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

2016-05-30 07:38陈伟
南北桥 2016年3期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小学数学

陈伟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是我们最关注的一类学生,如何才能实现学困生的转化,始终是教学研究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在研究中发现,学生的学习情况主要受到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方面的影响,其中先天的智力因素只占少数,非智力因素起到了大部分的影响作用,所以要实现学困生的转化,我们就要从非智力因素分析,找到学生不愿意学习、学习成绩不好的原因,再对症下药。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困生的转化  非智力因素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3.077

“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并不是对教师的苛责,大多数老师在教学时采取的是“一视同仁”的教学方式,忽略不同学生在学习中的差异性,而我们的教学方法并不能适合每一个学生,客观的说,在教学中没有好的教学方法和坏的教学方法之分,只有适合自己的学生,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在教学时要对教学对象有客观的认知,分析学生在学习中的特质,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从而找出学生成为学困生的原因,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实现学困生的转化。

一、形成学困生的原因

前文中笔者提出学生的学习主要受到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同时这些因素与学生的主观情绪密切相关,总结而言,主要包括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四方面。

(一)学习兴趣的缺失

兴趣的学习最大的动力。学习兴趣在学习活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转化为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推动、引导并维持学生的学习探究行为,具备较强的学习动力,学生就会以积极的态度去学习,从而容易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所以,学生不愿意主动学习,缺乏积极性,很大程度上是学习兴趣的缺乏。

(二)学习态度不端正

学习态度反映一个学生对待学习的看法,对这门学科的认同度,从而影响到学习习惯和行为,所以学习态度端正,具体表现为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认为学习对自己有益,这将会对学生的学习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学困生形成的原因之一就是学习态度的不端正。

(三)不良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影响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发现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往往都有长期坚持的良好习惯,他们始终按照一种原则和规律,规范自己的学习行为,并且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调整,让自己的学习活动井然有序。而学习习惯较差的学生,缺乏自我约束,学习往往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不知道为什么学,也不清楚自己该怎么学。

(四)學习方法不正确

学习最终效果的好坏,不仅与主观思想因素相关,与客观的学习方法同样密不可分,尤其对于小学数学学科,学生成绩的极差极大,许多同学面临着一个学习困境:想好好学习,并且为之付出了努力,但是效果却不尽如意,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学习方法选择的错误。只有运用高效率的、符合学科规律的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学生没有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就会出现学习吃力不讨好的情况。

二、如何实现学困生的转化

经过对学困生产生原因的研究,我们总结出兴趣、态度、习惯、方法四方面的原因,接下来就要“对症下药”,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从学科本身和学生主体入手。首先,考虑学生主体,小学阶段应该是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最容易的阶段,因为学生的思想认知处于起步阶段,对于数学这门学科的认识也刚刚开始,所以我们要站在小学生的角度思考他们对于数学的兴趣点。例如,我们可以采取结合生活提问的方法,学习时间时,可以就同学们生活中所接触的内容提问,比如“同学们知道从校门口到教室要走多长时间呢?在手表上显示的是怎样的呢?”小学阶段的学生的兴趣往往就来自于对生活中未知的好奇,所以结合学科解答学生的疑惑会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有效方法。

(二)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前文提到的不正确的学习态度是指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不认同,对自己的学习不负责,我们在教学中就要思考学生产生这样的想法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去改变。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老师教学通常都会从学习内容开始,很少就学习行为本身做出解释,比如课程的起源、同学们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等等问题,学生缺乏对课程本身的了解,很可能就会产生学习中的“逆反心理”,所以我们不但要授课,还要让同学们理解自己在学什么以及为什么要学。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给学生解释课程本身要注意语言的组织,不宜用太过专业的词汇语言,这样只会让同学们更加困惑。例如,我们可以说“数学课是为了让我们知道坐哪趟公交车、东西应该卖多少钱、上课应该上多久等等,有了数学,我们才能更好地生活”。生动的语言、浅显的道理更容易让学生理解。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需要从小培养,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教师进行必要的引导和监督,总体来说主要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部分。

课前:预习习惯。学习新内容之前,自主的预习能促进理解和知识掌握,我们要让同学们学会浏览教材,阅读文字描述,尝试着自己去理解应该怎样运用书本上的公式,并且记录自己发现的问题以在课堂学习中找出解决方法。

课中:思考和记录。在课堂学习中,不仅要听老师讲,还要去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所以要让学生动脑思考,跟随老师的思路,思考其中的未知,形成自己的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另外,在数学学科的学习中,记录也是十分重要的,这是一个复习和归纳总结所学知识的过程。

课后:复习和练习。数学学习的课后学习十分重要,首先需要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复习,理清思路和模式,然后结合适当的练习,才能让学生对知识作全面掌握。

(四)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客观来说,学习方法并没有一个评判标准,科学的方法就是要适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首先,我们要让同学们找出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例如,有的同学总是不会做题,那么学习的侧重点就是更多的练习;有的同学总是记不住公式,这就需要注重理解公式的来源,弄清楚为什么。学习中面面俱到对效率的提高是不利的,也不利于解决关键问题,所以学习方法的原则之一就是要有所侧重。其次,我们可以让同学们相互交流,这样有利于站在同学们的角度,在交流中发现和解决自身的问题。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本文作了如上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是我们始终要相信学生、支持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会有发光发热。

猜你喜欢
非智力因素小学数学
非智力因素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影响
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非智力因素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