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高中数学的授课效率

2016-05-30 11:27蒋峰
南北桥 2016年3期
关键词:课堂导入高中数学

蒋峰

【摘    要】数学是高中学生学习的基础学科之一,是文理科学生都必须认真学习的重要学科。高中授课,时间紧任务重,授课教师要提高授课效率,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才能将高中的学习效率最大化,成功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本文主要结合笔者的授课经验,探索提高高中数学授课效率的方法,以求对相关任课教师提供些许经验。

【关键词】高中数学  授课效率  课堂导入  积极互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3.182

高中数学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在高考中所占较大比重,更在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及数学思维的培养,这些都将使学生受益终生。而高中授课,时间紧任务重,需要任课教师想办法提高授课效率,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升,从而最大限度地在有限的时间内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在高中学习中,流传着“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语句,这句话至今仍被很多家长奉为圭臬,尤其重视这三门的学习。与物理、化学不同,数学学科的学习是不分文理的,唯一区别是学习的难易程度可能有差别,即便如此,数学仍是学生在考试中拉分较大的学科,可谓“得数学者得天下”。当然,这是从比较功利化的应试角度来说,从其他方面来说,数学知识对于学生学习物理等理科学科有帮助,数学思维更是会对学生将来的工作生活产生极大影响。

既然数学如此重要,高中学习时间又比较紧张,如何提高课堂授课效率呢?根据我自身的授课经验,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注重课堂纪律,建设班级文化

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课堂纪律是保证课堂效率的前提,良好的课堂纪律才能创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这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基础。教师要在授课前明确课堂纪律,建设班级文化,一方面保证课堂学习氛围,防止乱哄哄的现象出现;另一方面有利于凝聚班级力量,促进学生团结与合作,帮助学生共同提高。

建设课堂纪律和班级文化,一般而言,这是班主任的任务。数学任课教师可以在班级文化的基础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添加自己的想法,建设特有的适合数学课堂的纪律。一般说来,相关的课堂纪律除了基础的不能交头接耳、扰乱课堂纪律外,数学的课堂纪律还应包括积极与教师开展课堂互动,认真独立思考问题,踊跃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等。数学教师自己制定数学课堂授课纪律,不但可以保证课堂秩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更有利于树立教师认真负责的形象,使学生不能随意懈怠懒散,有助于从精神上鼓舞士气,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做好课堂导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是一堂课的开始,良好的课堂导入是一堂课顺利进行的基础,课堂导入的精致与否,决定了该堂课的效率与基调,对学生们的学习心态产生影响。因此,数学教师要认真准备课堂导入,使学生们在课堂导入结束后,能够明白该堂课的研究内容,做好接受知识的准备,进入上课状态。

高中的课堂导入一般分为两种,创设情景式导入及回顾式导入。创设情境导入即根据即将展开的授课内容安排导入,让学生在课堂导入后能够自然过渡到本节课的研究重点,让学生做好学习准备。良好的情境导入能够激起学生好奇心,使学生在好奇心的驱动下认真探索,配合教师的授课。而回顾式授课,则是在课堂新内容展开前,先带领学生对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复习,一方面帮助学生加深对学过的旧知识的认识理解,另一方面,将旧知识与新知识创设关联,让学生在掌握旧知识后过渡到新的知识,有助于学生系统性的学习知识,对相关知识点达到“触类旁通”的良好效果。

三、讲授课本知识,重视课后习题

高中生学习的知识主要以课本为主,高中课本的编著经过多重审核,是最为适合学生的学习材料,且高考试题也来源于此。因此,教师要重视课本知识的讲授,使学生能够通过课本例题真正掌握数学的相关原理及解题方法。同时,教师要重视课后习题的练习与讲解,习题授课是高中数学的重要授课内容。高考数学题虽然不是习题原题,可是数学题都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因此,认真探索课后习题是提高数学解题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高中数学课本数量较多,要在三年内全部授课完,且进行几遍系统复习,则需要教师提高授课效率,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听懂教师对数学知识的推理与演绎。课本知识是高中生需要认真对待的,这是高考知识的主要来源,因此教师要格外重视。至于课后习题,它们是对课本知识的完美演绎,学生对课后习题的解题正确率就能说明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在认真讲解完课本例题后,要让学生彻底弄懂该数学原理与解题步骤,然后让学生根据刚刚的学习,解答课后习题。这些习题都是配套课本使用,与课本知识是完美对应的,需要学生利用刚学的知识,学以致用,解答题目,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四、认真批阅作业,积极开展互动

提高课堂授课效率,除了課本内容的高效讲解外,课后知识点的巩固与复习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之处。数学与其他学科不同,不仅仅是背过公式进行套用就行,它需要学生根据数学知识,对知识进行整合,才能正确解题,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因此,教师要格外重视课下作业的评阅。

评阅课后作业,一方面能够查出学生的失误处与掌握的短板处,进而给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补偿学生的数学短板;另一方面,这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有效方式,可以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使学生更加尊重教师、信任教师,从而有助于开展课堂授课,提高授课效率。教师要布置好课下作业,让学生在作业中巩固课堂知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课堂知识解答题目。学生做完后,教师要认真批阅,检查错误,对于比较集中的几处错误,任课教师可以在授课时集中讲解,对于做正确的提出表扬,而做错误的要及时改正,防止以后考试出现错误。相比于指出错误,更重要的是要分析该错误的原因,让学生明白该错误产生的根本原因,导致错误答案的思路错在哪里,学生要从中吸取教训,不再犯类似错误。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建立专门的数学错题本,将经典题型及错误方法、原因仔细标注,并抽空翻看自己的数学错题本,这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要想提高高中数学的授课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除了以上所讲的建设课堂纪律,做好课堂导入,重视课后习题,积极开展互动等方面外,更要拓展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充实课余生活,这是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另一个有效方法。当然,教师还要及时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了解学科学术前沿,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开拓数学视野,培养数学思维。

猜你喜欢
课堂导入高中数学
“活化”课堂,让英语教学更精彩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