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与学的感悟

2016-05-30 18:48杨松
南北桥 2016年7期
关键词:教学感悟教师角色课堂互动

杨松

【摘 要】从教中学,从学中教,确实有些浅陋的见解和体会,还望各位同仁来帮助探讨和提升。素质教育要落到实处,老师就得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创新的能力。新课程标准是既要求教师改变观念,又要求教师转变角色,最迫在眉睫的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换代。

【关键词】高中生物 教学感悟 教师角色 课堂互动 情感熏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7.078

现在的课程标准,可谓是标准更高,要求更严。历经生物教学也有几个年头,尝到了生物教学的酸甜苦辣。

一、转变教师角色

课程新标准要求教师指导学生自主的探索性的完成实验、进行独立技术操作、探讨一些新学科问题并完成相关的学习报告、进行社会实践调查以及拓展性学习方式等多项课题学习任务,这是旧课程无法比拟的。与此同时,新课程又能让老师们的教学能力、应变能力、实践能力、适应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成败的关键取决于教师对研究课题的内容、过程、方法以及相关综合信息的熟悉和掌握程度。因此,要想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我们教师必须转变角色,由“教书匠”转变为“引路人”。要培养高素质的学生,首先自己必须是一个高素质的教师,要善于“反思”,增加内涵,提高教师的学识和能力,提高教学的效果。

二、加强课堂互动

课改的不断深入,“课堂互动”在教学中受到了高度关注。“师生互动”的出发点是要对的学生思维进行引导和培养。因此,“师生互动”是否成功就要看学生是否在进行积极思维。实施“师生互动”,作为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和心理、情感、体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的状态之中去。面对学生课堂生成的问题,我认为我们教师不应该直接予以回答,可以留给学生几分钟时间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在讨论和交流的时候,教师可以适当地予以点拨,对于学生中好的做法和思路应予以展示和分享,对于学生间共存的疑问,我们教师再集体教授。例如,有老师和学生一起学习“植物种子的萌发”一节内容时,课前,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去探究温度、水、空气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通过这一过程让学生联系非生物因素对植物种子萌发存在着怎样的影响。在课堂上,首先要求学生互相就自己所设计的实验进行交流和讨论,就学生讨论的情况,我再进行必要的点拨指导,学生没有涉及的地方,再适当地予以补充和延伸,尽可能实现教材、自然、生活环境立体式的融合。最后再留一部分时间让学生自己进行小结,实现知识的自我提炼和梳理,将本堂课所学与原有的知识表象有机的融合。

三、加强情感熏陶

直接影响认知水平往往是情感在作祟。人在高兴时,就容易通过接受外界信息,人在苦闷时,往往不能接受外界信息,出现“见而不入眼”“听而不入耳”的情形。教师就要根据情绪对学生认知活动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正面情绪来促进学生的认知过程,提高教与学的效益。受到传统观念的制约,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被限制在课堂提问和回答问题上。除此之外,师生之间没有更深层次的沟通。学生只有在对所学知识非常感兴趣的前提下,才有可能进一步探求知识。因此,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和知识需求的基础上,从多种角度出发,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乐趣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卸掉思想包袱,轻松探索生物知识。教师可以适当在课堂上设置一些小组讨论和其他互动环节,使学生能够自由发表对知识点的看法,鼓励学生质疑书本知识,并倡导自主学习的精神。初中生物教学是一项系统性和灵活性较强的教学活动,具有特殊的培养目标。要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实际效果,教师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生物实验的开展,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求知的能力。优化初中生物教学的设计方案,有助于增強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使学生在生物课堂上充满热情、愉快高效地吸收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应用情感调节,对提高教学质量是有很大帮助的。

四、创设实验情境

生物是一门实验科学,特别是在中学教育阶段,生物实验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设计性或探索性的实验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生物知识和实验技能,还要求他们灵活地、创造性地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设计性或探索性实验在激发学生创新欲望、培养他们的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所具有的作用是其他常规实验所无法比拟的。设计合理的小实验,教师从创设情境入手,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创设情境,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起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在生物教学中若能辅之设计合理的小实验,则将势必容易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样一来,无疑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拓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五、提高兴趣和信心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只要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有计划、有目的的对学生的兴趣的培养,并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积极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就能获得任人满意的教学效果。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处在学生视野的横向和纵向比较之中,能否在学生中有一个良好的教学能力形象是极其重要的。著名教育家孙敬修先生说:“学生的眼睛是‘录像机,耳朵是‘录音机,脑子是‘电子计算机。录下来的信号装在‘电子计算机里并储存,然后指导行动。”这就说明教师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试想一个对自己都没有信心或信心不足的教师,怎能通过你的课堂让学生对你有信心和兴趣呢?我们教师,任重而道远,一定要用心去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事,让学生钦佩,赢得学生的好评,教学的实施就能顺畅。

总之,新课程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为此,我们的初中生物教学必须将课堂大胆地还给学生,切忌照本宣科,创新我们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度,改变传统的搬运知识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教学要面向全体,要考虑到学生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教学中要减少对学生的统一要求,更不能搞一刀切,尽量让学生自由发挥,让他们自己暴露出问题,引起质疑,老师不刻意去约束学生的思维,学生才能自由地、大胆地发挥其想象力,学习才更具主动性,生成的问题才会更有价值。

猜你喜欢
教学感悟教师角色课堂互动
浅议高中语文教学感悟
教师角色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及角色转换
浅谈新课改下教师的角色与教学行为
组织高中英语课堂互动的四要点
简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互动的艺术
新媒体环境下多模态商务英语课堂教师角色定位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
对问题教学法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感悟
回归本原 透析真实
谈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与学生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