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的试题简析

2016-05-30 10:48刘霞
南北桥 2016年3期
关键词:教学方向试题分析初中语文

刘霞

【摘    要】近年来,语文学习越来越倾向于实用化,课本的内容设置更加广泛、有趣,从语文课本中不仅能学到文学知识,还能提高学生自身的欣赏水平与认知水平,继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但应试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一个难以短时间内改变的现状,试卷考查的多为有形的知识内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意权衡好试题、教学与课本的关系,从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试题分析  教学方向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3.008

目前,为响应教育教学新课改的要求,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较之前有了一定的改善,语文教学不再只注重课本中的死知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开始注重用学生能理解的方式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新课改要求改善课堂模式,给予学生更大的课堂主动权,但老师在教学中要把握好一个度,既能让学生学习到课本以外的知识,又能让学生适应并从容地面对考试。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中注意方式方法,不要把试题与平日学习分离,临近考试却又突击进行复习,而是要在平日教学中渗透考试的题型和答题技巧,并鼓励学生自己探索研究,让语文学习和考试不再成为学生的负担。

一、字词题型的积少成多

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字词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如果语文是一座高大的城堡,那字词就是构成这座城堡的一砖一瓦,需要学习者富有耐心,通过平日一点一滴的积累,慢慢将语文这座城堡建得更加牢固。字词学习分为现代文字词和文言文字词,在字词教学方面老师应如何进行,才能使学生既能感受到字词学习的魅力,又能贴和考试的内容。

首先,在现代文字词教学方面,最重要的是分类和区别,现代汉字有许多同型异义词或者同音异义词,会使学生非常困惑,面对这样的情况,老师要带领学生找对方式方法,分析这些相似的字词的深层含义。比如不胜其烦和不厌其烦这两个词,在刚学习的时候学生总会弄混,如果学生不知道这两个词的含义,那么即使遇到无数次也分不清楚,这时老师就要帮助学生区别这两个词的不同之处,不胜其烦和不厌其烦这两个词的不同便在于两个成语中的动词“胜”和“厌”两个字,这其中的难点问题就在于学生只知道胜的字面意思,却不知道这个词的深刻含义。老师可以向学生讲解“胜”的含义是忍受,如果学生记不住这个词的意思老师可以举个例子,“高处不胜寒”的意思就是在高处不能忍受寒冷,其中的“胜”就是忍受的意思;而另一个成语中的“厌”便是它的字面意思厌烦。只有学生从深层理解两个词的含义,以及它们的区别所在,才能记住这两个词的意思,这样在以后遇到两个词在一起时也不会弄混,在面对考试时就不会因为遇到各种相似的字词而慌张,能够更加从容地面对考试。

同样的,其实在现代文字词教学中有许多这样的字词,要想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老师就要帮助学生区分开这些词的不同之处,并且为了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疲惫心理,老师要不断变换教学方法,给予学生更多的新鲜元素,让学生的学习更有乐趣。

另外,文言文实词的学习也是一大难题,由于学生对文言文的接触较少,在理解上也有很大的阻碍,在面对一篇陌生的文言文时,学生会因为其中遇到大量不认识的生字和生词而对整篇文章失去信心。克服阅读文言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在平日教学中,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积累文言文字词的解释,文言文的字词分为实词和虚词,每个词语都有许多解释,如果靠死记硬背很难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这时,老师要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通过例句让学生记住这个词在不同句子中的含义。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联想记忆,在脑中形成知识链,当再次遇到这个词的时候,能够回忆起这个词的所有含义,并通过代入的方式选出最符合语言情景的意思,一般来说,放到语境中能讲得通的意思便是正确的解释。

二、阅读题的得心应手

阅读题是初中语文学习中的另一大难题,初中开始系统的接受阅读训练,但学生未必能适应这种高强度的训练,小学的时候面对简单的阅读题,学生们可以随意发挥想象力,只要言之有理即可;而初中阶段的言之有理却有了明确的范围,学生需要掌握許多概念才能在考试时答对题,得到分,得高分。比如,中心思想、表达技巧、写作手法、修辞手法等,学生只有先明白这些概念的含义及区别,才能在做题时有所针对,不至于乱写或者写混。要想真正理解,就需要不断做题,发现阅读题型的共同之处,举一反三,通过不断练习训练出一定的答题思维,在遇到问题时,会首先明确范围,然后逐层击破,层层递进,整理出无懈可击的答案,在面对阅读题时也会得心应手。

三、作文题的厚积薄发

所谓厚积薄发,就是要通过不断的积累,踏实做好每一步工作,不急躁,不急于求成,稳打稳扎,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后,定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其实,不止是作文训练,整个语文学习的过程,厚积薄发这四个字都非常重要,而作文就像是语文学习的一个缩影,通过作文能体现出一个学生的字词语句运用能力,遣词造句能力,文章结构安排,情感表达能力等等。然而这其中遇到的每一项能力,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练就的,因此,厚积薄发便是写作学习的关键。

在进行作文训练的时候老师要有所针对,不要妄想使学生一口吃成胖子,而是要把作文需要学生掌握的技能分割成小块,分模块让学生接受,消化,吸收并会运用。这需要老师提前做好作文的课程安排,在教学时做到心中有数,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授课,让学生将作文这条大鱼一点一点的吊上钩,了解不同类型作文的结构,科学的将作文这条大鱼咀嚼吸收掉。

另外,初中有固定的一周两节的作文课,这也相当于考试中分给作文的考试时间,因此,老师要给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将每一次平日练习都当作考试来严肃对待。当老师布置下作文要求后,学生应像对考试一样迅速思考审题,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和题材,然后组织作文的结构,作文必须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不能给学生养成拖延的坏习惯,避免面对考试作文题时学生抓耳挠腮,百思不得其解,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导致时间不够,开始慌乱,这样的情况必然也写不出高质量的作文。

初中语文是小学的未成形和高中的高标准的过渡阶段,如何能既保证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又保证学生的语文成绩不断进步,这需要老师有非常高的水平,充分研究试题类型,了解学生的性格,找到合适的切入点,用最愉快的方式让学生接受更多知识,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这是目前教育所面临的非常实际的问题。然而,要想权衡好二者的关系并不容易,需要老师心中有一杆秤,一杆敢于突破传统教学,敢于创新高效优质教学方法的秤。

猜你喜欢
教学方向试题分析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基于学生发展视角的中考试题分析
2016年高考全国Ⅰ卷物理选择题试题分析
聚焦热点:高考中与病毒有关的试题分析
内蒙古高校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的教学方向与特点
法语DELF(B2)水平测试笔试部分的分析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