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2016-05-30 01:12李芳
南北桥 2016年6期
关键词:因材施教兴趣初中语文

李芳

【摘 要】语文是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阅读作为语文学科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教师进行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在学校教育中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因此,优化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教师和学生需要共同努力的目标。

【关键词】初中语文 兴趣 阅读教学 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6.136

语文课程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着其他课程的教学效果,因此,学校和教师必须重视语文教学的基础地位,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初中阶段是学校教育的过渡阶段,既有对小学教育内容的总结与深入,也承担着为高中教育奠定基础的责任,因此,初中教育至关重要。学生在小学经历了语文基础识字的训练之后,在初中的语文学习重点是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包括语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与表达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要重视引导学生体会阅读的精髓,表达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获得相关的情感体验与人生感悟,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一、增强阅读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产生使人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者带来疲劳。”阅读能力是学生学习必备的基本素养,同时也是学生难以掌握的学习技能,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必须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主动自愿地进行阅读训练,而不只是将阅读作为一种教学任务。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心理上有很强的好奇心和猎奇性,教师要注意因势利导,增强语文阅读的趣味性,刺激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阅读学习。首先,教师要营造和谐、轻松、愉快的课堂阅读氛围,引导学生学会享受阅读的快乐。阅读本身是一种宁心静气的愉悦的学习活动,但由于教师一味将阅读与升学考试联系起来,导致学生已经忘记了阅读活动本身的乐趣与快乐,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要回归阅读活动的本质,引导学生真正体会阅读带给人的快乐与平静。

其次,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注意教学内容的趣味性。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要树立良好的阅读教学意识,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渗透阅读教学,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例如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时,教师关于文章的背景知识的介绍就是增强语文阅读教学趣味性的重要一环。教师在课文开始前讲解关于鲁迅的小故事能够迅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刺激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关于鲁迅的资料,这能够使学生意识到阅读能够让人掌握许多课本学不到的知识,使人变得博学,这种心理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语文阅读教学要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初中语文教材是阅读教学的主要依据,是教师教授学生阅读技巧和方法的重要依托,因此,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内容上要做出合理正确的选择。阅读类型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小说和科普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注意选择典型的例文作为阅读讲解对象,帮助学生梳理几种文体的主要特点,在讲解课文的同时为学生讲授阅读这几类文体应该注意的问题和阅读的技巧。同时,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阅读接受能力,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教学规律,分层次教学,帮助学生逐渐掌握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三、创设情境与问题,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效率

首先,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要适时地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阅读时体会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语文阅读效率。语文阅读不是一项孤立的学习活动,阅读强调的是体会文章的情感,引起读者的联想与感悟,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要适当的运用情境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与阅读对象相似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阅读对象的情感,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例如,在讲授《荷叶母亲》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作者的情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类比自己的母亲,让学生回忆自己与母亲的故事,在这种情境与氛围中去阅读课文,学生自然就能很容易理解作者在文章中表达对母亲的赞美之情。这种情境阅读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文章的情感,使阅读并不只是流于表面的体验,为学生提高自身的阅读深度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由于学生在初中阶段刚开始接触系统的阅读教学与训练,一些阅读训练对于学生来说难度太大,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交给学生必要的阅读技巧与方法,更要在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时进行适当的指导,虽然教师的阅读教学能够帮助学生解决一些阅读难题,但阅读能力的提升必须依靠学生的自主训练。学生在进行新的一种阅读文体的训练时,往往抓不住重点,既浪费了练习时间,也得不到有效地训练,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设置几个具有引导性的问题,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主线,然后通过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逐渐找到阅读的思路和方式,最终全面深刻地解读文章的内涵。教师必要的引导与帮助,能够使学生迅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式,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错误,有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

四、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时间毕竟有限,教师只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向学生传授基本的阅读技巧,真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还需要学生广泛阅读课外材料,坚持不懈,从而一步步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课外阅读种类多而杂,为了让学生进行有效地阅读,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有趣又有教育意义的书籍供学生阅读,并且引导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的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写作积累素材。广泛的课外阅读既能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又能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可谓是一举两得。为了鼓励学生积极进行阅读活动,教师可以组织一些阅读比赛,让学生讲一讲自己阅读的书目的主要内容和自己阅读过后的感受与体验,这种形式能够在无形中训练学生概括文章大意与感受作者思想的能力。阅读比赛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使学生在快乐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总之,阅读能力是初中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也要配合教师的阅读教学,端正阅读学习态度,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训练,继而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猜你喜欢
因材施教兴趣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在于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