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

2016-05-30 19:55李琼
南北桥 2016年7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初中数学

李琼

【摘 要】初中阶段是学生进行大量知识学习的关键时期,对此,初中阶段的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中我将谈谈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

【关键词】初中数学 自主学习 潜能激发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7.107

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知识而是技能,因此,对于学生来说主动汲取知识是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进入社会自身专业能力进步的速度。初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生的年龄是成正比的,但是大部分教师或者家长在学生教育阶段容易存在一种误区,那就是只注重教师的“教”,而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往往采取忽略的态度。作为教师,我们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会发现,初中生往往因为好奇心强、求知欲浓烈等方面的原因,自主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反而会比高年级的学生更强,所以在我看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应该从初中阶段开始。

数学是学生受教育过程中必备且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而且由于学科知识结构方面的原因,数学是一门非常适合学生探索和研究的学科,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往往就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就导致对于好奇心强的初中生来说,数学是一门挑战感与满足感并存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科学的进行思维和行为等方面的引导,利用数学来一步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是非常有效的。所以下文中我也将通过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例子和经验,来分享一下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

一、课堂氛围营造

从我国各阶段的知识教学来看,基本上都是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教学活动的,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以集体的方式参与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因此环境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都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心智还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初中生来说,课堂学习氛围可能会直接影响着学生某一节课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的高低。所以我认为要想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就必须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前提,那么课堂氛围的塑造也就至关重要。

首先,对于初中课堂来说教学氛围要以活泼、轻松为基调。活泼好动是初中生的天性,即使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不例外,所以作为教师来说,我们在日常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尽量营造出活泼、自由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感受到舒适和轻松,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性。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自身魅力来营造氛围,比如上课一开始通过活泼幽默的语言、夸张的肢体动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塑造好的心情;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堂伊始的师生简单互动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例如通过趣味性的问题探讨,来帮助学生实现数学思维的转换,充分唤醒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从而带动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点的学习。

其次,保證课堂氛围活跃基调的同时,教师还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微调。活泼是初中生的天性,而身心发展限制、自控能力差也是初中生身上较为鲜明的特点,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活泼可以是主调,但不能是单一色调,否则会导致活泼过度,教学场面的失控,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所学知识的特点及时调整教学氛围。例如要学习的知识内容非常严谨,例如代数计算,几何应用等都需要学生细心,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就要营造以严肃为主的课堂氛围,这样学生在知识学习或者课堂练习过程中思维会更加集中,对于知识的重视程度也会相应加强。

二、科学的教学模式

相对于高中的学生来说,初中生不论是在知识学习还是技能提高方面,对于教师始终有着较强的依赖性,所以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上需要慎之又慎,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和班级教学实际。

首先,结合我自己的教学经验来看,在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可以先通过启发式教学来培养起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当然,初中阶段的启发式教学需要教师占主导,我在教学过程中通常是采用问答的形式来进行数学知识的传授。在备课过程中我会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事先列出一些基础性问题,然后在讲课的过程中通过知识的不断传输,逐渐引出问题,然后以问题为媒介和学生进行交流和探讨,之后再思维和解题角度方面对学生进行循循善诱。这样学生就会不自觉地跟着教师的思维路线进行思考,这样学生在思维过程中也会逐渐习惯开动脑筋,一步步建立数学思维,从而培养起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其次,单从数学这门学科来说探究式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最为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当然,对于初中生来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连百分之五十的自主探究都达不到,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将基础性的知识内容通过例题讲解的方式进行传输,让学生在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的基础上进行类似问题的分析和探讨,这样一方面可以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技能,另一方面还能让学生通过题目的探究,一步步养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

三、鼓励原则

对于学生来说,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唯一的任务就是进行各科知识的学习,而教师是绝大多数学生心目中代表专业知识的权威,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想得到的就是教师以各种方式给予的肯定。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利用这一点,不断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尤其是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取得成绩的学生进行及时的肯定和赞扬。对于学生来说,自己解决问题和通过教师的帮助解决问题其心理满足感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通过自己努力获得的成果,给予及时的表扬,让学生从自主学习上获得更大的满足感和虚荣感,进而为了下一次的成功而更加努力。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对于学生的每一次主动回答给予肯定。普遍意义上来看,学生在课堂互动的过程中能够主动举手回答问题需要一种莫大的勇气,所以不论对错,教师都要对学生的主动思考并积极参与课堂的勇气给予肯定,这也能给其他学生以心理上的鼓励,从而带动更多的学生积极思考并参与课堂。

以上是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获得一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经验,分享出来和大家共勉,希望其他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自身的教学实际,总结出更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初中数学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