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对高中物理的学习兴趣

2016-05-30 07:31徐祥群
南北桥 2016年3期
关键词:学习兴趣高中物理教学方法

徐祥群

【摘    要】新课程改革提出在物理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积极性的关键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动力。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不仅能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率,更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关键词】高中物理  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3.166

物理作为高中课程的必修科目之一,不仅是国家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实验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但由于物理学科知识过于抽象,内容复杂难懂,导致学生对物理学科产生畏惧心理,物理学习积极性不高。同时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下,高中物理教学模式过于单一与机械化,物理课堂气氛沉闷死板,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导致物理课堂教学效率低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物理教学改革也逐渐得到重视。要想真正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必须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从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动机,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物理问题,提高高中物理的教学质量。

一、物理教学贴近生活

物理学科虽然具有内容抽象、逻辑性强的特点,但一切知识都来源于生活,教师在进行物理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将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物理课堂教学贴近生活,在物理教学与现实生活之间建立内在联系,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欲望,更能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具体化、生动化,减轻物理知识的记忆难度,提高学生记忆物理的效率和质量。

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无处不在,学生要善于发现周围的物理现象,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来解释这些物理现象,这种用知识来解决现实中问题的成就感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意识到物理学习的价值和重要性,激发他们继续探索物理知识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欲望和积极性。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带着这些现象的疑问来学习物理教材中的知识点,这样的学习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有利于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物理学习中去,在努力用知识解答疑问的同时扎实地掌握物理教材规定的教学内容。例如,在生活中挂在墙上的石英钟,当电池的电能耗尽而停止走动时,其秒针往往停在刻度盘“9”的位置上,这种现象可以用物理学中的重力相互作用来解释,秒针在“9”的位置时,受到重力矩的阻碍作用最大。

二、物理教学方式多样化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高中物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化。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教师在进行物理教学时,要依据物理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达到物理教学效果的最优化。要想在物理课堂教学中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案,就必须充分解读物理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对高中物理知识点进行归纳分类总结,为不同的物理知识选择合适的课堂教学模式,这样既提高了物理教学的效率,又避免了学生对单一教学法的疲劳感,使学生对不同的物理教学方案保持新鲜感和求知欲,进而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正确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发挥其最佳功能,必须对各种教学方法的优缺点有清晰的认识。中国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主要以讲授法为主,这种教学方法具有覆盖知识广、知识接受速度快的优势,适合逻辑性强和系统化的物理理論知识。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效控制所要传授的知识内容,掌控课堂进程及教学进度,并且能够在短时间内使学生获得高密度的知识信息。但讲授法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参与到物理学习中去,学生缺乏物理学习积极性。

物理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合作讨论法,这种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发挥学生的思考和合作精神,通过合理引导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物理知识的欲望,既能活跃物理课堂的教学氛围,又能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对物理学习充满兴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合理运用这两种教学方案,在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学习《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这一节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探讨电子秤、话筒、电熨斗和火灾报警器分别是何种传感器的应用及其背后的工作原理。这种合作讨论式的教学方案,能够让学生独立思考,畅所欲言,提出自己的观点,互相取长补短,让学生在参与物理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发现物理知识的趣味性,从而提高自己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三、合理运用物理实验教学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实验不仅是高中物理的重要学习内容,也是课堂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实验教学是一种强调互动性和参与性的教学方法,具有现象直观、实验效果清晰的优势,通过实验教学,学生可以观察和分析物理现象,将实验中的物理现象与课本中的物理知识结合起来,使抽象的物理知识具体化,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由于物理实验的内容不同,导致实验难度水平各异,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时,要注意实验教学的层次性。难度系数大的物理实验由教师操作演示,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发生的物理现象来分析其背后体现的物理知识,这种方式能够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在具体的物理现象和抽象的物理理论之间建立内在的联系,通过生动的物理现象帮助学生记忆复杂的物理理论知识。

例如,在进行匀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要使用打点计时器,用刻度尺测量、分析所打的纸带来计算加速度,这种难度较大的实验可以由教师演示,学生对实验得出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掌握相关的物理公式及应用。在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关系的实验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让学生自主操作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借助物理教材分析这些数据,从而掌握相关的物理知识。这种教学方式能使学生在面对抽象的物理公式时联想到有趣的物理实验,使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由被动的接受转变为主动的探索。物理实验教学不仅能够满足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物理知识的好奇心,帮助学生摆脱枯燥的传统记忆方式,更能在实验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总之,高中物理课程改革要想取得显著的效果,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增强学生物理学习的动力。教师在进行物理教学时,要有意识地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物理现象,在实验中观察和分析物理现象,使学生在物理学习中获得乐趣,巩固知识,从而有效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完成物理教学的任务。

猜你喜欢
学习兴趣高中物理教学方法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