:这座桥是拱形的。

生2:这座桥是石头的。

生3:这座桥有两个桥墩……

师:出示图2这座房子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

师小结:桥和房子都是由横梁和柱子组成的,出示图3。

师:横梁和柱子哪个更容易弯曲?

生:横梁。

师:横梁更容易弯曲,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横梁的抗弯曲能力。

这一段导入用了6分多钟,花的时间有点长,因为学生的回答总是迟迟不能答到“点子”上,问题出在教师的提问上,提的问题指向性不够,太开放,而这种开放是毫无意义的,不但浪费学生的时间,而且学生的许多回答得不到教师应有的肯定,久而久之积极性会受到打击。所以只要改变提问,明确问题的指向性,效果明显改观:

师(出示图1):图上有一座什么样的桥?

生:图上有一座石头铺成的桥。

师:这座桥由哪几部分组成?

生:由横梁和桥墩组成。

师(出示图2):在房子的结构上能找到类似横梁和桥墩的结构吗?

生指出房子的横梁和柱子。

师(小结):桥和房子都有横梁和柱子的结构,出示图3。

师:横梁和柱子哪个更容易弯曲?

生:横梁。

师:横梁更容易弯曲,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横梁的抗弯曲能力。

这样的导入聚焦环节通过指向性问题的引导,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积累了感性认识,把学生一步步地引到对核心问题的探究上来,使学生的探究活动水到渠成。

二、课堂提问的开放性

探究要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学生在开放性问题的驱使之下做出假设、制订探究计划、开展实验、收集证据,这个开放性问题贯穿整个探究过程,是探究的核心问题。开放性的问题不但具有较大的容量,而且答案不是唯一的,是开放的,还具有启发思维功能,主要目的在于发展和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这也是小学科学教育中提问的重点。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要注意用词简洁明了,语义正确。对小学科学教育而言,尤其要注意照顾儿童的年龄特征,使用小学生能理解的语言。

如,教科版六上“抵抗弯曲”一课导入后,有的教师的设计是这样的:

师: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与什么因素有关?有怎样的关系?请你结合生活实际,小组进行讨论,做出猜测。

生小组讨论后交流。

生1: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与跨度有关,跨度大抗弯曲能力弱。

生2: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与宽度有关,宽度大抗弯曲能力强。

生3: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与厚度有关,厚度厚抗弯曲能力强。

生4: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与材料有关,有的材料抗弯曲能力强,如钢铁。

生5: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与材料的形状有关……

然后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确定研究主题,通过实验收集证据得出结论,整个过程始终围绕着“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与什么因素有关?有怎样的关系?”这个开放性的问题展开。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要预设一些追问的问题,当学生探究的方向出现偏离时,当学生的探究出现困难时,教师都要通过一些小问题的追问,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把探究活动进行下去,甚至把探究活动引向深入。

三、课堂提问的启发性

研讨交流阶段,注意交流汇报的互动性,要突出交流的有效性,交流研讨的过程由质疑、解疑,再质疑、再解疑,循环往复,步步深入。所以,课堂教学中设计问题引起学生研讨交流的欲望,环环紧扣将问题引向深入,与学生展开平等对话,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在对话中,教师要善于通过“追问”,引起师生情感共鸣,引发思维的矛盾冲突,鼓励引导学生敢于思考,敢于发表独特的见解,调动学生的逻辑思维,积极思考,在自由参与和表达中通过自身内部的矛盾运动,从直观的现象中一步步向客观的规律靠近,掌握新的知识、建构新的科学概念,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这时的提问要具有启发性,启迪学生步步深入。

如,四年级上册“听听声音”由三个活动组成,第一个活动是让儿童回忆他们所听到的声音,第二个活动是让学生听听音叉发出的不同强弱的声音,第三个活动是听铁钉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对儿童有挑战的是学生对声音的感知、辨识与描述,要理解并运用声音的高低和强弱两个基本发属性来区分声音。上课时,教师把学生汇报的描述声音的词都记录下来:吱吱咚咚嘶嘶;咔嚓呼呼嗡嗡;清脆尖锐响重;小声大声粗大;中音低沉。

然后教师小结实验结论,并板书。

实验结论:声音有大小(强弱);声音有高低。

上到这里,学生的概念建构还不到位,接下来教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现在请比较一下,你们之前又是怎样描述声音的?(对着之前的板书逐个比较)产生了如下一段对话:

师:清脆是形容声音强、弱、高、低其中的哪一个?

生:高。

师:尖锐呢?

生:高。

师:响和重。

生:都是“强”。

师:小声和大声呢?

生:指声音的弱和强。

师:粗呢?

生:低。

师:大呢?

生:强

师:中音呢?

生:指声音在高与低之间的状态。

师:低沉呢?

生:低。

师:吱吱、咚咚、嘶嘶、咔嚓、呼呼、嗡嗡这些词呢?

生:它们都不能用声音的强弱高低来形容。

生:它们是象声词。

……

这段对话引导学生用科学概念(高、低、强、弱)重新审视前面大家研讨的符号化的结果,它不但帮助学生运用新的概念去区分原来对声音的描述,也是一个检查和运用所学概念的过程,是学生在纯符号条件下的理性分析过程,更是一个深层理解概念和建构概念的过程,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强、弱、高、低这些科学概念,升华了感知,学生对声音的辨识和描述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问题是思维的向导,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关键。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个问题,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并启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主动求学,为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打下基础。

(作者单位:浙江缙云县第二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指向性横梁开放性
一种接收换能器指向性凹陷方法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软横跨改软索式硬横梁研究
基于钢横梁刚度折减的钢板组合梁地震响应分析
人大专题询问:增强监督“指向性”
声波测井圆环阵指向性设计
立式车床高精度、高刚度进给式横梁设计
忽逢桃林 落英缤纷——我的“指向性写作”教学点滴谈
寻求开放性道路
重读天一阁开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