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2016-05-30 22:38宋容兰
南北桥 2016年6期
关键词:平等尊重和谐

宋容兰

【摘 要】和谐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融洽的。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

【关键词】体育 和谐 尊重 公正 平等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6.054

和谐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融洽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它应该体现在:一方面,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因此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体育教学有着积极的意义。我认为在体育教学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教师要有爱心,要以情动人

“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感人心者,莫过乎情”,寓情于教,以情动人是教学中体育教师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之一。爱是教育的灵魂,爱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桥梁,只有师生关系处在关爱、平等的和谐氛围之中,学生才能直言面对教师,大胆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去体验、去完成教学任务。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地去雕塑每一位学生。

爱学生,就要随时随地了解学生的感受,善于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解决问题。此时,你不仅是一位老师,还是学生的朋友。教师要带着爱心去上课,要处处关心、爱护学生。比如,上课时天气较热,教师就要想到减少学生活动量;天气较冷时,教师就应想到学生衣着的厚薄,出汗后是否会感冒;遇到学生头疼脑热,教师就应让学生休息;学生情绪不好时,主动与他聊聊天等。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如果处理得当,就能使学生感到温暖,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给学生以尊重

尊重比热爱更为重要。因为给学生以尊重,学生才能感受师生的平等,才能感受自尊的存在。一旦他们认为失去自尊他们就会失去向上的动力,精神的支柱,由此导致消沉。反之,他们就会获得向上的动力源泉。记得在一次耐力训练结束后,我在全体学生的面前表扬了一位成绩不是很理想,平时不喜欢运动的女生,我说:“同学们应该向她学习永不言弃的精神。”没想到从那以后这位平常不爱运动、体育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在体育课中逐渐变得活跃起来,能积极主动的参加各种活动,与我的关系也一下子拉近了好多。我一直无法理解这是为什么。直到有一次在与她沟通中我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原来由于她长得有点胖,跑步经常是最后一名,同学们老是取笑她,因此她就不喜欢参加体育活动,没想到一次不经意的表扬竟然会改变她。为此,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意愿、隐私权等等,赏识学生,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你在关注他,你在尊重他。

三、注重批评的方法

批评是教师管理学生的基本方法,批评,往往引起学生反感。但真正让学生从心底接受批评并非易事,即便是从教多年的教师,也往往感到批评学生是件难事,效果常常令人不太满意,有时甚至适得其反。因此我们就应注重批评的方法。批评学生,态度要诚恳必须是真心实意帮助学生改正错误。记得高一时遇到一男生,上课老是自由散漫,一次体育课中他没有参加训练,我很关切地问他为什么不参加,他说不想参加,问他原因,他很不屑地说没有什么原因,看到他的那种态度,当时我很生气,就要他把未完成的内容补上,但结果是他不屑一顾地走了,留下尴尬气愤的我。我知道不能与他硬碰硬,我改变了对这名学生的态度,多次很诚恳地找他谈心,尽管有时他很冷漠,但我仍不放弃,最后他终于有所改变,性格变得开朗了许多,与师生相处也比较融洽了。

四、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老师偏爱谁多一点,他们心中有数。要想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其中一点就是要像天平般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身为人师的我,有时候会一不小心偏心了。在一次体育课上,有一个班干部和另外一个比较调皮的学生在大声讲话,扰乱了课堂教学秩序,当时我就只批评了那个调皮的学生。小风波虽然平息了,但后来有人向我打小报告,班上有人说老师不公正,两人做错了,却要一人来承担。说实在的,听了这话心里很不舒服,但这的确是我做得不对的地方,掩盖了班干部的缺点,从某种程度看是纵容班干部破坏纪律。从此以后,对于“公正”一词,我就更加谨慎对待了。

五、要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

学生觉得老师好伟大,对老师有好感,才愿意亲近老师,融洽的师生关系才可能建立起来。教师要想树立好自己的形象,就要严格要求自己,形成高度负责的工作作风。以自己对所教学科的热爱激发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热爱,以自己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去影响学生,学生自然会看出来“老师多么认真地工作,这都是为了我们好”从而才能爱戴老师。

教师还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求学生要做的,自己也应该主动去做;甚至老师自己有了过失时,也要勇于承认错误……教师要以自己的言行去引导学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起到真正的表率作用。记得在一次体育课结束解散时,我看到地上有垃圾,让就近的一名女生捡起来,她很无辜地望着我说:“老师,不是我丢的。”我说“不是你丢的你也可以捡起来。”但那名女生还是说不是她丢的,最终她没有捡,在她离开时我把垃圾捡了起来并丢进了垃圾箱。过了几天,这名女生来向我道歉,原来她看到我捡起了垃圾很自责,其实我早已淡忘了这件事。我不禁感叹,原来老师一个不经意的行为会对学生产生这么大的影响。事后我也在反思:为什么自己没有先主动去做,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学生不是更好吗?这样或许不用我讲,许多事学生都会去做,师生间也更能相互理解。

和谐师生关系的确立,更多的有赖于教师自身观念的更新和人格的不断健全与完善;有赖于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爱和时时刻刻的尊重。相信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将会迸发出强劲的教育能量,促进教育效果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李镇西.《爱心与教育》.(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2]《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的沟通技巧》.

[3]刘勇,李雄锋.(衡阳师范学院报).

猜你喜欢
平等尊重和谐
关于深入开展文化养老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寄宿制学校的班级管理更需要“以人为本”的心灵沟通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小学教育中转化差生之我见
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和谐劳动关系实证研究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积极课堂气氛的营造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
教若三“点”成线 注定别开“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