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滴在心烛照万家

2016-05-30 10:48黄乒宾蓝锋
阅读(书香天地) 2016年4期
关键词:毕业校长妻子

黄乒宾 蓝锋

在都安瑶族自治县高中的一个校友分群里,从清华、北大等名校毕业的群友比比皆是,有的是科研院所的精英,有的是公安部的警官,有的是上市公司的高管……多年前,他们都曾饿着肚子、打着火把走几公里山路,从偏远的大石山区到都安高中求学。是谁在激励他们?是莫振高。莫振高是一校之魂,是全校师生的精神领袖,他身正为范,他用人格风范、默默的君子气度,对都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这样一位深受师生爱戴的校长,却因劳累过度,积劳成疾,于2015年3月9日不幸逝世。他的可贵精神、感人事迹仍在师生中传诵……

用宽大胸怀接纳莘莘学子

毕业于165班,如今在北京当公司老总的苏宏兵说:“在莫校长眼中,所有的孩子都是人才,都是可以培养出来的。”

都安高中声名在外,很多学生慕名而来,莫振高总是尽力接纳,结果每个班的人数都接近90人。毕业于175班,如今在北京工作的韦景煜说:“我们班有88个学生,最后一排后背贴着墙壁坐。”

毕业于181班的韩逊家在都安县高岭镇唐伦村,当年家徒四壁。1998年10月,高一上学期开学一个月,军训都快结束了,在外打工的父亲总算筹够学费,带他去都高报到。父子俩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走进了校长办公室,没想到,莫校长弄清缘由后,决定破例收下韩逊,尽管韩逊的中考成绩很一般。过了些天,韩逊在校园里偶遇莫校长,校长一眼就认出他,主动叫住他,问起他的生活情况。要知道,这所学校有几千名在校生,韩逊对此触动很大,后来他真的“爆发”了——成了“学霸”,考上了北大,如今在华润集团工作。

毕业于188班的黄仁家在马山县,当年他曾考上东北的一所大学,入学后因为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便“任性”地退学,回乡报名复读遭拒,他就去都高找了莫校长。在毕业班人数爆满的情况下,莫校长依然收下了他。如今,黄仁已成为中国武警特警学院猎鹰突击队一名正连级队员。

用品格照亮全校师生

在都高的学生们心目中,莫振高既是校长,也是慈父。比如,他会在晨操后用广播提醒:“天气预报说今天要出大太阳,大家可以把被子抱到操场晒!”第一节课下课时,他又广播说:“大家可以利用下课时间,到操场上把被子翻一下!”如果学生们做操时不巧下雨被雨淋了,广播里会传出莫校长熟悉而亲切的声音:“食堂为大家准备了姜糖水,请淋了雨的同学去喝!”

都高资助办主任韦喜凤说,2015年3月8日,莫校长辞世的前一天还来电安排工作,电话中他说第二天要出院,她还非常高兴,想着校长办公室的灯就要亮了。因为之前每天晚上她加班时,总是看到校长的办公室也亮着灯,那个时候就会觉得很踏实,有主心骨在。

都高英语教师韦荣琼说,每次学校月考结束,莫校长都会邀请很多老师到他家,让夫人加菜犒劳他们。老师们“吃校长的喝校长的”,很是过意不去,想着找机会表表谢意。不想,莫校长夫妇早就知道大家的心思,他们的独生子在深圳举行婚礼时,夫妇俩悄悄前往,等婚礼结束他们回到都安,喜讯这才传开。

3月10日,第一批前来吊唁莫校长的人群中,桂林全州中学的梁艳理老师就是其中一位。2013年11月,她曾到都安高中支教。她记得,当支教老师一下车,莫校长和他们握过手后,就不由分说抢过她手里的行李往前走。到了房间,看到桌子上已经摆好生活用品。后来她才知道,那是莫校长亲自去购买并帮着摆放的。

“化缘校长”

“每当回忆起中学校园生活,总是想起一条不标准的煤渣跑道,一个平房食堂里、停电的教室亮起的煤油灯,漏雨漏风的宿舍。从这个时代走出来的学子,都能真正体会到一个好学校对人生的意义。都安高中是我们的孵化器,是我们走向外面世界的起点……”毕业于156班的秦飞峰说。

莫振高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说:“农村的娃仔,好好读书才能改变命运。”为了让学生们“读好书”,他到处去“化缘”,换来了校园里新的教学楼、教室里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学生崭新的生活设施,还有贫困学生手上的生活补助。

都高的学生,有将近一半的学生来自贫困山区,家庭非常困难。每年高考结束后,莫振高都要四处奔走,为考上大学的贫困学生筹集学费。

毕业于159班的陆祖慧说:“可能别的校长想的是考不考得上大学,而莫校长想的是上不上得起大学。”2014年7月,莫校长和学校党委书记、资助办主任一行3人来到广东省中山市,作为在中山工作的都高人,陆祖慧陪同莫校长去找了中山市广东商会的会长。商会发动10多位广西籍老板,组成助学车队于8月12日抵达都安,莫校长和老板们一起深入澄江、下坳、保安等乡镇六七个贫困生家中家访,晚8时才返回县城。老板们此行共捐赠17.4万元,帮助50多名贫困生圆了大学梦。

妻子眼里的同事和丈夫

2015年3月12日下午,莫校长的妻子黄西彦老师强忍悲痛,回忆起丈夫最后的时光。

莫校长起床的闹铃一直定在凌晨5时20分,她曾偷偷调慢10多分钟,可他一旦发现就会很生气。他清晨起床后,就去叫学生起床。她劝他“你何必如此”,他说:“我不去叫他们起床,他们赖床要耽误学习的。我一个老人都起了,他们还不起吗?”于是,他总是每天天不亮出门,天黑回来,经常累得吃不下饭菜,只喝稀粥。

他得的是尿道结石,最初他还瞒着妻子,直到疼得夜里睡不着,几分钟上一次厕所,妻子才知道。当时尿血、尿频和尿失禁症状已经很严重,莫校长便拿纱布垫着,妻子发现后给他买了尿不湿,叫他去医院,可莫校长还是坚持要把手头的工作做完。毕业班的百日誓师大会,他还是坚持参加,而且声音依旧洪亮,腰杆依旧挺拔,谁都没发现他有任何异常。回到家,他瘫倒了,垫的尿布都湿透了。

2月26日早上,莫校长还在开大会布置学校工作,下午决定去南宁就医。

3月2日,术后的莫校长说话还很吃力,但电话不停。他给学校后勤部打了电话,要求像往年一样为学生们准备元宵节的汤圆和鸡蛋。

3月7日,“他一手提着尿袋,一手提着公文包,一定要去招聘会现场。”他三次昏倒又爬起来后,在妻子的陪同下乘出租车来到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下面的竹溪立交桥下。妻子刚扶着他下车没走几步,他就倒在地上,妻子扶不住,也跟着倒地。出租车司机发现后,又把他们送回医院。

3月8日,黄老师先热好莫校长的晚饭,让他先吃,他坚持要一起吃,结果,这成了他们夫妻二人最后一次共进的晚餐。黄老师觉得欣慰的是,9日早上,她给他喝了一碗粥,吃了一个香蕉。他是饱着肚子走的,而以往他经常饿到下午一两点钟才吃第一顿饭。

儿子眼里的父亲

莫振高与黄西彦的独生子莫智从北京名校毕业后,2009年到深圳工作。6年里莫校长只去看了他3次,第一次是因公出差到深圳;第二次是莫智结婚的时候;第三次是今年春节,莫智春节要值班,莫校长去深圳看望他,每次都是相聚匆匆。

父亲的更多信息,他只能从母亲那里得知。然而,他也知道很多事情母亲在替父亲瞒着,“他只报喜不报忧,不希望身边的人太担心他”。9日上午,直到父亲被送入抢救室时,他才知道父亲在南宁住院的消息。

莫振高辞世后,有这么一段话被都高校友在朋友圈、QQ空间里疯转:

“那个一下雨就广播收衣服收被子的校长;

那个备战高考时每天为我们准备牛奶鸡蛋香蕉宵夜的校长;

那个每到元宵等节日时给学生免费加菜的校长;

那个总是奔波各企业拉赞助帮助贫困学生的校长;

那个知道学生考上大学却因没钱放弃而翻山越岭去学生家家访的校长……”

(摘自《南国早报》,题目为编者加)

猜你喜欢
毕业校长妻子
为何妻子总是忧心忡忡?
我们今天毕业了
道理重要,还是妻子重要?
毕业季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毕业了,能否学以致用
论校长的修养
好校长是怎么炼就的?
校长给力“九个一”
毕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