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我意识敏感期”分析小班新入园幼儿的“叛逆”行为

2016-05-30 05:18吕芳
南北桥 2016年6期
关键词:自我意识幼儿

吕芳

【摘 要】小班新入园的幼儿,年龄大多在3岁左右,正处于自我意识的敏感期,他们非常在意属于自己的东西,包括自己的身体,会竭尽全力保护他们认为属于自己的一切,在此基础上,才能获得安全感。根据小班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为了帮助小班新入园幼儿更好地适应环境,适应幼儿园生活,我们可以做到合理安排、顺势引导,有效促进。

【关键词】幼儿 行为表现 自我意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6.196

一、小班新入园幼儿的“叛逆”行为表现

最近一直在读孙瑞雪老师的《捕捉儿童敏感期》一书,边读边想,读到“自我意识敏感期”部分,带小班时,新入园幼儿的种种表现,一一闪现在脑海里,“为了同一把小椅子,两个小朋友争执不下,互不相让,都口口声声说是自己的”“每次看书都要坐同一个位置”“游戏结束,同伴帮助拆开了自己搭好的积木,哭着闹着非要自己拆”“小椅子倒了,老师帮助扶起来,就尖叫、跺脚,大哭大闹”……总结起来,这些行为的共同特点就是:以自我为中心、不听引导、不听劝告,就是成人眼中的“叛逆”。事实上,这些行为的背后却隐藏着幼儿成长的巨大秘密——自我意识的敏感期。

当时,看到班级孩子的这种行为非常不理解,总是一遍遍不烦其烦地为他们讲解道理:幼儿园的玩具是大家的,我们要一起玩,一起收拾;幼儿园的桌子、椅子也都是大家的,不是小朋友自己的,找空余的位置坐就可以;小朋友之间要互帮互助,别人帮助你的时候,一定要说谢谢。然而,这些道理效果并不明显,孩子们总是口头答应知道了、记住了,遇到事情的时候,表现出的又是“我自己呀,我自己呀”,自己玩的玩具一定要自己收拾。

二、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认识到儿童的自我意识敏感期之后,再来回想上述问题,似乎理解了孩子们行为背后的原因。孙瑞雪老师在《捕捉儿童敏感期》一书中提到:儿童刚出生时没有自我意识,与整个世界混为一体,慢慢才有自我,2—3岁左右开始出现自我意识敏感期,这一敏感期持续的时间因人而异,有的孩子会一直持续到6岁,甚至12岁。儿童的自我意识,表现为“咬人、打人、说‘不等”。

小班新入园的幼儿,年龄大多在3岁左右,正处于自我意识的敏感期,他们非常在意属于自己的东西,包括自己的身体,会竭尽全力保护他们认为属于自己的一切,在此基础上,才能获得安全感。比如,自己坐过的椅子,他们会认为那就是自己的,这一天,他们都要找这同一把椅子来坐。自我意识不仅表现在保护自己的东西,他们还要坚持自己的事情一定要自己做,所以,他们经常会说“不”,或者“我自己”,比如自己搭好的积木,一定要自己拆,自己的椅子倒了,一定要自己扶起来。

三、合理安排,顺势引导,有效促进

根据小班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为了帮助小班新入园幼儿更好地适应环境,适应幼儿园生活,我们可以做到合理安排、顺势引导,有效促进。

在孩子刚入园的时候,教师可以在椅子、桌子上贴上孩子的照片或者名字,固定位置,孩子来到幼儿园,看到贴有自己照片或者名字的位置和椅子,会产生一种熟悉感和安全感,同时,也避免了孩子们争抢椅子、座位的问题。

在班级的游戏区,多设置平行游戏,同时,每份玩具可以用托盘或者小框单独存放,方便孩子自己取放、收拾和整理,同时,共同讨论制定游戏规则,引导幼儿游戏结束自己收拾整理玩具,并把玩具放回原位,帮助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游戏习惯,并避免争抢玩具的现象。

运用儿歌、图示等方面,帮助幼儿学习穿脱衣服、鞋子的方法,正确“搬拿椅子”的方法,增强幼儿的自理能力,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满足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需要,避免不必要的争执。

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一定要静心等待,多看多学,寻求适宜孩子年龄特点的方式去引导他,而不是强迫他做自己不理解、不明白的事情,更不能随意为孩子贴上“任性”、“倔强”、“不礼貌”、“不懂事”等标签,去挫败孩子的自信心与自尊心。

不要为孩子提出不符合他年龄特点的发展要求,比如强迫孩子分享、互助、宽容。在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慢行,需要等待,需要有“陪一只蜗牛去散步”的心情,慢慢地陪他欣赏沿途的风景,陪他度过一个又一个敏感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不断地游戏和人际交往中,自我意识慢慢成熟,在清楚地认识自我之后,孩子才会进一步体会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才会慢慢习得分享、互助、宽容等亲社会性行为。

猜你喜欢
自我意识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浅谈如何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海男《关系》中人物情感关系分析
浅谈年画中人物的变化与人的自我意识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