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会计实训一体化教学改革

2016-05-30 01:47廖秀珍
科技风 2016年5期
关键词:会计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廖秀珍

摘要: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如何帮助毕业学生成功地实现进入职场的完美转型,是现今高职院校教学的改革重点,也是对教师教学技能的一大考验。本文立足高职院校会计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结合以往的研究成果,对高职院校会计教学实施实训一体化的教学改革进行阐释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会计;实训一体化;教学改革

在高职院校的会计教学改革中,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作为改革的核心、灵魂和集中发力点。这种培养模式的终极目标是要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在短时间内服务生产工作第一线的专业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勇于破除以往“学而无用”的假命题,实现实训一体化的改革突围。

1.实训一体化的概念解析

实训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在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对双元制的继承、创新和发展。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指双重职业训练,即学生在企业的“实战演练”和在学校的“理论学习”相融合。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有超过70%的学习是在岗位上进行的,仅有不足20%的学习是从课堂的理论教学中获得的。在这种培养模式下,一方面消除了学习理论过程中的枯燥感和厌倦感,增强了真实体验的兴奋感和探索欲望,有利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保持高昂斗志和积极情绪,提高学习效率和操作技能。另一方面,帮助学生真正实现学有所用,及时把理论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同时把实践中的经验教训置于宏观理论中,实现理论的不断修正和完善。

在双元制基础上诞生的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很好地吸收了前者的营养和优势,在教学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评价的统筹兼顾上发挥了极具建设性的作用,应该受到高职院校教师的重点关注。

2.高职院校会计教学过程的现状解析

笔者经大范围地实地调查后,发现众多高职院校的会计教师都结合本校及本班的特殊性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革新,但是,改革的过程并非是无懈可击的,仍存在一些缺漏,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课程设置不合理

经过对多个高职院校的实际考察,发现一个共同的问题,即课程设置不合理,主要表现在理论课程繁多且内容交叉过多。众多的会计专业都开设了供学生入门所用的理论课程,比如会计基础、初级会计、会计电算化、财务会计、税务会计、成本会计。看似课程设置全面、具体而有针对性,但是实际情况却与设计初衷背道而驰,知识点重复出现且内容交叉现象严重,导致学生逐渐丧失对新知识新挑战的兴趣,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2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脱节

在学校的教学中,部分教师一直唯书本是举,授课过程中照本宣科,将大量的理论如“填鸭”般灌输给学生,期末测评时也把对理论知识的考察视为重点。学生没有机会到具体的岗位上亲身体验,导致他们无法及时地检测自我的学习情况。真正进入职场后,才发现实际操作困难重重,理论应用更是一窍不通,只能再次接受职前培训。这种理论实践两相脱节、岗前岗后两相脱节的现象屡屡出现,为高职院校的教师及管理者敲响了警钟。

2.3教师统治了课堂

学生既是学习的主体,又是学习的客体,在教学过程中置于重要的核心地位。但在教学活动的实际操作中,教师往往“越俎代庖”,篡夺了学生的统领地位,将学生置于教学过程的附属和盲区。部分教师在备课、授课、检测评价环节“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完全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和创造力。部分教师“唯我独尊”的教学心态使学生难以很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导致其理论基础薄弱,并进一步影响到学生的实践演练。

3.高职院校会计实训一体化改革的举措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种种问题,并结合前者的研究成果,笔者就如何进行高职院校会计实训一体化提出几点建设性举措。

3.1改变教学理念

在职业教育中,学生的身份更体现为一个准职场人,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更要重视对于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因此,教师要提高实训一体化的意识,强化对于提升学生操作技能的认识,主动思考,积极探索,挖掘出更加适应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为学生向职场人的成功转型做好准备。

3.2调整课程结构

在教学安排时,应借鉴德国的二元体制,减少理论课的课时,增加实践课的比重,实现理论实践相互促进的新平衡。比如,教学秘书在进行课程安排时,可将理论课比重下调至40%,实践课比重增加至50%,综合测评课程加至10%。在一周的教学安排上,可组织学生利用两天的时间进行集中的理论知识讲解,后两天组织学生到学校附近的单位进行实践教学,最后在周五进行交流和测评。根据本班的容量及实习情况,教师可事先将学生进行分组,然后要求以组为单位上交实习总结,并进行课堂的经验交流和头脑风暴,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和评价。

3.3提供实训一体化的教学场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学器材、教学设备及教学场所为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会计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如果没有合适的实践场所,培养学生的基本核算能力、实务处理能力、核算与分析能力、核算与申报能力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在教学场所的选择及建设中,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加大资金投入,在校内或校外选择适当位置建设实践基地,并安排专人进行日常的运行工作,做好实习学生的分配、实习项目的建立、实习过程的规划。第二,在资金不充裕的情况下,充分利用课堂空间,提高教室的利用率。教师可借鉴STS的教育理念,将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融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提高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比如在教室中创设职场实景,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代表一个公司,公司内部设置与财务相关的部门和职位,彼此间展开财务精算的竞争。第三,搭建好“企校共建”的平台,一方面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单位,另一方面也为企业输送优秀人才奠定了基础。

4.结语

在高职院校推广会计实训一体化教学改革,有重要的理念价值和现实意义。一体化的改革不仅更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锻炼了教师的教学技能,更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实践的兴奋感,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打好基础,从而起到了事半功倍的绝佳效果,应该受到更多高职院校的重视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徐祥龙.高职会计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改革探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27(1):136-137.DOI:10.3969.

[2]王悦.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建构[J].教育观察(上旬),2013,2(7):69-71.DOI:10.3969.

猜你喜欢
会计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会计统计发展探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