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

2016-05-30 01:12刘隆胜
南北桥 2016年6期
关键词:动手能力高中物理兴趣

刘隆胜

【摘 要】新的教学改革对于高中的教学展开多方面完善,其中物理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规律和定理,还要具备用物理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物理实验能力的高低。

【关键词】高中物理 兴趣 动手能力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6.123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高中物理教学开始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不仅仅要求学生学会基本的理论,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物理实验能力,这对于学生今后步入社会发展以及从事与物理相关的研究和专业学习具有极大的帮助。而与此同时,物理又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所以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才能真正理解一些物理现象和规律,对于其今后的学习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论述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首先,培养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只有学生具备了兴趣之后,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物理实验中来,因为学生在初中阶段并没有培养起对实验的兴趣,对于他们来说实验很少开展而又很陌生,在实验中他们畏首畏尾,有很多盲区,所以难以建立信心,也就无法产生兴趣。而经过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对于实验的兴趣对于其实验能力的培养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如果学生没有兴趣,教师的实验教学开展起来举步维艰,学生的兴趣直接推动其积极参与与思考,甚至会自主发现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且主动解决问题,这种态度对于实验能力的快速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那么教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呢?

第一,教师要让学生多接触实验,在实验方面建立信心。高中物理比初中物理更加深奥和难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会存在很多疑难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很多教师就把大部分时间放在了课堂教学上,不断地教学、做题、讲题、背公式等等,甚至还会让学生背题型,这种僵硬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对于实验教学提不起兴趣。我认为教师应该采取实验教学和课堂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以此帮助学生理解物理定理和规律,同时培养学生对于实验的兴趣,打消内心的排斥感。

第二,在开展物理实验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和实验内容是不是相匹配。很多教师在选择的时候往往根据大多数学生的物理学习水平进行实验内容的设置,但却忽略了一些物理学困生以及动手能力差的学生的实验开展,阻碍这部分学生兴趣的发展,这样就会致使差生更差的现象,不利于学生整体物理实验水平的提升。所以教师要设置多样的实验内容,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进行选择,尽量保证选做的实验能够成功,这样既能适合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又能够对学生提出一定的要求,从而确保实验的有效完成,通过开展成功的实验来建立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信心,从而逐步形成有效的兴趣。总之,学生的兴趣建立对于学生物理实验能力的提升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其次,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是提高学生物理实验能力的重要准备之一。动手能力就是学生对于物理实验器材以及设备能够运用自如,同时在把自己的思维过程转化为实际的操作时学生能够进行的有理有序,就是能够成功地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在实际操作中。

但是学生已经习惯灌输式、被动式的物理学习方式,而物理实验过程中也已经习惯教师先把过程和步骤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以及再三叮嘱,然后学生直接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实验,这种实验过程实际上毫无提高的作用,学生虽然也在动手但却并不是自己思维的自主转化,没有学生自己的理解在里面,所以没有办法提高学生的实验水平。

第一,教师要多让学生进行自主实验设计,根据所学知识以及相关问题设计对应的实验,教师只需要为其进行建议和修正,在实验的时候放手让学生进行操作,教师做好教学的辅助和引导角色即可,这样学生的动手能力才能真正获得发展。

第二,教师积极利用课堂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因为高中阶段物理教学任务重不可能每周都能开展实验,所以教师如果仅仅依赖于开展实验教学才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的话,其效果不会很好,所以教师要利用好日常的教学,让学生积极动手。例如,在学习摩擦力的作用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身边的事物为实验对象,及时动起手来,然后分析物体的受力分解,不仅能够使学生快速理解物理原理,还能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

第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一定非要让学生动手才能提高其实际的操作能力,教师还可以借助于新的教学手段,例如多媒体技术等为学生展示模拟实验视频,在生动直观的视频教学中学生对于实验的操作进一步熟悉,在自己动手的时候就会更加有信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对于其整体实验水平的提高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再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验创新能力是提升其整体实验能力的关键性一步。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物理科学的不断丰富,物理创新能力不仅对于物理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我国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所以,我们必须关注学生物理实验创新能力的发展,如果学生的实验能力不具备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的话,其实验水平是无法获得不断提升的。那么该如何提高学生的实验创新意识和素养呢?

第一,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是敢于提出问题、敢于怀疑、敢于进行新的探索。但是我们的学生现在大部分都不具备这样的素养,主要就是教师填鸭式的教学形式阻碍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导致学生习惯于依赖教师来进行问题的思考,而不知道自主进行学习和建构。所以教师首先要转变这种教学方式,尤其是在做实验的时候更要注重激发学生的自主思维意识。例如要做电路设计,在学生了解具体要求之后让学生先自主在作业本上进行绘制,教师不做参与,在学生进行自主思考之后,教师针对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提问,这样就能让学生具有自己的思考过程和思维顺序,具有自己的创新性在里面,并且能够进行有效的表达,这对于其今后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第二,教师要及时了解最新的物理学科知识,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创新性物理教学。教师不能只是以课本教材为单一的教学工具,可以及时为学生介绍一些创新的物理学科研究与发展,虽然学生可能无法完全了解,但是这种新鲜事物和原理会极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探究欲望,对于其创新意识有很好的激发作用。创新能力是制约学生物理实验能力发展的重要瓶颈,教师一定要给予高度重视。

通过以上几点的论述,高中物理的实验教学必须循序渐进,时刻以学生的主体性为教学出发点,帮助学生建立自主思考能力,从而为实验教学做好准备。

猜你喜欢
动手能力高中物理兴趣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动手能力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培养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